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抗震设防类别为丙类,应为几级抗震

如题所述

抗震设防标准丙类为三级抗震。以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为例,抗震等级划分为一级至四级,以表示其很严重、严重、较严重及一般的四个级别。在中国建筑业中,已经开始严格执行这个等级标准。

甲类、乙类建筑:当该地区的抗震设防烈度为6~8度时,应符合该地区抗震设防烈度提高一度的要求;当该地区的设防烈度为9度时,应符合比9度抗震设防更高的要求。

扩展资料

房屋建筑工程抗震设防管理规定》

第十四条 

对经鉴定需抗震加固的房屋建筑工程,产权人应当委托具有相应资质的设计、施工单位进行抗震加固设计与施工,并按国家规定办理相关手续。

抗震加固应当与城市近期建设规划、产权人的房屋维修计划相结合。经鉴定需抗震加固的房屋建筑工程在进行装修改造时,应当同时进行抗震加固。有重大文物价值和纪念意义的房屋建筑工程的抗震加固,应当注意保持其原有风貌。

第十五条

房屋建筑工程的抗震鉴定、抗震加固费用,由产权人承担。

参考资料来源:中央人民政府-房屋建筑工程抗震设防管理规定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21-01-27

建筑抗震设防类别为丙类,应为6级到9级抗震。

建筑工程应分为以下四个抗震设防类别:

特殊设防类:指使用上有特殊设施,涉及国家公共安全的重大建筑工程和地震时可能发生严重次生灾害等特别重大灾害后果,需要进行特殊设防的建筑。简称甲类。

重点设防类:指地震时使用功能不能中断或需尽快恢复的生命线相关建筑,以及地震时可能导致大量人员伤亡等重大灾害后果,需要提高设防标准的建筑。简称乙类。

标准设防类:指大量的除1、2、4款以外按标准要求进行设防的建筑。简称丙类。

适度设防类:指使用上人员稀少且震损不致产生次生灾害,允许在一定条件下适度降低要求的建筑。简称丁类。

扩展资料:

《建筑抗震设计规范》规定,抗震设防烈度在6度及以上地区的建筑,必须进行抗震设防。抗震设防通常通过三个环节来达到:确定抗震设防要求,即确定建筑物必须达到的抗御地震灾害的能力;

抗震设计,采取基础、结构等抗震措施,达到抗震设防要求;抗震施工,严格按照抗震设计施工,保证建筑质量。上述三个环节是相辅相成密不可分的,都必须认真进行。

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第2个回答  推荐于2018-02-27
建筑抗震设防类别为丙类,抗震设防烈度为7度,是属于三级抗震。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第3个回答  2017-05-29

根据《抗规》第6.1.2条:钢筋混凝土房屋应根据设防类别、烈度、结构类型和房屋高度采用不同的抗震等级。

第4个回答  2023-11-17
建筑结构有关抗震:
设防类别: 甲类、乙类、丙类、丁类。
设防烈度: 6度、7度(7A/7B)、8度(8A/8B)、9度。
抗震等级: 四级、三级、二级、一级。
场地类别: Ⅰ、Ⅱ、Ⅲ、Ⅳ。
综上:“抗震等级丙类”是泛指,很可能是设防类别丙类即标准设防,大多数建筑物都是丙类,一般标注与建筑施工设计说明的收拾设防烈度:X度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