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路工程施工都存在哪些安全隐患

如题所述

1 公路施工安全管理现状
随着公路施工市场不断发展,竞争不断加剧,施工管理体制、经营机制、利益分配等也在发生深刻变化,因而增加了公路施工生产安全的复杂性。公路工程特殊的施工环境和作业技术,以及安全生产的空间、平面延展特性,
1.1 公路施工安全施工特点
1)事故类型分散。事故统计分析表明,公路工程建设安全生产五大伤害事故依次是坍塌事故、高处坠落事故、车辆伤害事故、触电事故和物体打击事故,占所有事故总和的81%。公路工程伤亡事故主要分布于8类。
2)故发生集中。根据公路工程施工安全事故涉及的工程类别分析发现,桥梁施工、路基施工和隧道施工过程中发生的事故相对较多,分别占事故总数的47%、29%和19%,占死亡人数总数的44%、27%和25%。
3)事故后果异常严重。公路工程建设自然环境条件复杂,工程规模宏大,工程建设事故常常带来重大的经济损失和大量的人员伤亡。
4)安全事故的多发性。工程建设安全事故具有突发性,增加了安全事故预防的难度。但,统计发现工程建设安全事故的类别具有重复发生或多发性,如坍塌事故,触电事故,高处坠落事故等,由此,可以发现事故发生具有其内在规律性,针对事故发生的原因,制定切实可行的防范措施。
1.2 公路施工安全管理存在问题
1)没有对安全事故引起足够的重视。在目前企业自主经营、自负盈亏的管理模式下,施工主体大多追求的是直接经济利益,不注重施工安全管理,普遍存在安全管理“说起来重要,做起来次要,忙起来不要”的现象。
2)安全资金投入不足。如:安全防护极其简陋,特别是连高空、水上、深基坑和高边坡下以及隧道开挖道坑内等高危施工作业区域的安全措施也得不到有效保障。
3)现场施工人员安全素质低。绝大部分施工人员都是来自于农村的劳务工,施工安全知识相当缺乏。即使采取了三级安全教育,施工人员的安全素质还是达不到预期的目标。
4)安全管理制度缺失。项目部编制的安全施工方案、安全保证体系、突发事件应急预案,往往是为了应付检查,东拼西凑而成的,安全管理方案没有针对具体工程项目的实际情况,非常空洞,也无法落实。项目部不设专职安全员,没有人来做安全管理方面的工作,有的安全岗位由其他管理人员兼任,有的安全管理人员素质偏低,起不到安全监督和管理的作用。
2 提高高速公路施工安全管理水平的对策措施
2.1 公路施工组织管理改善措施
1)建立健全的高速公路安全生产责任制和安全生产保证体系。责任制是一切管理制度的核心,没有责任制再完善的管理制度也不过是一纸空文。因此,要建立完善的高速公路施工安全责任制。
2)明确各级安全管理人员的责任。要突出施工企业主体责任,特别要突出企业负责人、项目负责人的第一责任人的责任。要建立安全生产责任考核评价办法,构建有交通特点的建设安全生产防控体系。各地可结合国家和地方人民政府确定的安全生产控制指标要求,制定本地区交通建设安全生产控制指标。
3)安全生产责任制要明确各级安全管理人员的责任。专职安全员以各施工班组专业安全员为成员,具体负责日常的安全工作。检查施工现场的安全隐患,对不穿工作服、不戴安全帽上工地以及高空作业不系安全带等违章行为进行纠正和处罚,同时负责爆破、拆除、混凝土及土方施工过程中人及设备的安全和防护工作。而兼职安全员的责任不容忽视,负责具体落实分部工程、各工序的安全检查和督促工作,把安全隐患消除在萌芽状态。
2.2 提高公路施工从业人员的安全素质
要改变低重心的学历构成,必须通过在安全管理人员中开展成人教育或者鼓励他们攻读工程硕士来实现。而另一方面要改善安全管理人员的职称结构,提高中、高级职称人员的比例,就要减少甚至不用无专业技术人员从事安全管理工作。同时,对已经从事安全管理工作的低学历、低职称的人员进行公路专业知识和安全技术知识的专业培训,从而达到提高他们的整体水平的目的。另外,提高工人的素质首先就要加强对农民工的职业技术培训教育和安全教育培训,切实提高其安全生产意识和安全操作技能。同时也要针对不同的工种进行不同的专业技术培训。适当提高招聘的门槛,在招工时适当增加招聘的条件,比如文化程度、工作经验等。
2.3 加大对安全施工设备的投入
1)加强高速公路施工设备的现场管理,严格贯彻执行设备维护保养制度操作手要严格执行机械保养制度,避免过时保养,使机械保持良好的工作状态。对利用率高、易损坏、易出故障的设备应做好跟踪诊断,变事后修理为预防性修理。机械发生异常现象时应立即停机检查,并及时向上级汇报,以便能迅速组织维修人员进行现场抢修。
2)提高安全设施和防护管理企业统一规定施工现场的平面布置和有较大危险因素的场所及有关设施、设备设立安全警示标志。机械安全装置必须按规定正确使用,绝不能为了方便将其拆掉不使用。机械设备使用的刀具、工夹具以及加工的零件等一定要装卡牢固,不得松动。
  2.4 施工作业环境改善
  1)预防生产性粉尘和噪声的危害。首先加强组织领导是做好防尘工作的关键。针对粉尘作业较多的施工段、施工期建立粉尘监测制度,并配备专职测尘人员,医务人员应对测尘工作提出要求,定期检查并指导,做到定时定点测尘,评价劳动条件改善情况和技术措施的效果。其次,采用有效的技术措施,尽可能降低作业环境粉尘浓度。例如通过湿式作业,它是一种经济易行的防止粉尘飞扬的有效措施。凡是可以湿式生产的作业均可使用,例如湿式凿岩、冲刷巷道、净化进风等。对于噪声控制首先应从工程控制来考虑,即:在设备采购上,要考虑设备的低噪声、低振动。
2)防暑降温的主要措施。在夏季应尽量缩短高温下的作业时间,采取小换班、增加工作休息次数,延长午休时间等方法。休息地点应设在通风阴凉处,并备有清凉饮料、风扇、洗澡设备等。最好在休息室安装空调或采取其他的防暑降温措施。
3)针对复杂的地质条件做好施工组织设计。首先要做好施工组织设计,合理安排施工段的先后顺序。其次做好施工前的准备工作,即开工前要认真审阅设计文件,详细了解各段的地质情况,对重要地段要重点勘察,进一步核对设计资料,发现设计文件中有误及时上报业主,妥善处理。
4)材料堆放和仓贮的要符合安全要求.施工现场材料的堆放需遵循以下要求:施工现场工具、构件、材料的堆放必须按照总平面图规定的位置放置;各种材料、构件堆放必须按品种、分规格堆放,并设置明显标牌;各种物料堆放必须整齐,砂、石等材料成方,大型工具应一头见齐,钢筋、构件、钢模板应堆放整齐用木方垫起。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21-06-17

引起工程施工的风险主要是:工程机械庞大,施工人员安全意识较差,施工环境恶劣,工程材料及设备,施工工艺较为复杂,天气情况的变化等都会引起工程施工风险。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尽管建筑施工企业的通用技术较多,但谁在科技创新上有优势,谁就能在发展上占主导地位。施工企业要结合自身的技术优势和特点,开展技术创新,紧跟科技潮流。





对于安全隐患的应对措施:

1、个人防护用品安全帽、安全带和安全网要正确使用,做到进入施工现场必须佩戴好安全帽;凡在2米以上悬空作业人员必须系好安全带,若没有安全带时,要设置安全拉绳或安全栏杆;悬空高处作业下方必须设置安全网。

2、工地上必须配齐电气专业技术人员和持有效证件的专职值班电工,完善临时用电管理网络;建立临时安全用电规章制度;临时用电设施必须验收合格后方可试运行。

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第2个回答  2012-04-14
1.机械伤害;2.作业车辆伤害;3.触电、漏电、短路等;4.火灾;5.施工与交通混合作业;6.坍塌、滑坡;7.车辆被盗油;8.作业车辆刮碰电线;9.施工路段安全防护设置不到位;10.爆破作业防护等。追问

具体点呢

追答

以上这几方面的隐患,我在公路施工中都经历过;而且集团公司都有过这些方面的隐患酿成的事故的教训。如1.成型机夹手;2.作业车辆休息后开车碾压躺在车下的休息的作业人员;3.由于作业环境差、雨天、潮湿等发生人员触电、电焊工触电;4.火灾主要是员工宿舍用明火、电褥子、电热器具、私拉乱扯临时电源线;5.施工时路人、车辆通过,造成伤人、压坏摩托车和车辆刮碰等事故较多,难以维持秩序;6.遇到打通山路施工陡坡,遇到风化岩,经常出现坍塌、滑坡;7.大多数施工都在野外,工程车经常出现偷油情况,就是夜间用油管从远处抽油没有声响;8.工程车辆车斗没有落下,刮碰各种线路经常有;还有汽车吊没有收杆挪车,造成吊杆碰触高压线酿事故;9.施工路段内的坑、孔、沟、池边缘未设防护栏杆造成人员掉入;10.修路施工中,遇到石头路段,就需要爆破,安全警戒搞不好,就容易造成人员进入危险区而发生事故。这样的事例好多,由于改行多年,不知现在是否有明显的好转;仅供参考吧。

本回答被提问者采纳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