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教会孩子面对学习中的挫折?

如题所述

一、多肯定、鼓励孩子
当孩子遇到挫折时,父母应当及时去关心和鼓励孩子 ,给孩子安慰、鼓励和必要的帮助,使孩子不会感到孤独无助。这时,父母要尽量避免消极否定的评价,如“不要再试了,再试也没有用的”、“做不好就别做了”、“怎么这样笨,别人早就做完了”等,这种话只会强化孩子的不自信和失败感,家长不妨采用一些积极肯定的评价。如“虽然你没有成功,但我要表扬你,因为你有勇气去试试就很好。”“你一定要相信自己,爸爸妈妈相信你能行。”这样做会使孩子意识到自己的努力是受到肯定和赞扬的,自己完全不必害怕失败,从而慢慢学会承受和应付各种困难挫折。

二、培养孩子对待挫折的正确态度
作为孩子,对周围的人和事物的态度常常是不稳定的,易受情绪等因素的影响,在碰到困难和失败时,他们往往会产生消极情绪,不能以正确的态度对待失败和挫折,这时,家长要及时告诉孩子,“失败并不可怕,你只要勇敢,一定能做好的”,“从失败中吸取教训,看一看下次怎样做”。家长要有意识地将孩子的失败作为教育的契机,引导孩子重新鼓起勇气大胆自信地再次尝试,同时,教育孩子敢于面对困难和挫折,提高克服困难和抗挫折的能力。

三、提供孩子锻炼的机会
家长要提高认识,改变原来的教养态度,让孩子走出大人的“保护圈”,放开手脚不要怕孩子摔着、碰着、饿着、累着,孩子摔倒了鼓励他自己爬起来;对挑食、偏食、厌食的孩子,饿他一两顿又何妨。孩子的事情让他自己做,自己能解决的问题家长不要去帮忙,例如,要玩具自己去拿,衣服、裤子自己穿,在家庭生活中,要安排孩子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切不可把孩子成长过程中的困难都解决掉,把他们前进的障碍清除得干干净净。

四、让孩子适当受一点批评
有的家长总怕孩子受委屈,即使孩子做错事,从不说孩子的不是,久而久之,使孩子养成了只听得进赞扬的话,而不能接受批评的坏习惯,在学校一受到老师、同伴的批评,就会出现逃课、逃学、与同伴发生冲突的事件。因此,家长应该让孩子认识到每个人都有缺点,这些缺点自己不知道,但别人很容易发现,只有当别人批评时,自己才知道错在哪里,别人指出自己的缺点并非讨厌自己,而是帮助、爱护自已,让孩子懂得有了缺点并不可怕,改正了就是好孩子。

五、让孩子经受一点失败
有的父母不愿看到孩子失败,下棋、玩扑克、游戏、竞赛时,总是想尽办法让孩子赢,这样做对孩子的成长没有好处。其实,作为家长,有时让孩子体验一点失败的滋味未尝不是好事,可借机培养孩子克服困难的勇气。

六、挫折教育要因人而异
同一挫折对不同的孩子产生的心理反映不同,因此,家长要根据孩子的性格进行挫折教育,如果自己的孩子自尊心较强,好强、爱面子,遇到挫折容易产生沮丧心理,对这类孩子父母不要过多地埋怨、批评,而是点到为止,多加鼓励;较自卑的孩子,本来对自己的能力就缺乏信心,父母切忌过多指责,而要多加安慰,要善于发现他们的长处,创造成功的机会,增强其自信心。其次,要根据孩子的能力进行教育,能力较强的孩子遇到挫折时,家长应重在启发,让他们发现受挫的原因,放手让他们去解决问题;能力较弱的孩子,应该帮助他确立切合实际的目标,制定由低到高、由易到难的计划,使孩子能不断地看到自己的进步,从而逐步形成克服困难和挫折的能力。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22-04-23
父母多想多实践。寻找解决问题的办法当孩子学习遇到挫折,不要抱怨和懊恼,多思考原因和解决的办法,多去实践,在想和做中找到解决的办法。当孩子学习遇到挫折,很容易陷入到自责和懊恼当中,认为自己不适合学习,比别人笨,从而丧失自信心,丢掉学习的动力。家长在帮助孩子找到方法的过程中,多寻找原因,少强调结果。
只有找到原因才能够对症下药,在和孩子的接触中多观察,了解孩子的学习环境和学习内容,必要时可以咨询任课老师和同班同学,及时了解孩子的学习状况。只有对自己孩子有充分全面的了解,才能真正找到学习出现瓶颈的原因。找到原因就要通过多做来解决问题,判断方法能不能对孩子取得帮助的最好办法就是实践,在实践当中为孩子找到更适合的方法。
要循序渐进。父母对孩子要有耐心孩子的成绩一直不能提高总是让家长着急。这种学习方法对提高孩子成绩不见效果,立刻就会寻找新的方法,最终往往只会耽误孩子学习的关键时期。小学阶段的孩子接受能力比较差,使用一种学习方法,不能在短时间看到效果,需要长期的使用和观察,才能够产生量变到质变的效果。
孩子内心承受能力差,家长要多点耐心,少对孩子施加压力。诸如“那么长时间了,你的成绩怎么还是这样?”或者“你看谁谁家孩子几天就进步那么多”这样的话千万不要对孩子说,无形之间施加的压力足够让孩子内心崩溃,认为自己什么都做不好,不但影响学习,更影响孩子的心理健康。
第2个回答  2022-04-23
我觉得作为家长和老师应该这样教育孩子面对学习中的挫折:
1.学会总结经验教训

家长应该帮助孩子总结失败的原因,孩子遇到了困难,失败了,一定要知道自己是为什么失败的,此外,还要告诉孩子失败是正常的,只要下次提高能力和水平就可以。

2.教会孩子坦然面对

告诉孩子,学习过程本身就是克服一个又一个困难的过程,遇到困难不用害怕,多想想老师上课讲过的方法,尝试用不同的角度去思考,用不同的方法去解决。困难是用来帮助我们巩固知识和提高学习能力的。克服了困难,就说明比之前又进了一步。

3.学会正确发泄情绪

孩子失败了,出现情绪上的波动时,家长不要紧张,因为孩子如果没考好肯定会很沮丧,这是正常的现象,这并不是输不起,如果孩子学会了情绪发泄,能够自我调整就不必担心。

4.家长必须以身作则

家长要以身作则,不要把孩子的成绩看得太重,在孩子面前要表现出健康大度的心态,让孩子放松心情,如果家长表现出来输不起的心态,孩子自然也会跟着学。
第3个回答  2022-04-23
作为家长,首先要让孩子明白,面对学习当中有的一些挫折,我们应该以什么样的心情去对待。而且我们也应该知道孩子心中想的是什么东西,先了解孩子心中所想,通过他们心中所想去表现出来,这样才能够更好的去面对孩子。
其次,应该在孩子身边扮演着一个朋友的角色,不要让孩子总觉得我们是高高在上的,什么事情只会去说他们,或者是让他们做一些事情。许多事情就是我们先做到最好,然后再去要求孩子就可以了。
然后也需要给孩子更多的包容,你只有让孩子感觉他已经不惧怕这种事情,而且他做成什么样只要尽力就好这样孩子才会更加开心,这样也就不会去害怕面对挫折了。
所以我认为孩子面对挫折的一种态度,很多的时候是源于家长,就我们这位家长要端正好这样的态度,还有面对孩子的时候一些正常的做法,只有我们自己做的更好,我们才能够更好面对一些挫折和需要的东西。
第4个回答  2022-04-23
认同孩子的情绪

当孩子遇到挫折时,心情肯定非常消极。我们要做的第一件事就是认同孩子的情绪,比如:“看得出你特别生气,如果你想哭可以哭一会,或者妈妈给你一个拥抱…”这会给他们很大的安慰。

2. 引导孩子解决问题

我们不需要看到孩子遇到失败时马上去帮助他,而是安抚好孩子的情绪。当孩子情绪稳定后,问问孩子“你觉得应该怎么办?”

孩子往往会有一些想法,不管孩子的想法是否完美都要鼓励。这样,孩子在遇到挫折后才能学会冷静,学会如何自己解决问题。



3. 把挫折变成小幽默

幽默有时候可以是挫折教育中很重要的一项技能。

如果孩子对汽车模型少了一个轮子没法行驶而愤怒,你可以接过汽车模型,假装让车跳起来,然后说:“哇!三轮跳跳车来啦!”并且把车放在孩子的身上跳,逗笑孩子。

当孩子咯咯咯笑起来的时候,他再来看眼前的挫折就不再是愁容满面的样子了。

4. 切忌过多指责

一些平常对自己较没自信的孩子,遇到挫折后,父母切忌过多指责,要多加安慰。可以根据实际情况,对孩子的表现做一些评价,比如“你这点已经做得比以前好了,有进步”等等。

另外,帮他找出自己的优点,发现自己的长处,帮着孩子制定一个比较完善的计划去做一件事情。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