相对于其他产业,文化产业的特殊性主要表现在哪几个方面?

如题所述

一、我们都知道,文化产业不同于其它产业,那您觉得文化产业的特殊性主要表现在哪些方面?
张贤亮:人类文化创造活动古已有之,但要形成为“文化产业”必须具备以下三个社会条件:一、市场经济发展到一定水平;二、恩格尔系数降低到一定水平以下,人们用来支付食物的开支比例很少;三、主流意识形态垄断地位较弱,较少宗教或政治上的控制,也就是说文化环境较为自由宽松。过去很长一段时间还不具备这三个条件,所以人类的生产活动基本上分为三个部类,即,第一部类农业,第二部类工业,第三部类商业-服务业,那时的文化产业是附属在第三产业当中的。从19世纪末开始,这三个条件逐渐形成,文化产业才得以发展,迄今,它居然从产业活动中独立出来,单独成了一个生产部类。这本身就说明了文化产业的特殊性:一、文化产业是个人心智的产业,而又与科学技术不同,它在很大程度上不像科学技术那样要依赖集体的力量和较完善、较现代化的设备;它的生产过程是个人的创作过程,也不像科技研发那样必需遵循一条循序渐进的科学规律。优秀的文化产品几乎全靠个人天赋、才智以至灵感的发挥,所以我们可以看到许多文化产品(作品)带有先验性和超前性;二、文化产品基本上是非物质性的,它并不是为了满足人们使用上的需要,而是为了满足人们心理和精神上的需要;三、很多文化产品具有不能批量生产的唯一性和独特性;四、因此很多文化产品有其不可替代性,不像科技产品那样必须经常更新换代,不论后来同类的文化产品如何丰富、多样甚至优越,早先的“这一个”永远是“这一个”;五、很多文化产品的价值不仅有超越时空的广泛认同和保值性,而且随着时间的推移会越来越增值;六、文化产品之所以冠以“文化”,就是因为它能集中反映那个国家、那个社会历史发展阶段的生产方式、生活方式、时代要求、集体意识和科技发展水平,这些构成一种人的生存状态。这种生存状态又只能通过有创新能力的人将其表现出来,所以优秀的文化产品都具有独创性;七、因而文化产品就有着非常深刻的个人印记,几乎每一件文化产品都与创作或策划它的人有密不可分的关系。创作或策划它的人的个人素养、气质、风格、格调、属于他个人的创作方式等等,会形成一种创作者、策划者的个人魅力,最后成为他被社会所承认的品牌。仅仅他的名字就产生价值,其价值进入市场就会形成高低不等的价格,所以,文化产业中最主要的生产要素是生产者、策划者个人。这是一种完全个人化、人性化的产业,是一种“资金投入少,脑筋投入多”的产业。

二、资料显示,1998年我国文化产业的增加值仅占国内生产总值的0.75%,占第三产业增加值的2.33%,文化产业从业人员只占就业人数的0.4%。而在许多发达国家,文化产业已经成为经济增长和吸纳劳动力的支柱产业之一。文化产业的从业人员澳大利亚高达10%,加拿大占6%,芬兰占5%。近两年文化产业迅猛发展,但与我国巨大的文化消费需求相比,文化产业发展还比较缓慢,与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文化精神需求差距还相当大,要加快文化产业发展,就要准确确定文化产业的市场定位。那么您认为我国发展文化产业的市场定位是什么?
张贤亮:您引用的还是老资料,只要告诉您2002年英国最大的出口产品是“辣妹”而不是钢铁制品,好莱坞的影视出口额早超过了波音飞机加汽车,就可想今天西方国家文化产业更进一步的发展程度。我国需要的是文化市场的宽松和有序化,且不忙于去给我们的文化产业“定位”。只要有宽松而有序的市场环境,从业者自然会给自己寻找恰当的“定位”。中国文化资源的丰富及多样,中国人民群众的多层次、多需求,中国人的聪明才智,决定了每一个文化产业的从业人员都能在文化市场上找到自己的“生意”,其“位”上万,比人民大会堂的座位还多。先“定位”再行动,实际上还是“计划经济”的思维模式。目前,中国最大、最有影响的文化出口产品是姚明,请问是谁给他“定位”的?
三、中国加入WTO以后,经济会受到很大的影响,文化和文化产业同样也会受到影响,那您觉得入世后,我国的文化产业面临着什么样的挑战呢?我们应该采取什么样的文化策略呢?
张贤亮:还是那句老话:既是“挑战”也是“机遇”。不过也许我国文化产业碰到的“挑战”会更大一些,因为我们的文化产业起步较晚,比起其它产业基础较为薄弱。为何起步晚而薄弱呢?一、我国的“文化专业团体”(包括影视广播出版等等)的体制改革比其它行业的国企改革滞后,长期以来它们担负着宣传的职能,属于党政宣传部门管理,一般是不计经济效益,不计投入产出比的;二、前面说过“文化产业其实是个人心智的产业”,而恰恰在个人“心智”活动方面,我们一直缺乏一个较为宽松、适于探索和创新的良好文化环境;我们一直在一个怪圈中打转:一边是“黄赌毒贪腐”屡禁不止,此伏彼起,这方面好象“宽松”的很,而另一边留给个人心智活动的空间却又嫌不足。我设想不出什么对策,“文化策略”的制订非我所能。但从近期对待一些畅销书作家与张艺谋的《英雄》和《十面埋伏》来看,我们开始向一个较对的路子走。畅销书作家的写作已享有充分自由,张艺谋的两部影片虽然评论界和媒体大加挞伐,而政府仍然力荐将其推向世界。政府开始表现出较宽容和爱护并支持文化艺术人才的态度。我相信,我们要大力发展我国的文化产业(因为这是关乎到一个民族精神存亡的大事),最终在“文化策略”上还是会与“国际接轨”。
四、我们都知道,您是文化产业中的领军人物,您经营的“西部影视城”现在不仅是一个影视拍摄基地,而且还是一个著名的旅游景点,那么您觉得您能成功最主要的原因是什么?
张贤亮:首先申明我决非什么“文化产业上的领军人物”。上世纪80年代我在文学创作方面不断突破“禁区”,也许曾“领”过“军”,在文化产业上,我作为一名作家只是比其他“下海”的作家成就大些而已。我个人认为,我之所以取得成功是因为:一、我比其他“下海”的作家有经济理论上的准备,这点可以从我出版于1997年的长篇文学性政论随笔《小说中国》中看出来,从1997年到今天的中国社会发展基本上没有脱离我的预见;二、我劳改了22年,锻炼出有较强的承受力、较强的挑战性和不怕风险的冒险性;三、其实“西部影视城”不过是我另一类的文学作品,它本身是一个文化产业。如果当初我像其他作家一样去开餐馆、炒股票、搞房地产等等跨出文化行当的产业,恐怕也不会成功。
五、有人说您在“出卖荒凉”,对此,您怎样看?
张贤亮:中国国土面积有80%是荒凉的,那些荒凉怎么卖不出去?“出卖荒凉”是当初日本记者在日本报刊上发表报道的标题,当时确实是荒凉。然而要使荒凉“可持续性”地卖出去,仅凭荒凉显然是不行的。游客来看、来游的是荒凉中的文化和艺术,决非荒凉本身。我为我的“西部影视城”题写的楹联是:“两座废墟有艺术加工变瑰宝,一片荒凉经文化妆点成奇观”。我就是按这个思路去做的,所以它不仅可以“持续性”地卖出去而且能“可持续性”地发展。
六、文化产业发展不仅具有不平衡性,还有不规则特点。即在通常意义上企业乃至产业发展条件并不充分的情况下,却出现了卓尔不群的企业,甚至带动整个产业出现旺盛的生机。美国的拉斯维加斯在加利福尼亚荒漠就是一个广泛引用的例证。在我国也同样如此,《读者》不是创办于经济发达、文化条件和读者条件最为充分的北京、上海等中心城市,而是出现在较为偏僻的西部兰州,而且您也是在西部发展文化产业。那您认为西部发展文化产业的空间有多大?
张贤亮:您这个问题和举的例证很好。但不妨将眼光再放大一些。说实话,我不太关心什么“西部发展的空间”,我关心的是整个中国的文化产业在世界范围的发展。前面说了,因为我认为这是关乎中华民族精神及文化传统的兴旺与延续的大事。您说的对:“文化产业发展不仅具有不平衡性,还有不规则特点”,那么,经济相对落后,读者(观众听众)条件也不充分具备的中国,为何不能在世界上有“卓尔不群”的文化产业呢?在机械、电子、航空、汽车等等制造业方面,中国要想赶上西方发达国家,还需要一个相当长的时间(我们虽会制造但无核心技术,造一台DVD,我们要给外国人付十几美元的知识产权费),但恰恰在文化资源上,我国有其他任何国家都少有的优势。中华民族的“核心文化”只掌握在我们手中。举例来说,没有哪一届政府扶植,中国的“食文化”已风行天下;中国民俗的春节,也没有哪一届政府去推动,却在世界各地盛行,每年,纽约巴黎伦敦的市长都要到华人聚居区“拜年”(而我们这里却过起了圣诞节)。可见,只要我们稍稍扶植一下,放宽一点,容忍一点,调整一下思路,开阔一点视野,我国的文化资源就会很快转化为文化产品,成为世界文化产品出口份额中一枝独秀的产品。别忘了,中国人在世界上是仅次于犹太人的生意人。说句玩笑话,我把荒凉妆点加工一下都能卖好价钱,还有什么东西卖不出去呢?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2-11-07
文化产业的特殊性,更多地靠人和人的智慧,因为文化是精神活动及其产物。是智慧创意产业。
其次,带有民族性和传承性。
第2个回答  2012-11-05
文化产业大部分属于虚拟的产品!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