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汉语里各种“走”如何表达?

如题所述

1、趋:快走,小步快走,表示恭敬;

2、行:相当现代汉语的“走”;

3、走;相当现代汉语的“跑”;

4、奔:跑;

5、赴:奔赴,投入;

6、超:跳过;

7、趯:通“跃”读yuè跳跃的样子。

一、趋拼音:qū

释义:快走:趋走。趋进。趋前。趋奉。趋翔(快走像鸟展翅飞翔)。趋炎附势(奔走于权贵,依附有权势的人)。趋之若鹜(像野鸭子一样成群地争着去,含贬义)。

二、行拼音:xíng

释义:走:行走。步行。旅行。行踪。行百里者半九十。行云流水(喻自然不拘泥)。行远自迩。

三、走拼音:zǒu

释义:走路。走步。

四、奔拼音:bēn

释义:急走,跑:奔跑。奔驰。奔突(横冲直撞;奔驰)。奔流。奔腾。奔忙。奔波(劳苦奔走)。奔放(疾驰。喻气势雄伟,不受拘束)。私奔(女子私自投奔所爱的人,或跟他一起逃走)。

五、赴拼音:fù

释义:往,去:赴京。赴会。赴任。赴约。赴宴。

六、超拼音:chāo

释义:跳上,跨过:“挟泰山以超北海”。

七、趯拼音:yuè

释义:跳:跳跃。飞跃。跃进。跃然。跃动。跃跃欲试。

扩展资料

汉字笔画:

相关组词:

1、趋走[qū zǒu] 

古礼。小步疾行,以示庄敬。

2、趋衙[qū yá] 

群蜂簇拥蜂王飞集,犹如旧时吏员赶赴衙参。

3、拜趋[bài qū] 

周旋侍奉于尊长左右。

4、走趋[zǒu qū] 

走趍。奔往;;前往。

5、趋末[qū mò] 

趍末。追求细枝末节。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2-03-27
趋:小步快走。多用于臣见君,下见上。如:入而徐趋,至而自谢曰…… (见《国语*触龙说赵太后》)
奔:急走,跑。如:遂疾进师,车驰卒奔,乘晋军。(见《左传*宣公十二年》)
行:行走,不紧不慢地走。如:尧使舜入山林川泽,暴风雷雨,舜行不迷。(《史记*五帝本纪》)
走:跑。如:扁鹊见桓公而旋走。(《扁鹊见蔡桓公》)
亡:逃跑,逃亡。如:问其名居,不告而退,遂自亡也。(《左传*宣公二年》)
踟蹰:走来走去,徘徊。如:爱而不见,搔首踟蹰。(《诗经*静女》)
徘徊:来来回回地走,回旋不进。如:我歌月徘徊,我舞影凌乱。(李白《月下独酌》)
蹀碟:小步行走。如:徘徊忽腾上,蹀蹀恐颠坠。(范成大《三月十五华荣湖尾看月出》)
蹀躞:小步行走。如:丈夫生死会几时,安能蹀躞垂羽翼?(鲍照《拟行路难》诗之六)
第2个回答  2012-04-07
趋:小步快走。多用于臣见君,下见上。如:入而徐趋,至而自谢曰…… (见《国语*触龙说赵太后》)
奔:急走,跑。如:遂疾进师,车驰卒奔,乘晋军。(见《左传*宣公十二年》)
行:行走,不紧不慢地走。如:尧使舜入山林川泽,暴风雷雨,舜行不迷。(《史记*五帝本纪》)
走:跑。如:扁鹊见桓公而旋走。(《扁鹊见蔡桓公》)
亡:逃跑,逃亡。如:问其名居,不告而退,遂自亡也。(《左传*宣公二年》)
踟蹰:走来走去,徘徊。如:爱而不见,搔首踟蹰。(《诗经*静女》)
徘徊:来来回回地走,回旋不进。如:我歌月徘徊,我舞影凌乱。(李白《月下独酌》)
蹀碟:小步行走。如:徘徊忽腾上,蹀蹀恐颠坠。(范成大《三月十五华荣湖尾看月出》)
蹀躞:小步行走。如:丈夫生死会几时,安能蹀躞垂羽翼?(鲍照《拟行路难》诗之六)
第3个回答  2012-03-27
趋:快走,小步快走,表示恭敬;
行:相当现代汉语的“走”;
走;相当现代汉语的“跑”;
奔:跑;
赴:奔赴,投入;
趑趄:zī jū 行不进的样子,引申为徘徊;
超:跳过;
趯:通“跃”读yuè,跳跃;“趯趯”读tì tì,跳跃的样子。
常用的就这些。

参考资料:《古汉语常用字字典》

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第4个回答  2012-04-02
趋:快走,小步快走,表示恭敬;
行:相当现代汉语的“走”;
走;相当现代汉语的“跑”;
奔:跑;
赴:奔赴,投入;
趑趄:zī jū 行不进的样子,引申为徘徊;
超:跳过;
趯:通“跃”读yuè,跳跃;“趯趯”读tì tì,跳跃的样子。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