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考试:教育心理学考试题(九)2

如题所述

2. 学习的认知发展准备与教材知识准备不同,前者是学习与成熟的结果,后者主要是学校教学的结果。(正确)
3. 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由于控制点性质的不同,他们对自己成败的归因也不同。(正确)
4. 根据马斯洛的动机作用观点,教师在自尊水平低的学生中灌输为学习本身的满足而去学的做法是不可能成功的。(正确)
5. 对同辈文化的遵从可能会使青年一代拒绝接受成人社会的价值观念,从而促成两代人之间的代沟。(正确)
6. 心理学新近的研究表明,影响策略迁移的最重要因素是学生对策略应用效果的反省认知。(正确)
7. 布卢姆教育目标分类中认知领域的各级目标是行为目标的范例。(正确)
8. 在陈述性知识、基本技能和策略性知识学习中,都应注意概念和用概念构成的规律的教学。(正确)
9. 阅读和写作过程都可看作解决问题的过程。因此,阅读和写作能力可以用广义的知识的掌握来解释。(正确)
10. 个人品德的形成是他与社会环境相互作用下道德规范不断内化的过程。(正确)
11. 陈述性组织者与新的学习产生一种上位关系,为新的学习提供最适当的类属者。(正确)
12. 练习的相对同一和变化,既考虑了学习定势的积极作用,也避免了其消极作用。(正确)
13. 对能力一般的儿童而言,高焦虑能促进他们的学习。(错误,应为高焦虑可能阻碍他们的学习。)
14. 根据儿童智力水平进行教学的目的是缩小学生学习速度上的差别。(正确)
15. 动机是学习的先决条件,因此没有动机,学习便不能发生。(正确)
16. 掌握学习通常要求学生掌握80%-90%的测验项目才能学习下一单元。(正确)
17. 学生的学习能力和学习速度有很大的差异,这是个别化教学受到普遍重视的重要原因。(正确)
18. 无论在简单的还是复杂的学习情景中,我们都一致地强调动机、焦虑和竞争应保持中等水平,才能有利于学生潜力的充分发挥。(正确)
19. 客观测验的优点是教师出题方便,批改方便,且适合测量学生的高层次的能力。(错误,客观测验适合测量学生的基本知识和技能,而不是高层次的能力。)
20. 品德具有稳定性的特征,但是同时品德又是行为情境相似性的函数。(正确)
四、名词解释(每个3分,共15分)
1. 成就动机:指个体追求成功、优越和竞争,希望在活动中取得良好成绩的内在动力。
2. 智慧技能:指运用已有的知识经验,在头脑中进行认知活动的能力,如分析、综合、比较等。
3. 知识的表征:指知识在个体心理中的存储、组织和呈现形式,如概念、命题、图式等。
4. 任务分析:指将复杂的学习任务分解为若干个子任务,并确定完成每个子任务所需的能力和策略的过程。
5. 课堂气氛:指在课堂上占优势地位的态度和情感的综合状态,它影响学生的学习态度和行为。
五、简答题(每小题5分,共20分)
1. 同质分班的利与弊。
(利:便于教师根据学生的能力和水平进行教学,提高教学效率;利于学生之间的相互学习,形成良好的学习氛围。)
(弊:可能加剧学生之间的竞争,造成心理压力;忽视了学生个性的差异,不利于个性化教育。)
2. 指出在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中使用“惩罚”的确切含义以及如何正确和适当地使用这一手段。
(惩罚不是简单的惩罚错误,而是通过减少或取消学生喜爱的刺激,以降低不当行为的发生频率。)
(正确使用:明确惩罚的目的,合理确定惩罚与错误行为之间的联系;适时、适度、适量;结合积极强化,鼓励正确行为。)
3. 说教学目标是“促进学生个性全面发展”,这种说法属于何种教学论的教学目标观?从加涅素质观看,其局限性是什么?
(属于教学目的性教学论的教学目标观。)
(局限性:未能明确区分教学目标与教育目的;未能充分考虑学生的个体差异;未能具体说明目标达成的标准和评价方法。)
六、论述题与分析题(每小题10分,共20分)
1. 一位教师试图使小学儿童形成利他的习惯。他采取的方法是提供榜样法,其中的强化是当众表扬。试分析:
(⑴这种方法最初可能使学生形成的是模仿行为。)
(⑵使用这种方法形成利他习惯的内外条件是榜样的示范作用和学生自身的认同感。)
(⑶仅仅以表扬作为强化物能使学生形成持久的利他习惯吗?不能,还需要其他因素的支持和巩固。)
(⑷形成高尚的利他习惯还需要内在的道德信念和价值观的引导,提供自私的榜样对形成这种习惯是不利的。)
2. 请举实例说明:“学有定律,教有优法”的科学取向教学论的教学方法观。
(实例:在数学教学中,教师遵循数学知识的逻辑结构,采用逐步引导、问题解决等方法,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数学概念、原理和方法。)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相似回答
大家正在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