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庭成员的称呼

如题所述

爷爷:爸爸的爸爸。 奶奶:爸爸的妈妈。 姥爷:妈妈的爸爸。(有的地方称:外公) 姥姥:妈妈的妈妈。(有的地方称:外婆) 太太:爷爷的妈妈,奶奶的妈妈。 太爷:爷爷的爸爸,奶奶的爸爸。 太姥姥:姥姥的妈妈,姥爷的妈妈。 太姥爷:姥姥的爸爸,姥爷的爸爸。 姑奶奶:爷爷的姐妹。 姑爷:姑奶奶的丈夫。(“爷”字重读,与表示女婿的“姑爷”不同。) 爷爷的兄弟分别根据他的排名称呼,比如:大爷(“爷”字重读,与表示伯伯的“大爷”不同。)三爷。他们的妻子称呼为:大奶奶、三奶奶等。 姨奶奶:奶奶的姐妹。 姨爷:奶奶的姐妹的丈夫。 舅爷:奶奶的兄弟。 舅奶奶:奶奶的兄弟的妻子。 姑姥姥:姥爷的姐妹。 姑姥爷:姥爷的姐妹的丈夫。 姨姥姥:姥姥的姐妹。 姨姥爷:姥姥的姐妹的丈夫。 舅姥爷:姥姥的兄弟。 舅姥姥:姥姥的兄弟的妻子。 姥爷的兄弟分别根据他的排名称呼,比如:大姥爷,二姥爷。 他们的妻子称呼为:大姥姥、二姥姥等。 伯伯(有地方称呼为“大爷”):爸爸的哥哥。 伯母:爸爸的哥哥的妻子。 叔叔:爸爸的弟弟。 婶婶:爸爸的弟弟的妻子。 姑姑:爸爸的姐妹。 姑父:爸爸的姐妹的丈夫。 舅舅:妈妈的兄弟。 舅妈:妈妈的兄弟的妻子。 姨:妈妈的姐妹。 姨父:妈妈的姐妹的丈夫。 堂兄、堂弟:叔叔、伯伯的儿子。 堂姐、堂妹:叔叔、伯伯的女儿。 表哥、表弟:姑姑、舅舅、姨的儿子。 表姐、表妹:姑姑、舅舅、姨的女儿。 (也有地方把姨的儿子、女儿单分为一类,称呼为:姨哥、姨姐、姨弟、姨妹) 嫂子:哥哥的妻子。(表嫂:表哥的妻子。) 弟妹:弟弟的妻子。(表弟妹:表弟的妻子。) 姐夫:姐姐的丈夫。(表姐夫:表姐的丈夫。) 妹夫:妹妹的丈夫。(表妹夫:表妹的丈夫。) 侄子:兄弟的儿子。 侄女:兄弟的女儿。 外甥:姐妹的儿子。 外甥女:姐妹的女儿。 以上如果是表亲,都可以在称呼上加“表”字。不过如果是现实当中称呼,为表亲切,都可以不加“表”字。 大伯子:丈夫的大哥。(口语称呼叫大哥即可) 大伯娘:丈夫的大嫂。(口语称呼叫大嫂即可) 其余哥哥以此类推。 小叔子:丈夫的弟弟。 小婶子:丈夫的弟媳。 妯娌:丈夫的兄弟的妻子之间的关系。 大姑子:丈夫的姐姐。 小姑子:丈夫的妹妹。 大舅子:妻子的哥哥。 大妗子:妻子的嫂子。 小舅子:妻子的弟弟。 小妗子:妻子的弟媳。 大姨子:妻子的姐姐。 小姨子:妻子的妹妹。 连襟:妻子的姐妹的丈夫,也叫:担儿挑、一般沉。 公公:丈夫的父亲。 婆婆:丈夫的母亲。 岳父:妻子的父亲。(也叫:丈人、外父) 岳母:妻子的母亲。(也叫:丈母娘、外母)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20-11-18

家庭上序依次为:父亲、祖父、曾祖、高祖、天祖、烈祖、太祖、远祖、鼻祖。 下序依次为:儿子、孙子、曾孙、玄孙、来孙、晜孙、仍孙、云孙、耳孙。

第2个回答  2013-05-12
未成年结婚前,家庭主要成员为父母兄弟姊妹,主要社会关系为父母双方的家庭成员,比如爷爷,奶奶,叔叔,姑姑,外公,外婆,舅舅,姨妈。结婚后家庭成员是丈夫(妻子)儿女,主要社会关系是父母,兄弟姊妹,岳父母(公婆)。
第3个回答  2010-03-26
一般男女不并列称呼,否则有贬义。所以公公和媳妇不合并简称。
同理,丈母娘和女婿也没有合并的简称,岳父和女婿叫“翁婿”。
如果一定要丈母娘和女婿也没有合并的简称,那女婿与岳母的关系可用“姑婿”。
第4个回答  2015-09-27
家庭成员是指相互负有法定扶养义务的一定范围内的直系亲属或旁系亲属,但是祖父母、外祖父母、外子女、外孙子女及兄弟姊妹等不受此限制。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