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制冷剂?

如题所述

制冷剂定义:制冷剂又称制冷工质,冷媒、致冷剂、雪种,它是在制冷系统中不断循环并通过其本身的状态变化以实现制冷的工作物质。

制冷剂在蒸发器内吸收被冷却介质(水或空气等)的热量而汽化,在冷凝器中将热量传递给周围空气或水而冷凝。

常用的制冷剂有:氨、氟利昂-12、氟利昂-22、R-134a、R-404A制冷剂、R-410A制冷剂、共沸制冷剂和碳氢制冷剂八种。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9-05-29
制冷剂,又称冷媒、致冷剂、雪种,是各种热机中借以完成能量转化的媒介物质。这些物质通常以可逆的相变(如气-液相变)来增大功率。如蒸汽引擎中的蒸汽、制冷机中的雪种等等。一般的蒸汽机在工作时,将蒸汽的热能释放出来,转化为机械能以产生原动力;而制冷机的雪种则用来将低温处的热量传动到高温处。

像车上的空调就是用制冷剂,
传统工业及生活中较常见的工作介质是部分卤代烃(尤其是氯氟烃),但现在由于它们会造成臭氧层空洞而逐渐被淘汰。其他应用较广的工作介质有氨气、二氧化硫和非卤代烃(例如甲烷)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免费领入学礼包有礼

现在入学礼包等你来领

    官方电话在线客服官方服务
      官方网站就业保障热门专业入学指南在线课堂领取礼包
第2个回答  2022-10-13
制冷剂又称制冷工质,在南方一些地区俗称雪种。它是在制冷系统中不断循环并通过其本身的状态变化以实现制冷的工作物质。
制冷剂在蒸发器内吸收被冷却介质(水或空气等)的热量而汽化,在冷凝器中将热量传递给周围空气或水而冷凝。
制冷剂的选用是一个比较复杂的技术经济问题,需要考虑的因素很多,选择时应根据具体情况,进行全面的技术分析。
1.考虑环保的要求。必须选用符合国家环保法规的制冷剂。
2.考虑制冷温度的要求。根据制冷剂温度和冷却条件的不同,选用高温(低压)、中温(中压)、低温(高压)制冷剂。通常选择的制冷剂的标准蒸发温度要低于制冷温度10℃。
选择制冷剂还应考虑制冷装置的冷却条件、使用环境等。运行中的冷凝压力不应超过压缩机安全使用条件的规定值。
汽车空调只能用车外空气做冷却介质,对其产生影响的气温、风速、太阳辐射、热辐射等因素无不在频繁发生变化,其运行条件决定它只能选用高温(低压)制冷剂,过去选用R12,发文时大多选用R134a。
3.考虑制冷剂的性质。根据制冷剂的热力性质、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选用那些无毒、不爆炸、不燃烧的制冷剂;选用制冷剂应传热好、阻力小、与制冷系统用材料相容性好。
4.考虑压缩机的类型。不同的制冷压缩机的工作原理有所不同。体积式压缩机是通过缩小制冷剂蒸气的体积提高其压力的,一般选用单位体积制冷量大的制冷剂,如R134a,R22等。 制冷剂的种类很多,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新工质不断出现,以适宜于不同的制冷装置。
第3个回答  2019-05-29
也叫冷冻剂。一般为低沸点液体,蒸发时吸收周围的热量,造成低温,再将其压缩液化。可循环使用。常用的有氨、氟利昂(一种含氟和氯的有机化合物)等。
第4个回答  2019-05-29
制冷剂,又称冷媒,致冷剂,雪种,是各种热机中借以完成能量转化的媒介物质。如氟利昂,烃类在压缩式制冷剂中广泛使用。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