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平均收入怎么计算

我们每月有工资,奖金,过节有补贴,还有年终奖,那么平均月收入该怎么算呢,公积金算不算在内呢?

计薪天数=(365天-104天)÷12月=21.75天。

计算方式一:月标准工资-月标准工资/应出勤天数×(应出勤天数-实际出勤天数)或实际出勤天数/应出勤天数×月标准工资。

计算方式二:月标准工资-月标准工资/21.75×(应出勤天数-实际出勤天数)。

计算方式三:实际出勤天数/21.75×月标准工资。

所谓的月平均工资,是指职工领取的总工资数除以月数。

其他情况,如果是2天的话,算成月份,则为2/30=(1/15)月(按每月为30天计算),所以你要计算这个职工的月平均工资。

将这两天的工资加进工资总额中,这一个月不能算成整月,只能算成十五分之一月,在实际工作中这是可以省略不计的。

扩展资料:

平均工资指企业、事业、机关单位的职工在一定时期内平均每人所得的货币工资额。它表明一定时期职工工资收入的高低程度,是反映职工工资水平的主要指标。

计算公式:

计算公式为:职工平均工资=报告期实际支付的全部职工工资总额/报告期全部职工平均人数。

解释:平均工资是单位工资总额除以年内(季度内)平均职工人数得出的。

根据现行统计制度,工资总额是本单位在一定时期内直接支付给本单位全部职工的劳动报酬总额,包括计时工资、计件工资、奖金、津贴和补贴、加班加点工资、特殊情况下支付的工资。

不论是否计入成本,不论是以货币形式还是以实物形式支付,均包括在内。

同时,根据国际惯例,工资总额统计的是个人税前工资,并且包括个人交纳的养老、医疗、住房等个人账户的基金。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平均工资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2-04-23
全部计算在内。
按照国家统计“平均工资”指标诠释,平均工资指企业、事业、机关等单位职工在一定时期内平均每人所得的货币工资额,反映一定时期单位就业人员工资收入的高低程度和工资水平,揭示劳动力用工成本和国民收入分配状况,是制定社会保障政策、建立赔偿制度的基础数据。工资总额是指各单位在一定时期内直接支付给本单位全部职工的劳动报酬总额。包括计时工资、计件工资、奖金、津贴和补贴、加班加点工资、特殊情况下支付的工资,不论是否计入成本,不论是以货币形式还是以实物形式支付,均包括在内。工资总额统计的是个人税前工资,并且包括个人交纳的养老、医疗、住房等个人帐户的基金。平均工资=报告期城镇单位工资总额÷报告期城镇单位平均人数。本回答被提问者采纳
第2个回答  2012-04-29
共有车辆数不能按11辆计算,应加权平均。
共有车辆数=(4x6+4x3+1x4)/6=6.67
用6.67去除以907.5才是单车月平均收入。
第3个回答  2017-04-20
平均工资,是一项反映工资总体水平的指标,指企业、事业、机关单位的职工在一定时期内平均每人所得的货币工资额。它不同于每一个人的具体工资水平,是单位工资总额除以年内(季度内)平均职工人数得出的。
计算公式为:职工平均工资=报告期实际支付的全部职工工资总额/报告期全部职工平均人数。
根据现行统计制度,工资总额是本单位在一定时期内直接支付给本单位全部职工的劳动报酬总额,包括计时工资、计件工资、奖金、津贴和补贴、加班加点工资、特殊情况下支付的工资,不论是否计入成本,不论是以货币形式还是以实物形式支付,均包括在内。同时,根据国际惯例,工资总额统计的是个人税前工资,并且包括个人交纳的养老、医疗、住房等个人账户的基金。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