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年人选配助听器存在哪些心理?

如题所述

配戴助听器能有效改善老年性耳聋患者的听力,但有些老人担心长期配戴助听器会加重耳聋。事实上,配戴与听力损失相符合、调试精确的多功能助听器是不会伤害残余听力的。选择合适的助听器能帮助老人大脑抵御辨音能力的退化,不会出现辨音不准等问题。但需注意不要走进以下三个误区:
误区一:耳聋是可以通过药物来治愈的。 老年神经性耳聋因为伤及内耳或听神经细胞,想要修复就目前的医疗水平尚无法做到,耳聋患者不要一味的求助于药物治疗而错过了佩戴助听器的至佳时机。
误区二:助听器其实都一样,随便买一个就可以。 随便买的大多是模拟机,它在放大语言的同时也放大了噪声,听不清不说,对你的听力也起不到保护作用。数字助听器让你听清楚的同时也保护你的剩余听力,数字机需要专业的验配,它的功能是模拟机不可比拟的。
误区三:已经退休在家了,不需要戴助听器了。 助听器是提升生活质量的好帮手。很多退休在家的老夫妻,因为交流不畅,相互猜疑,引发了不少家庭矛盾,也让忙碌工作的子女们大伤脑筋,不仅降低了晚年的生活质量也影响了家庭关系。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8-11-14
人到了一定年龄大部分都有有一定程度的听力下降,由于观念与教育的落后,很多人都会认为这是天经地义的,不会想到第一时间去改善,往往等到听力损失程度加重,甚至影响到言语识别能力的时候才想到干预。这里要告知的是,听力损失不加以干预是会越来越重的。由于大脑的可塑性,听觉言语相关的皮层如果长时间得不到刺激,将会逐渐被其他中枢占用,丧失其功能,近年世界卫生组织的研究表明轻度、中度、中度听力损失患老年痴呆的概率比正常人分别高出2倍、3倍、5倍。

1.不要让老人知道助听器的真实价格
几千万把块的助听器对于有一定经济基础的晚辈来说算不上太多,对于在穷苦年代出生的老人来说,却舍不得子女花这笔钱。经常会看到这样的情况,不知道价格的时候,戴着助听器笑得很开心,觉得效果很好,平时听不见的声音都听到了;很多老人知道价格后,便开始摇头,说这里不好,那里不适的。当老人问及价格的时候,可以说“这个助听器很便宜的,1000块不到。”有时候善意的谎言往往更暖心。
2.没有最好的助听器,只有最适合的助听器
助听器价格越贵越好?某某品牌的助听器最好?答案都是否定的。对于听力曲线比较平缓,程度不是很重的老人来说,几千的助听器和上万的助听器差别并不大,而对于听力曲线波动较大,某些频率听损较重的老人来说,几千的助听器和上万的助听器差别就显示出来了,所以说最贵的不一定最好,最适合的才最好,既能达到听力补偿需求,又可以节约经济支出。对于助听器品牌,可以说一线的六大品牌在技术上差别并不大,但是他们的音色却不尽相同,有些品牌的可能比较柔和,有何品牌的可能比较清脆,这个要根据老人对音色的主观需求选择。
3.不是所有的老人都适合耳内式的助听器
耳内式助听器小巧美观,还能减少戴助听器的“耻辱感”。但是,耳内式助听器并不适合所有老人。对比耳背式助听器,小巧的体积意味着更小的空间,耳内式助听器的功率不能做到像耳背式助听器那样极致,也就是说,耳内式助听器并不能很好地补偿听力损失较重的老人。另外,对于一些手脚不灵活的老人、视力不好的老人,存在易遗失,更换电池不方便等问题。
4.要让老人有合理的心理预期
得益于助听器技术的迅猛发展,当今的数字助听器在各个方面都有了质的飞越,越来越接近真耳,但接近并不意味着达到,再好的助听器终究还是没有正常耳好的。因此,需要让老人有一个合理的心理预期。
第2个回答  2019-10-09
顾虑最主要是怕依赖,或者觉得效果没有自己想的那么好,期望过高。其实只有需要助听器才会去选配,所以认为用了助听器就是依赖它了是错误的想法。用的不想拿下来就是说明这个助听器对你帮助很大,选配的助听器有作用。www.NJHYSOUND.COM
第3个回答  2018-11-14
事实上,选择合适的助听器能帮助老人大脑抵御辨音能力的退化,不会出现辨音不准等问题。但需注意不要走进以下三个误区:
老年人选配助听器存在哪些心理误区一:耳聋是可以通过yao物来治愈的。
老年神经耳聋因为伤及内耳或听神经细胞,想要修复就目前的医疗水平尚无法做到,耳聋患者不要一味的求助于药物治疗而错过了佩戴助听器的最佳时机。
老年人选配助听器存在哪些心理误区二:助听器其实都一样,随便买一个就可以。
随便买的大多是模拟机,它在放大语言的同时也放大了噪声,听不清不说,对你的听力也起不到保护作用。数字助听器让你听清楚的同时也保护你的剩余听力,数字机需要专业的验配,它的功能是模拟机不可比拟的。
老年人选配助听器存在哪些心理误区三:已经退休在家了,不需要戴助听器了。
助听器是提升生活质量的好帮手。很多退休在家的老夫妻,因为交流不畅,相互猜疑,引发了不少家庭矛盾,也让忙碌工作的子女们大伤脑筋,不仅降低了晚年的生活质量也影响了家庭关系。
第4个回答  2018-11-14
老人怕花钱,怕麻烦,怕人家说自己聋了,还有就是对助听器的期望值太高,感觉配上助听器就要跟正常的耳朵一样。这些都是老人必须克服的心里,如果存在这样的心理,就是配上了助听器他也是感觉一样的没有效果。是心理的作用。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