蔚来“换电”模式将成为未来巨大的隐忧

如题所述

第1个回答  2022-06-15

蔚来、小鹏、理想 被称作中国新能源 汽车 “三傻”,其中蔚来又是其中的老大哥,以蔚来为代表的中国新能源 汽车 企业从诞生、成长、壮大,无疑不牵动着无数消费者的心,他们不仅仅是简单的新技术的尝试,更关系着中国 汽车 产业能否弯道超车,是否可以从欧美 汽车 巨头手中虎口夺食,是能否完成3060碳达峰、碳中和目标的关键一环,无疑是聚光灯下的明星。

时间回溯到2019年3月6日,蔚来 汽车 发布年报,2018年蔚来 汽车 营收49.5亿,确净亏损高达 96.4亿 ,主要原因是生产销售和管理费用过于庞大,数据显示当时每辆 汽车 上的 销售和管理费用 超过40W,消息一出,股价也是持续下跌最低近1美元,离仙股一步之遥。

蔚来 汽车 出身高贵,腾讯、百度、京东、高瓴资本均是其基石投资者,从老板到投资者阵容豪华,生死一线,最会投资的合肥关键时刻又出手拉了一把,投资蔚来,给予各种政策支持,恰逢2020年国内新能源 汽车 销量暴涨,随着销售规模得以保证,蔚来好像度过了最艰难的时光,一路步上发展快车道,股价最高达到67美金每股,比1.19美金增长超过50倍。

历史 证明,风光繁荣背后必有隐忧,为什么笔者依然认为蔚来存在严重隐患呢,问题就出在换电模式上:

一、换电较充电优势缩小

换电最大的优势在速度,平均一辆 汽车 的换电速度大约为4分钟,最快可以达到3分钟,这个时间基本上是已经没有提升空间了;反观充电,普遍的直流快充目前可以达到120KW功率,充满一辆 汽车 只需1小时,宁德时代最新充电技术宣称可15分钟充电400KM,特来电1000KW充电产品已经投入使用,华为也发布车载高压充电管理系统,可以预期不久的将来,充电效率将步入10分钟量级,正如特来电董事长于德翔所说,只要动力电池允许,充电速度目前已经没有障碍。

二、换电劣势确十分明显

(1)成本角度:单座换电站建设成本近50万元,需要至少两名熟练技术工人,运用成本更将直线上升;单个直流快充充电桩的成本目前在4-6万元,可实现场站无人自主服务,成本优势明显;

(2)行业标准:7月8日工信部组织地方政府、包括蔚来在内的相关企业研讨尽快制定换电国家标准,虽然蔚来将极有可能作为新标准的主要发起者和制定者之一,但是就目前来说电池标准不统一带来的成本极大,蔚来自己换电站都需要准备几种电池,可想而知其中的损耗成本有多大,不同车企电池更是五花八门,也导致了无法对外换电运营摊薄成本,进入恶性死循环;反观充电行业,目前所有充电桩制造企业、车企均参照2015年充电行业国标来设定充电设备规格,完全不存在兼容性问题,而且充电桩功率升级只需要升级变电设备提升电流即可,无需更换新的充电桩,使用效率大大提升。

(3)道德风险:

换电模式存在一个经济学上近乎于无解的问题:道德风险,劣质电池驱逐优质电池的问题;如果你作为车主刚刚买了一辆新车,你会选择把你的好电池换成一个只有50%续航使用3年的旧电池吗;退一步说,你因为里程焦虑不得已更换了你的新电池,你在下一次充电肯定还会千方百计地把新电池换回来;同时,新的电池获得者则会主动退出换电大军。长此以往,市场上可能只会有新电池需求,二手电池无人问津的结果,变相增加了蔚来的成本。

蔚来服务可以称为 汽车 4S店中的海底捞,让你可以享受豪华尊贵的车主服务,同时电池与 汽车 分开销售,降低了购车成本,但是笔者想说的是,去买蔚来 汽车 的尊贵车主都是那么缺钱然后选择二手电池的车主吗,还是会选择一块更加崭新、安全的一手电池呢?

虽然笔者钦佩蔚来创业者付出的艰辛努力,尊重他们为新能源车行业做出的贡献,也认可蔚来 汽车 品质与服务,也有可能成为蔚来车主中的一员,但是“换电”真的有可能成为压死“蔚来”的一根稻草,就像当年的手机电池换电退出 历史 舞台一样让人唏嘘,正如ABB赵占勇所说“充电真的需要那么快吗,电动车存在“里程焦虑”是因为充电桩不够多”。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