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重庆在古时各朝代的别称

如题所述

重庆在周朝时称为江州,西魏为巴州,北周时为楚州,隋朝时为渝州,北宋末年为恭州,南宋淳熙年间正式称为重庆。

1、江州

周慎靓王五年(前316年),秦国灭巴国后,屯兵江州,筑巴郡城(江州城),城址在今渝中区长江、嘉陵江汇合处朝天门附近。是为史载重庆建城之始。

2、巴州

西魏大统十七年(551年)改为巴州。

3、楚州

北周闵帝元年(557年)改为楚州。

4、渝州

隋开皇元年(581年),废郡,以渝水(嘉陵江下游古称)绕城,改楚州为渝州,治巴县。这是重庆简称渝的来历。唐代延续渝州之称。

5、恭州

北宋崇宁元年(1102年),因赵谂谋反之事,宋徽宗以“渝”有“变”之意,改渝州为恭州。

6、重庆

南宋淳熙十六年(1189年),宋光宗先封恭王,后即帝位,自诩“双重喜庆”,升恭州为重庆府,重庆由此得名,迄今已有800余年。

扩展资料:

南宋宝祐六年(1258年)农历七月,蒙古大汗蒙哥亲率主力攻入四川。十一月,蒙古军抵重庆附近地区。

开庆元年(1259年)六月初,四川制置副使吕文德率战船万艘,溯江而上,冲破蒙古军封锁进入重庆。七月,蒙哥卒于南征军中,蒙古军遂撤围北还,战事告一段落。

南宋德祐元年(1275年),元军再次集中兵力合攻重庆。景炎三年(1278年)二月,重庆被攻破,入城时元军遭到激烈抵抗,元军继而征降夔州(今奉节),至此宋元战事基本结束。

元代,至元十六年(1280年)分夔州路(今奉节)析置重庆路,今重庆直辖市所辖地区在整个元朝主要分为以重庆主城为治所的重庆路和以奉节为治所的夔州路。

 四川行省重庆路管辖巴、江津、南川3县,之后又划忠、涪、泸、合4州来属。至正二十年(1360年),农民军明玉珍建都于此,国号“大夏”,辖今重庆、四川、贵州、云南等地。

明洪武四年(1371年),朱元璋灭大夏国,复改为重庆府,隶属于四川承宣布政使司。整个明朝,今重庆直辖市所辖地区依旧分为重庆府和夔州府。

重庆府辖2州、11县、1厅,包括巴县、江津、长寿、永川、荣昌、綦江、南川、合州、涪州、铜梁、大足、璧山、定远、江北厅。

明崇祯十七年(1644年)6月,张献忠攻占重庆。之后重庆被大西军、清军、南明军队轮番占领、蹂躏十余次,最后几乎沦为空城。

从崇祯十七年(1644年)到康熙二年(1663年),以清廷四川总督李国英重筑通远门为标志性事件,长达19年的重庆争夺战才告一段落。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重庆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推荐于2017-11-25
重庆,简称“渝”,因多山多雾而有山城、雾都之称,抗战时期为国民政府的陪都。
在古代的名称有:
秦朝时期 称为巴郡,为三十六郡之一
汉朝时期 改称江州
魏晋南北朝时期 先后改为荆州、益州、巴州(信州)、楚州的管辖范围
隋朝时期 改楚州为渝州,这是重庆简称渝的来历
唐朝时期 代延续渝州之称
宋朝时期 于崇宁元年(1102年),渝州改为恭州。又于淳熙十六年(1189年),升重庆府
元、明、清三代 延续重庆府之称追问

春秋战国时叫什么?

追答

春秋战国时期 为巴国属地,现在的主城区以及合川、涪陵等地还先后是巴国的都城所在地

本回答被提问者采纳
第2个回答  2012-04-30
重庆 ~山城
第3个回答  2012-04-30
距今200万年前的旧石器时代早期,在今重庆市巫山县已经出现了中国最早的人类——巫山人。
距今两万年至三万年的旧石器时代晚期,出现了“铜梁文化”。   
夏商时期,三峡地区是全国主要岩盐产区,由于盐是古代重要的硬通货之一,由此在巫山地区催生了早期的巴国文明。   
先秦时期,诸侯国巴国先后在枳(今重庆市涪陵区)、江州(今重庆渝中区)、垫江(今重庆市合川区)建都。   
周庄王八年(前689年),巴国与楚国激战于那处(今湖北荆门县东南),双方相持数月,巴人不敌而归。巴楚之战时断时续,几乎贯穿整个巴史。   
周慎靓王五年,秦惠文王更元九年(公元前316年),张仪带兵灭巴之后,屯兵江州,筑江州城,城址在今渝中区长江、嘉陵江汇合处朝天门附近。是为史载重庆建城之始。后秦分天下为三十六郡,巴郡为其一。   
汉朝时候巴郡称江州,为益州刺史部所管辖。三国时期,蜀汉李严在江州筑大城。魏晋南北朝时期,巴郡先后是荆州、益州、巴州、楚州的一个辖区。   
隋文帝开皇元年(581年),以渝水(嘉陵江古称)绕城,改楚州为渝州。这是重庆简称渝的来历。唐代延续渝州之称,为剑南道辖地。   
宋代时,属夔州路管辖,崇宁元年(1102年),因赵谂谋反之事,宋徽宗以“渝”有“变”之意,改渝州为恭州。宋孝宗淳熙十六年(1189年),宋光宗升恭州为重庆府。至此,重庆得名已有八百余年。
第4个回答  2012-04-30
距今两万年至三万年的旧石器时代末期,已有人类生活在今重庆地区。先秦时期,诸侯国巴国先后在今重庆地区的枳(今重庆市涪陵区)、江州(今重庆市重庆主城区)、垫江(今重庆市合川区)建都。
周庄王八年(前689年),巴、楚国激战于那处(今湖北荆门县东南),双方相持数月,巴人不敌而归。巴楚之战时断时续,几乎贯穿整个巴史。
周慎靓王五年,秦惠文王更元九年(前316年),张仪入蜀灭巴之后,屯兵江州,筑江州城,城址在今渝中区长江、嘉陵江汇合处朝天门附近。是为史载重庆建城之始。后秦分天下为三十六郡,巴郡为其一。
汉朝时候巴郡称江州,为益州刺史部所管辖。魏晋南北朝时期,巴郡先后是荆州、益州、巴州(信州)、楚州的一个下属单位。
隋文帝开皇元年(581年),以渝水(嘉陵江古称)绕城,改楚州为渝州,隶属信州(今重庆奉节),这是重庆简称渝的来历。唐代延续渝州之称,为剑南道夔州都督府辖区。
宋代时,属夔州路管辖,崇宁元年(1102年),渝州改为恭州。宋孝宗淳熙十六年(1189年),升重庆府。至此,重庆得名迄今已八百余年。
南宋景定二年,蒙古中统二年(1261年),蒙古军攻破成都,宋军退守重庆,彭大雅出任重庆知府。为防御之需,彭大雅竭尽全力拓修重庆城,向北扩至嘉陵江边,向西扩至今临江门、通远门一线,范围大致比李严扩建的江州城扩大了两倍,奠定了此后直至明清重庆古城的大致格局。
南宋景炎三年;元至元十五年(1278年)正月,重庆被蒙古军队攻破,入城时蒙军遭到激烈抵抗,后蒙军在重庆大肆屠杀。
元、明、清三代,重庆府之称延续,为四川行中书省(元)、四川布政使司(明)、四川总督(清)管辖。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