进入美国市场的障碍有哪些?

如题所述

根据有多年的外贸经验,我切身感觉近年来美国市场越来越难开发。美国企业界流行的零库存理念,产品零库存,原料零库存。企业一般不会做大量、长期的原料储备,通常在生产时才采购原料,且一般要求供应商能在短时间内提供原料,这就是中国本土公司无法逾越的障碍。因为从中国出口到美国,海运至少需要1个月时间。如果发空运给客户,运输费用极其高昂,相应抬高了产品成本,和美国本土供应商相比又没有价格优势。另外,还有时差、商业习惯、心理因素等原因。比如在美国普遍的支付方式是支票支付,打印签字往信箱一塞就OK了,从中国采购要谈付款条件,开信用证等等,相当麻烦,且存在风险。因此终端企业客户一般都直接在美国本土供应商那里采购。美国当地有很多华人,从中国批量进口原料,海运到美国,再分销出去。海运费用很低,几乎可以忽略运输成本。价格和从中国采购差不多,又是现货放在客户门口,还是在美国境内交易,你说客户怎么选择 !!所以,如果想和众多美国本土供应商竞争,必须在美国建立仓库,并以美国本土化的身份和商业习惯来和客户交易,才能成功。当然也没必要在美国设立分公司了,对于大多数国内公司来说,在美国设立分公司是不现实的的,在美国一个很小的公司(2个人)一年的运营成本也至少需要30万美金,对很多公司来说,这可能入不敷出。我们这几年一直在研究如何克服这些障碍,如何低成本的与美国本土供应商站在同一起跑线上竞争。目前也积累了一些经验和方法,我在百度空间里分享了一些方法,如有兴趣可以看看。希望这些能帮到你!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2-04-27
我国中小型企业出口的障碍分析

在世界经济日趋一体化的今天,贸易壁垒是贸易自由化当中的不和谐音。新的世界贸易规则促进各国贸易更加自由畅通。在实现自由贸易的同时,国际竞争加剧了国外优势产业对发展中国家弱势产业的威胁,设立各种贸易壁垒成为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的共同选择。

由于发达国家具有新技术的优势,使得他们可以更有效地利用技术贸易壁垒和环境贸易壁垒,而发展中国家只能利用传统的贸易保护措施,这种措施又是新的国际贸易规则所不允许的,这就造成了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噪噪不休的贸易争论。了解国外壁垒,寻找战胜壁垒的对策,将是发展中国家纺织行业在国际贸易中的重要课题。

近几年,主要发达国家因经济增长乏力,贸易保护主义有重新抬头之势,随着传统贸易壁垒作用的弱化纷纷寻求新贸易壁垒,以保护其大陆产业。

美国和欧盟是中国中小企业大陆最大的贸易伙伴,其贸易壁垒对中国中小企业大陆产生巨大影响。
美国的贸易壁垒

关税及关税管理措施
1、关税高峰
美国对陶瓷及玻璃制品进口征收高额关税。美国对进口中、低档陶瓷制品征收的关税高、对高档陶瓷制品征收的关税低,给中国中小企业陶瓷制品对美国出口造成障
碍。此外,鞋面用皮面积超过鞋面总面积51%的运动鞋的关税为8%,鞋面用皮面积低于鞋面总面积51%的则为33%。这种不合理的关税结构,使得中国中小企业相关产品在美国市场上处于非常不利的竟争地位。
2、关税配额
美国对部分农产品实行关税配额。从2002年起,美国还对进口钢丝进行关税配额管理。
3、美国节日服饰进口问题
美国的节日服饰进口关税由0提高到15%至20%,并使该类产品由非配额产品变为配额产品。这一举措使中国中小企业节日服饰对美国出口遇到一定阻碍。目前,美国对节日服饰的进口关税采取了征收保证金的方法。

进口限制
1、进口禁令
《1962年贸易拓展法》规定:该法授权总统在某些产品对美国出口达到一定数量或可能威胁国家安全时,采取必要的措施限制该种产品的进口;还规定:美国产业可以出于国家安全需要向有关部门申请禁止同类产品的进口,而丘该类产品进口禁令可以无限期使用;美国产业根据该条件提出申请时,不需要提供本产业受损害的证据。虽然《196年贸易拓展法》对确定某种产品进口是否对国家安全造成威胁时所考虑因素做出了规定,但由于标准不明确,以致总统和商务部等行政部门在实际操作中享
有很大的自由。

2、进口许可
美国对部分产品,主要是农产品和纺织品所实施的进口配额管理存在一些不合理因素,影响了中国中小企业相关产品对美国的出口。
目前,美国对原产于中国中小企业、印度、巴基斯坦、越南等国家的纺织品服装设有进口数量限制,但对中国中小企业设置的配额种类最多,数量限制也最严。此外,美国还在缺乏符合双边协议规定的明确证据情况下,单方面认定中国中小企业纺织品存在非法转口问题,从而扣减中国中小企业纺织品对美国的出口配额,极大地妨碍了中国中小企业纺织品对美国的正常出口。

通关环节壁垒
一些中国中小企业出口企业称,美国海关等部门在进口产品通关时要求出口商提供所有的附加单证及相关信息,对某些进口产品还提出了更多的要求,远远超出正
常通关的需要。这些手续非常繁琐且费用昂贵,对新出口商和小出口商构成了壁垒。特别是进口国纺织品、服装及鞋类的通关手续极为繁琐,且美国海关要求进口商或出口商提供的信息中很多与通关或贸易统计无关。

对进口产品征收歧视性维护税费
近年来,美国海关未使用完的港口维护税额居高不下,2000年达到22亿美元左右,这表明港口维护税的收费水平超过美国海关提供相关服务所需的成本。
卫生与植物卫生措施
美国对进口产品实施了多种卫生与植物卫生措施,其中有相当一部分并不符合WTO《实施卫生与植物卫生措施协议》的要求,给中国中小企业相关产品对美国出口构成障碍。
贸易救济措施
美国频繁利用反倾销、保障措施等贸易救济措施对中国中小企业出口产品实施限制。美国的相关立法中存在歧视中国中小企业产品的规定,其调查实践中也有大量不公正做
法,均对中国中小企业产品构成了重大障碍。
政府采购
美国《1993年购买美国货物法》是美国政府采购的核心法律,它包含很多歧视性规定,如禁止一些公共部门从国外采购产品及服务,建立本地的特殊标准,要求为本地的供货商提供优惠的价格条款等。

出口限制
过去几年间,美国继续依据其大陆有关出口管制的法律法规,以某些中国中小企业公司向美国制裁的国家出口管制物品为由,对这些公司实施出口限制措施。

补贴
美国在农业补贴和出口补贴方面的一些措施可能违反了其在WTO中的义务。美国对其农产品的出口制定了补贴和鼓励措施。美国“出口促进计划”允许出口商申请现金补贴,该计划适用于出口到70多个国家(地区)的产品。“市场进人计划”为美国企业在某些外国市场上进行的农产品促销活动提供资助。WTO《补贴与反补贴措施协议》要求各成员国严格履行通知义务,保证补贴政策的透明度。但迄今为止,美国只公布了一部分补贴措施。

服务贸易壁垒
美国在服务市场准入方面存在大量的限制性壁垒措施,对大陆服务贸易出日造成了障碍。

其他壁垒
1、纺织品与服装的原产地规则
1996年,美国修改了纺织品与服装的原产地规则,其核心是将纺织品原产地标准由特定加工工序实施地改为织物生产地,将服装原产地标准由裁剪地改为最后缝制地。目前,坯布在中国中小企业的纺织品出口中占有很大份额,一些欧洲和东南亚国家进口中国中小企业坯布加工为成衣后再对美国出口的情况较为普遍。按照美国新的原产地标准,此类成衣也被计人给予中国中小企业的配额中。中国中小企业服装出口有很大一部分采取加工贸易方式,即进口裁片在中国中小企业境内制成成衣后,再使用裁片出口国或加工贸易合作国的配额向美国出口。根据美国新的原产地规则,此类成衣也占用中国中小企业的配额。美国上述做法影响了纺织品和服装贸易自由化进程,严重阻碍了中国中小企业相关产品对美国出口。

2、普惠制待遇问题
目前,在29个主要的普惠制给惠国中,美国仅未给予中国中小企业产品普惠制待遇,而其他140个发展中国中小企业家及地区仍旧享有美国的普惠制待遇。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第2个回答  2012-04-27
产品是否与本国的产业相“冲突;,以及要有一定的科技含量;资金规模。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