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流行音乐的四个发展时期是什么?

如题所述

中国流行音乐的四个发展时期是1917—1936年(上海时期)、1937—1949年(上海时期)、1970—1981(台湾时期)、1982年以后(重心多元化时期)。

1、第一发展阶段:1917—1936年(上海时期)

从中国流行音乐先躯先生从事音乐活动算起,中间以其反封建的明月歌剧社为线索,先以儿童歌舞剧如《三蝴蝶》《麻雀与小孩》歌舞表演《可怜的秋香》《寒衣曲》等开始,继而创作了中国第一批家庭爱情歌曲,即流行歌曲《毛毛雨》《妹妹我爱你》《特别快车》等。本期终止于明月歌剧社音乐团体的解散,众歌星大都进入电影界为止。

2、第二发展阶段:1937—1949年(上海时期)

此期歌坛整个情况是没有歌舞表演团体表演。专门靠灌唱片和电台播音来演唱的歌星是少数,大多数歌星都以拍电影为主,演唱电影插曲的影歌双栖形式出现。本期到共和国成立后,大部分主要代表歌星都转移到香港发展为止。

3、第三发展阶段:1970—1981(台湾时期)

从二十世纪六十年代后期,台湾的流行音乐逐步发展起来。取代了国语流行歌曲渐趋衰落的香港歌坛的位置。其标志是《曼丽》红遍东南亚,奠定了台湾流行歌坛的领先地位。之前,台湾歌坛所演唱的歌曲有汉族及各少数民族民歌(包括闽南语歌曲);上海时期和香港时期的国语流行歌曲;以及受日本影响的创作歌曲。

4、第四发展阶段:1982年以后(重心多元化时期)

二十世纪七十年代末,台湾的国语流行歌曲开始衰落,由于《之乎者也》专辑,紧跟着一张《搭错车》专辑,改变了台湾歌坛的风格,奠定了新城市流行歌曲的基础。本期歌曲风格远离了中国原有的传统,受欧美影响更深,以台湾为首的华语流行音乐发展迅速。因为在此期间随科学不断发展,高科技手段应用到音乐制作中,加之商业化趋向更为明显。

丰富的传统音乐文化背景以及现状:

中国是历史悠久的文明古国,有着极其丰富多样的音乐文化资源。中国可考的音乐史有8000多年,中国传统音乐之广博和多样化,是世界上少有的。据不完全统计,中国的戏曲剧种有394个,曲艺种类有400余个,民族民间器乐有600多种,其曲目多达近万首。

中国的民歌更是浩如烟海,据不完全统计,约有45000多首。然而,随着全球化趋势的加强和现代化进程的加快,中国与世界上许多国家一样,近年来文化生态也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以强大的商业运作为后盾的流行音乐以及其它种种因素对民族音乐文化带来了极大的冲击,给民族音乐保护与传承带来了阻力。

目前,非物质文化遗产受到越来越大的冲击,依靠口授和行为传承的文化遗产,生存环境急剧恶化,正在不断地消失,民族音乐文化的保护与传承的工作也面临着严峻的形势,加强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已经刻不容缓。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