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伤认定程序怎样走

如题所述

工伤认定程序包括报告伤情、医疗鉴定、用人单位报告、劳动保障监察部门调查、工伤认定和复议或诉讼等步骤。劳动者应及时报告伤情,并提供相关证明材料;用人单位应及时报告工伤事故;劳动保障监察部门将进行调查核实,并根据调查结果作出工伤认定决定。如果劳动者对认定结果不满意,可以提起复议或诉讼。
工伤认定程序是指劳动者在工作中发生意外伤害或职业病,向用人单位提出工伤认定申请后,按照一定的程序进行认定的过程。下面将详细介绍工伤认定程序的具体步骤。
第一步:及时报告伤情
工伤发生后,劳动者应立即向雇主报告事故,并尽快就医。用人单位应及时报告工伤事故给当地的劳动保障监察部门。
第二步:医疗鉴定
劳动者应在治疗过程中,向医院提供工伤认定申请表,并告知医生此次就诊是因工伤。医生将根据伤情进行鉴定,并出具《劳动能力鉴定书》。
第三步:用人单位报告
用人单位应在工伤发生之日起10日内,将工伤事故报告给所在地的劳动保障监察部门,并提供相关证明材料。
第四步:劳动保障监察部门调查
劳动保障监察部门收到报告后,将进行调查核实,并向相关当事人了解情况。调查结果将作为工伤认定的依据。
第五步:工伤认定
劳动保障监察部门根据调查结果、医疗鉴定书和其他相关证据,作出工伤认定决定。如果认定为工伤,将发放工伤待遇;如果认定不为工伤,劳动者可以提起复议或诉讼。
第六步:复议或诉讼
劳动者不满意工伤认定决定的,可以向劳动保障监察部门提起复议,或者直接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要求重新认定工伤。
总结起来,工伤认定程序包括报告伤情、医疗鉴定、用人单位报告、劳动保障监察部门调查、工伤认定和复议或诉讼等步骤。劳动者应及时报告伤情,并提供相关证明材料;用人单位应及时报告工伤事故;劳动保障监察部门将进行调查核实,并根据调查结果作出工伤认定决定。如果劳动者对认定结果不满意,可以提起复议或诉讼。
【法律依据】:
工伤保险条例(2010修订):
第一章 总  则  第二条 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的企业、事业单位、社会团体、民办非企业单位、基金会、律师事务所、会计师事务所等组织和有雇工的个体工商户(以下称用人单位)应当依照本条例规定参加工伤保险,为本单位全部职工或者雇工(以下称职工)缴纳工伤保险费。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的企业、事业单位、社会团体、民办非企业单位、基金会、律师事务所、会计师事务所等组织的职工和个体工商户的雇工,均有依照本条例的规定享受工伤保险待遇的权利。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