崩塌、散落和错落地貌及其堆积物

如题所述

崩塌、散落和错落等斜坡重力地貌及其堆积物是陡峭山坡上部岩石在风化、剥蚀、地震和构造运动以及水流掏蚀坡脚(岸坡)等因素的影响下,使岩体(块)稳定性失去平衡,在重力作用的影响下快速向下坠落所形成的地貌和堆积物。

(一)崩塌作用及其堆积物

陡坡(>50°)上的岩体或土体在重力作用下,突然发生急剧的向下崩落、滚落和翻转运动的过程,称为崩塌。

沿斜坡崩塌的物体在坡度较平缓的坡麓地带,堆积成半锥形体(图3-4),称倒石堆(岩屑堆)。它的规模大小不等,一般不超过几百平方米,有时也能形成面积达十多万平方米的巨大倒石堆。倒石堆的平面形状大多呈半圆形或三角形,有时好几个倒石堆连接在一起成带状。

组成倒石堆的物质多为大小不一、棱角明显的碎石。碎石的机械组成与基坡岩性有关。

倒石堆碎屑颗粒大小混杂,没有明显的排列层序。总的来说,一般较大的岩块可以滚落到倒石堆的边缘部位才停积下来,而一些较小的碎屑多堆积在倒石堆的顶部。这是因大的岩块质量大,沿山坡向下滚动时产生的动能就大,因而滚得更远。当倒石堆进一步发展时,山坡坡度也愈益变得平缓,崩塌作用逐渐减弱,崩塌的碎屑变小。所以倒石堆发育的后期,其表面堆积的是比较细的岩屑。从垂直剖面上看,较粗大的岩屑分布在倒石堆的下部,向上逐渐变细。

图3-4 斜坡崩塌示意图

(二)散落作用及其堆积物

风化岩块在重力作用下呈散落方式、长期不断地沿斜坡(30°~50°)向下作滚动或跳跃式地连续运动,这个过程称为散落作用。其特点是散落的岩屑连续地撞击斜坡坡面,并带有微弱的跳动和向下作旋转运动,也可以是快速滚动的岩屑撞击不平整的坡面而跳起。

散落物质与机械组成及基坡岩性有关,在坡脚堆积也形成倒石堆地貌。

散落对斜坡改造起重要作用,但不造成重大灾害。

(三)错落作用及其堆积物

岩体沿陡坡、陡崖上平行发育的一些近于垂直的破裂面或节理发生整体下落位移,其垂直位移大于水平位移,这一过程称为错落作用。由其形成的地貌特点是:错落体比较完整,大体上保持了原来的结构和产状;错落体在形态上往往呈阶梯状,一般只有一级,多级的较为少见;错落体的后缘为几乎垂直的(约70°)错落崖或错落坎,错落坎附近,有大致与它平行的较顺直的裂缝;错落体的基部有挤压鼓包等现象。

错落与滑坡不同,错落与滑坡虽然都有滑动面,但错落以重力作用为主,水的作用较次。错落一般沿高倾角且比较平直的结构面下落位移,错落体边缘没有反倾斜块体,即不发生反向剪应力与下错力的抗衡。一次错落发生后,坡面将有相当长的稳定时间,在采取整治措施上这是重要的时机。我们可以把错落列为崩塌与滑坡之间的中间类型。

错落主要发生在山区、峡谷和河道两侧强烈侧蚀的部位。新修水库的库岸、海蚀崖、湖蚀崖等处也常出现。发生错落的地面坡度一般都大于35°~40°。错落地点的上部山坡可以相当平缓,不足40°,而崩塌发生的斜坡上部则往往是更陡的斜坡,这是错落与崩塌不同的地方。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