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常用的财务分析比率有哪几类

管理学的简答题

1、短期偿债能力:

短期偿债能力是指企业偿还短期债务的能力,短期偿债能力不足,不仅会影响企业的资信,增加今后筹集资金的成本与难度,还可能使企业陷入财务危机,甚至破产。

流动比率 = 流动资产 / 流动负债 

速动比率= (流动资产-存货-待摊费用)/ 流动负债 

现金比率 = (现金+有价证券)/ 流动负债 

2、长期偿债能力:

长期偿债能力是指企业偿还长期利息与本金的能力。一般来说,企业借长期负债主要是用于长期投资,因而最好是用投资产生的收益偿还利息与本金。通常以负债比率和利息收入倍数两项指标衡量企业的长期偿债能力。

负债比率= 负债总额 /资产总额

利息收入倍数=经营净利润/利息费用=(净利润+所得税+利息费用)/利息费用

3、营运能力

营运能力是以企业各项资产的周转速度来衡量企业资产利用的效率。周转速度越快,表明企业的各项资产进入生产、销售等经营环节的速度越快,那么其形成收入和利润的周期就越短,经营效率自然就越高。

应收帐款周转率 =赊销收入净额/ 应收帐款平均余额

存货周转率 = 销售成本 / 存货平均余额 

流动资产周转率=销售收入净额 /流动资产平均余额

固定资产周转率= 销售收入净额 / 固定资产平均净值

总资产周转率= 销售收入净额 / 总资产平均值 

4、盈利能力

盈利能力是各方面关心的核心,也是企业成败的关键,只有长期盈利,企业才能真正做到持续经营。因此无论是投资者还是债权人,都对反映企业盈利能力的比率非常重视。

毛利率=(销售收入-成本)/ 销售收入 

营业利润率 =营业利润 /销售收入=(净利润+所得税+利息费用)/ 销售收入 

净利润率= 净利润 /销售收入

总资产报酬率= 净利润 / 总资产平均值 

权益报酬率= 净利润 / 权益平均值 

每股利润=净利润/流通股总股份

扩展资料

在财务分析中,比率分析用途最广,但也有局限性,突出表现在:比率分析属于静态分析,对于预测未来并非绝对合理可靠。比率分析所使用的数据为帐面价值,难以反映物价水准的影响。可见,在运用比率分析时,

1、要注意将各种比率有机联系起来进行全面分析,不可单独地看某种或各种比率,否则便难以准确地判断公司的整体情况;

2、要注意审查公司的性质和实际情况,而不光是着眼于财务报表

3、要注意结合差额分析,这样才能对公司的历史、现状和将来有一个详尽的分析、了解,达到财务分析的目的。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财务比率分析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推荐于2017-09-05
(一)反映偿债能力的比率
  1.流动比率
  (1)流动比率的计算
  流动比率是企业流动资产与流动负债的比率。即:
  流动比率=流动资产/流动负债
  该指标反映企业流动资产偿还短期内到期债务的能力。
  (2)流动比率的评价标准
  一般来说,流动比率越高,说明资产的流动性越强,短期偿债能力越强;流动比率越低,说明资产的流动性越差,短期偿债能力越弱。但是过高的流动比率,可能是存货超储积压、存在大量应收账款的结果;也可能反映企业拥有过多的现金,说明企业资金利用不充分,有可能降低企业的获利能力。另外,企业所处行业性质不同,对资产的流动性要求也不同;企业经营和财务管理方式也会影响流动比率。
  2.速动比率
  (1)速动比率的计算
  速动比率又称酸性实验比率,是指速动资产同流动负债的比率,即:
  速动比率=速动资产/流动负债
  该指标反映企业短期内可变现资产偿还短期内到期债务的能力。
  速动资产是企业在短期内可变现的资产,等于流动资产减去存货后的金额,包括货币资金、短期投资和应收账款等。
  (2)速动比率的评价标准
  一般而言,速动比率越高,说明资产的流动性越强,短期偿债能力越强;速动比率越低,说明资产的流动性越差,短期偿债能力越弱。各企业的速动比率应该根据行业特征和其他因素加以评价,同时还应注意对应收账款变现能力这一因素的分析。
  3.现金比率
  (1)现金比率的计算
  现金比率是企业现金与流动负债的比率,即:
  现金比率=现金/流动负债
  该指标反映企业立即偿还到期债务的能力。注意这里的现金包括现金及现金等价物。
  (2)现金比率的评价标准
  一般来说,现金比率越高,说明资产的流动性越强,短期偿债能力越强,但是可能会降低企业的获利能力;现金比率越低,说明资产的流动性越差,短期偿债能力越弱。
  4.资产负债率
  (1)资产负债率的计算
  资产负债率也称负债比率、举债经营比率,是指负债总额对全部资产总额之比,即:
  资产负债率=负债总额/资产总额×100%
  该指标用来衡量企业利用债权人提供资金进行经营活动的能力,反映债权人发放贷款的安全程度。
  (2)资产负债率的评价
  负债比率越高,说明企业利用债权人提供资金进行经营活动的能力越强,而债权人发放贷款的安全程度越低,企业偿还债务的能力越弱;反之则反。
  企业资产负债率若大于100%,说明企业资不抵债,债权人的本金可能都不能收回。
  5.有形资产负债率
  有形资产负债率是企业负债总额与有形资产总额的比率,即:
  有形资产负债率=负债总额/(资产总额-无形资产净值)×100%该指标是资产负债率的延伸,能够更加客观地评价企业偿债能力。
  注意:在资产总额中如果待摊费用和递延资产(或长期待摊费用)的金额较大,在计算该指标时也应从资产总额中扣除。
  6.产权比率
  (1)产权比率的计算
  产权比率也称负债对所有者权益的比率,是负债总额与所有者权益总额的比率,即:
  产权比率=负债总额/所有者权益总额×100%
  该指标表明由债权人提供的和由投资者提供的资金来源的相对关系,反映企业基本财务结构是否稳定。
  (2)产权比率的评价
  产权比率越高,说明企业偿还长期债务的能力越弱;产权比率越低,说明企业偿还长期债务的能力越强。
  7.已获利息倍数
  (1)已获利息倍数的计算
  已获利息倍数是企业息税前利润与利息费用的比率,即:
  已获利息倍数=息税前利润/利息费用
  注意公式中的利息费用是支付给债权人的全部利息,包括财务费用中的利息和计入固定资产的利息。已获利息倍数反映企业用经营所得支付债务利息的能力。
  (2)已获利息倍数的评价
  一般来说,已获利息倍数至少应等于1.该项指标越大,说明支付债务利息的能力越强;指标越小,说明支付债务利息的能力越弱。
  (二)反映营运能力的比率
  1.应收账款周转率
  应收账款周转率是反映应收账款周转速度的比率,有两种表示方法:应收账款周转次数和应收账款周转天数。
  (1)应收账款周转次数的计算及评价
  应收账款周转次数用来反映年度内应收账款平均变现的次数。计算公式为:
  应收账款周转次数=销售收入净额÷应收账款平均余额其中,销售收入净额=销售收入-销售退回、折让、折扣应收账款平均余额=(期初应收账款+期末应收账款)÷2注意:应收账款平均余额是指未扣除坏账准备的应收账款金额应收账款周转次数是一个正指标,周转次数越多,说明应收账款的变现能力越强,企业应收账款的管理水平越高;周转次数越少,说明应收账款的变现能力越弱,企业应收账款的管理水平越低。
  (2)应收账款周转天数的计算及评价
  应收账款周转天数用来反映年度内应收账款平均变现一次所需要的天数。计算公式为:应收账款周转天数=360÷应收账款次数=应收账款平均余额×360÷销售收入净额应收账款周转天数是一个反指标,周转天数越少,周转次数越多,说明应收账款的变现能力越强,企业应收账款的管理水平越高;周转天数越多,周转次数越少,说明应收账款的变现能力越弱,企业应收账款的管理水平越低。
  2.存货周转率
  存货周转率是反映存货周转速度的比率,也有两种表示方法:存货周转次数和存货周转天数。
  (1)存货周转次数的计算及评价
  存货周转次数反映年度内存货平均周转的次数,计算公式为:
  存货周转次数=销货成本÷平均存货
  其中,平均存货=(期初存货+期末存货)÷2
  存货周转次数越多,说明存货周转快,企业实现的利润会相应增加,企业的存货管理水平越高;存货周转次数越少,说明企业占用在存货上的资金越多,存货管理水平越低。
第2个回答  2012-05-01
资产负债率、应收账款率、销售毛利率、销售净利率、成本费用率、现金盈余保障倍数、流动比率、存货周转率等等,按照这些分析指标大致可分为公司的营运能力、公司的偿债能力、公司的发展能力本回答被提问者采纳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