介绍一下兴化吧

那里很漂亮,介绍一下

一、上方寺
在兴化城北郊的乌巾荡,有一气势恢宏、金碧辉煌的寺庙丛林——上方寺。这个“漂浮”在水荡中的寺庙,是全国最大的水上佛教圣地,以其悠久的历史闻名海外。

上方寺位于兴化北郊乌巾荡公园北首。明崇祯年间,报恩寺朗然大和尚云游兴化,发现这方净土与中国第一部汉译佛教典籍《四十二章经》中“视兴化,如四时木”这一典故暗合,遂在水天一色的 兴化城东大徐垛结庵梵修。

兴化古城东尽头正临一泓清潭,古称东门泊。泊中垛岸连绵、千岛峰起。一条车路河直通一望无涯的得胜湖。朗然因其地处东郊,按《汉书·孟康注》中“上方谓北与东也,阳气所萌生”之典,故定寺名为上方寺。

上方寺“三宝”:方竹、磬古腊梅、枯枝牡丹。古刹几度兴费,惜于1944年毁于兵燹。1996年兴化市政府落实宗教政策,于1996年始迁址重建扩大规模,按原有风格建筑:照壁、山门殿、天王殿、大雄宝殿、藏经楼、居士室、禅房、戒台等。寺院西临原始芦荡水泊,构成天然西园与放生池。

它是全国最大的水上佛都胜地,以其悠久的历史闻名海内外。上方寺原是中国佛教禅宗、临济宗磬山派的嫡传法脉,祖庭为浙江天目山报恩寺,初建于明朝崇祯年间。经历代大德高僧苦心经营,建成殿、堂、楼、房、舍300余间,殿阁巍焕、佛像庄严,钟鼓梵呗之声不绝于耳。如今上方寺占地150多亩,周围有碧波荡漾的数千亩水面环抱。穿过山门,汨汨溪流上一座石拱桥将游人引入天王殿,殿后便是波涌青莲的大士放生池。池中一座海鸟拱起须弥莲座,莲座上10多米高的观音玉石雕像慈目低垂,俯视芸芸众生。大士身后,平地崇起一座丹墀月台,上下两层白玉石雕拱护着一座重檐飞角、巍巍庄严的大雄宝殿。

二、水上森林
水,是水上森林的灵魂;绿,则是水上森林的生命底色。

水上森林,河水碧绿而清澈,郁郁葱葱的水杉,浓荫蔽日,烟霭袅袅,呈现出一派醉人的绿色。那绿是浓绿、淡绿、苍绿、翠绿,是重重叠叠的绿,是充满灵性的绿,绿得鲜嫩,绿得耀眼,绿得醉人。

离兴化城17公里,有一全省最大的人工生态森林———李中镇水上森林公园。这里是都市人回归自然休闲的好去处,一个天然氧吧。

这片人工生态森林始建于上世纪80年代初期,面积有1500亩,其中林地面积1050亩,栽种10万株水杉、池杉等品种树木,林木蓄积量1.25 万立方米,采用林垛沟鱼的立体模式。这里是野生动物的天堂,猫头鹰、野鸭、白鹭等在此筑巢,遮天蔽日,景象蔚为壮观。每年春暖花开之际,树梢益鸟欢聚,沟内鱼儿跳跃,花草随风摇摆。形成“林中有水、水中有鱼、林内有鸟”的独特水乡景观。在西北部的湖荡地区李中、沙沟等乡镇盛产莲藕,荷藕面积近2万亩。夏秋季节,这里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人与自然的和谐,在水乡兴化得到了完美的体现。

午后,火热的太阳炙烤着大地,去林子的柏油路上热浪滚滚,让人汗流浃背。而当一片波光林影闪烁眼前时,精神便为之一振,只见那格子状被水环绕的千亩垛田在烟波里浮动,大片大片的杉树林郁郁葱葱、飘摇水上。

远远望去,杉树林立于齐整的垛田上,像一个个等待检阅的方阵;垛与垛之间,是一条条同样齐整的夹沟,里面浮萍点点,鱼游虾戏。各式各样的小草在树脚下、夹沟边蓬勃地生长,葱葱绿绿、平铺蔓延。

走近水上森林,满眼到处是跳动的绿色音符,扑面而来的是无处不在的绿色。蓊郁的圩堤上,芦苇摇曳的浅水边,孕育着数不清的绿色生命:车前草、盐巴草、虎尾草、狗尾草、香艾草……“枝摇鸥鸟飞,水荡林影斜”,铺天盖地的绿色里显露出一派和谐与生动。

漫步在林间小道上,路旁高大挺拔的水杉和池杉棵棵笔直,利剑一般直刺云霄,呈长条状剥落的树片既像将士身穿的盔甲,又像浮雕一样刻满坚毅与沧桑。那些润软的枝叶都柔美地打开,在风中尽情地舒展,风动叶舞间几颗红褐色的球果遮遮掩掩地点缀其中;由于长期浸入水中而变得膨大的根,如同壮汉青筋暴起的大脚,紧紧咬住身下的土地。

路至尽头,眼前便豁然开朗。在杉树林宽广的怀抱里,一汪俏丽的鱼池映入眼帘。鱼池的四周都是石堤,碧绿的池水清澈见底,摇头摆尾的鱼儿在水草间嬉戏。池边的荷塘里,荷花的花瓣已残,圆盘似的荷叶有的舒坦地躺在水面,有的随风扬起,恰似少女的裙摆。水中央几束高挑的芦苇和菖蒲迎风飘摇,还有几个高地,像很小的岛,上面停着几只歇脚的水鸟。

一座曲折而窄长的石桥,从岸边连到池中的一方凉亭,凉亭和对面倚在水边的画阁遥遥相望,令波光水影里的林子,更添了浓浓的诗情画意。

鱼池旁边是条弯弯的小河,河水在静静流淌,一座三孔小桥横卧其上。顺着河边走,一排依依的杨柳。在将小河拦腰而截的堤坝上,遇到拖着鱼网准备出发的渔夫。跳上他那小舟后,待他竹篙轻点,小舟被迅疾地送出好远,两旁的杉树林都向身后急速退去。

此刻,“舟行碧波上,人在画中游”,只见落日缓缓没入杉树林深处,倦鸟也成群归林。杉树林的倒影在粼粼的波光里摇曳,妩媚的晚霞将水天之间渲染得一片橘黄……数不清出外觅食的鸟儿从别处的鱼塘、河沟、田野回到了自己的家园,顿时鹭飞雀舞、鸟啼蛙鸣,这时的林子才真正变得热闹起来。

水乡兴化满湖荡港汊的鱼、虾、螺、蛙、水生昆虫,为鸟类提供了丰富的食物。而水上森林则为鸟类提供了安静、隐蔽的筑巢栖息、孵化繁殖的场所,形成万鸟齐聚的奇观。远远望去,万绿葱茏中,点缀的全是密密匝匝的鸟羽。这里成了丹顶鹤、黑鹳、猫头鹰、灰鹭、苍鹭、白鹭等上百种珍稀鸟类的乐园,每年在这里栖息繁殖的夏候鸟多达数万只。

三、千岛菜花黄
当暖暖的春风,带着“二月里来好风光……”的歌声迎面吹来时,油菜花也展示出它的风采。若步出江苏兴化城往东走,不用多远,遥遥望去,就有一片极为奇特的田块映入你的眼帘。它没有平常庄稼地那一望无垠的葱绿,却拥有漫天盖地的金黄。那黄色的大花球,成千上万簇拥在一起,成块成亩地连成一片,天地间花海一片,漫天漫地金黄一色。站在这花似海洋的境地,使人不由地升腾起万丈豪情。

四、郑板桥故居
一座普通的民宅,就因其主人的非凡影响,而令游人刮目相看,这便是海内外文人墨客心仪神往的兴化“板桥故居”。

连日的春雨,空气湿漉漉的,游人并不很多,越发让这已有二百多年历史的庭院幽静异常。走进故居,迎面可见赵朴初、刘海粟题写的“郑板桥故居”和“郑燮故居”两块大匾。

故居为粉墙灰瓦,面积虽不大,倒可暂避喧嚣。院中信步,能静听自己的脚步声在院子里回响。

郑板桥以诗书画三绝盖世,曾是清代“扬州八怪”的领衔人物。郑家世代读书,可谓书香门弟。郑板桥在这里度过青少年时代,直至乾隆元年,他44岁中进士后才从这里走出家门。

板桥故居在兴化东门外的郑家巷。兴化的竹子并不多,可这一带很特别。从古板桥进城,须经过一条二百余步的竹巷。竹巷里,家家以竹为业。板桥在这种随处见竹的环境里生活,怎能不产生爱竹怜竹的情怀。

“无竹不居”,是板桥的一大偏爱。板桥故居书房的檐下,种着一丛青竹。板桥在书房里便可透过窗纸,欣赏竹影,就像在欣赏一幅天然的图画。可以想见,潇潇夜雨,雨打青竹的声响,扣人心弦。在书房里读书的板桥便会生出无限的雅趣,照竹弄墨。他说:“凡吾画竹,无所师承,多得于纸窗粉壁日光月影中耳。”

墨竹成了郑板桥绘画作诗最主要的题材。在他的笔下,竹也化作了一种品格。青竹傲岸不屈,虚心劲节,可以说是板桥崇高气质的写照。他在潍县罢官离去时留给当地父老的诗画仍是竹的题材,在一幅墨竹图上,他写道:“乌纱掷去不为官,囊囊萧萧两袖寒。写取一枝清瘦竹,秋风江上作渔竿。”至今仍在民间广为流传。可以想见,潇潇夜雨,雨打青竹的声响,扣人心弦。在书房里读书的板桥便会生出无限的雅趣,照竹弄墨。他说:“凡吾画竹,无所师承,多得于纸窗粉壁日光月影中耳。”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07-12-01
+ 放大地图
位于中国江苏省中部 ,长江与淮河之间 。 1990 年人口149.7 万。汉族为主 ,有回 、满 、苗、壮 、蒙古 、维吾尔、彝、布依等22个少数民族 。面积 2393.4 平方千米 。西汉元狩六年(前117)置海陵县。五代吴武义二年(920 )析海陵置兴化县 。宋绍兴五年(1135)废县 ,十九年复置 。1987年撤县设兴化市。矿产资源有石油、天然气,动物资源有黄鼠狼、水獭、章鸡、野鸭、鳝、鳗、鳜等,植物资源有芦苇、油菜 、桑 、梨 、桃等 。土特产品有金松牌皮蛋、中庄醉蟹、米甜酒 。名 胜古 迹有郑板桥故居 、四牌楼 、李家花园船厅。 兴化市位于长江三角洲沿江经济带,全市总面积2393平方公里,人口155万,1987年撤县建市,是江苏里下河地区的一颗明珠。
古城兴化已逾两千多年历史,是战国时期楚将昭阳的食邑,《水浒传》作者施耐庵、明“嘉靖七子”之一宗臣、“扬州八怪”代表人物郑板桥、“东方黑格尔”刘熙载等文化名人的故里。源远流长的历史文化与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奠定了兴化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基础。改革开放以来,古老的兴化生机焕发,总体经济实力跻身全国“百强”行列,农业综合生产能力雄居全国之首,基础设施日趋完善,工业经济呈加快发展势头。一个新型的开放型的城市正在迅速崛起。
兴化地居北亚热带湿润气候区,兼有海洋性和大陆性气候特征。雨量充沛,日照充足,四季分明,气候宜人。累年平均温度15℃左右,降水量1024.8毫米,日照2305.6小时,无霜期227天。境内地势低洼,形如侧釜,河港纵横,土壤肥沃,耕地面积大,水生资源丰富,适宜农作物、多种经济作物及水产品的生长、养殖。
兴化是国家重要的商品粮、优质棉花基地。历年来,粮、棉、油、水产品总量一直居全国县(市)前列,年产粮食110万吨,棉花4万吨,油料3.7万吨,生猪45万头,家禽2000多万只,蛋品7万多吨。近年来,注重传统农业向新型、高效、产业化方向发展,生态农业迅速崛起,一禾蔬菜、垛田香葱、兴化青虾、大纵湖蟹等无公害农产品已经越来越受到海内外消费者的欢迎和喜爱。
兴化工业门类较全。机械、冶金、化工、医药、纺织、食品及农副产品加工业为主导行业。现有各类企业2600多家。其中大型企业 3家,中型企业16家;省级企业集团 4家。齿轮、轴瓦、钢帘线、异植物醇、特种不锈钢焊丝、敏感元器件、软轴软管、酮酞箐、链轮曲柄、棉纱、牛仔布、脱水蔬菜等产品畅销国内外市场。中庄醉蟹、河虾籽、金松皮蛋、板桥米酒等产品历史悠久,享誉海内外。
对外经贸充满生机。兴化现有出口商品生产企业150家,出口商品15大类、200多种品种,远销50多个国家和地区,年出口商品供货额10多亿元。2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客商在此投资合作,兴办三资企业100多家。
社会事业和基础设施建设步伐加快。建设中的新长铁路穿境而过,宁靖盐高速公路、宁盐一级公路纵贯全境。市区加速旧城改造,乡镇乡乡通公路,城乡面貌焕然一新。邮电通讯便捷,服务设施齐全。拥有普通中学和各级各类专业学校 160多所,医疗卫生机构 150个,市人民医院、中医院、市第三人民医院均为等级医院,图书馆、体育健身场所、公园等设施配套齐全。
兴化具有独特的旅游资源。郑板桥故居、刘熙载故居、施耐庵陵园、拱极台、文博中心、乌巾荡风景区、水上森林公园等令人流连忘返。
兴化享水土之利、得资源之厚。兴化人民热切期望与国内外客商携手合作,兴办实业,观光旅游,共创辉煌。
第2个回答  2007-12-01
哪得?? 兴化多着呐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