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化学表格题

谁能提供一些关于化学表格类计算的题目啊,要有点难度的,也要有答案,大约十几道......(不要网址)

例1 过氧化氢溶液长期保存会自然分解,使得溶质质量分数减小。小军从家中拿来一瓶久置的医用过氧化氢溶液,和同学们一起测定溶质质量分数。他们取出该溶液51g,加入适量二氧化锰,生成气的质量与反应时间的关系如图所示:(1)完全反应后生成氧气的质量为 。
(2)计算该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

解析 此题是化学计算与图像相结合的题。根据图像信息,图中的转折点是图像由曲线变成水平线的时候, 氧气量达到最大值,预示着反应到达终点。由此可知:51g的H2O2一共释放出氧气的质量为0.48g,由此进而求出参加反应的H2O2的质量。
答案 (1)0.48g
(2)解:设51g过氧化氢溶液中含过氧化氢的质量为x。
2H2O2 2H2O + O2↑
68 32
x 0.48 g

过氧化氢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为:
答:该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为2%。
考点二 金属与酸反应图像题
例2 用质量相等的锌粉和铁粉,分别与溶质质量分数相同,等质量的稀盐酸充分发挥反应,产生氢气与时间关系如图所示.则下列说法不可能的是( )
A.曲线a、b分别表示锌铁的反应情况
B.盐酸均反应完,锌铁有剩余
C.盐酸均反应完,锌恰好完全反应,铁有剩余
D.锌铁都反应完,盐酸有剩余
解析 这是一道金属与酸反应的图像题。应该充分利用数学中斜率的相关知识解题,明确化学赋予横纵坐标的意义。本题中金属锌的活动性比铁强,与酸的反应速度比铁快,所以曲线a表示锌,另由ab最终交合于同一水平线可知,两者生成的氢气质量相等。结合题意,说明酸已经全部参与反应。根据金属与酸反应的规律可知,生成等质量氢气时,消耗金属质量与其相对原子质量成正比,即在此题中,应有65份质量的锌和56份质量的铁参与反应,相比之下首先有剩余的应该是铁,而锌可能有剩余。
答案 D
考点三 溶液pH与图像
例3 下列示意图能表示加水稀释pH=10的溶液的是( )

解析 化学上许多知识可以用数学坐标图来表示,要想解决这类问题,关键是明白化学赋予数学纵横坐标的意义,此题中纵坐标代表pH,横坐标代表加水量.pH=10的溶液呈碱性,加水稀释溶液变稀,其碱性逐渐减弱,但仍然是碱性溶液,所以它的pH会从10逐渐变小而无限接近于7,不会等于更不会小于7.
答案 D
考点四 表格型计算题
例4 长时间使用的热水壶底部有一层水垢,主要成分是CaC03和Mg(OH)2。学校化学研究性学习小组同学通过实验想测定水垢中CaC03的含量为多少。他们取200g水垢,加入过量的稀盐酸,同时测量5分钟(min)内生成CO2质量,测量数据如下表:
时间/ min 1 2 3 4 5
生成CO2的质量/g 30 50 60 66 66

计算:①4 min后,水垢中的CaC03是否反应完全?
②该水垢中CaC03的质量分数是多少?
解析 题给表格中的数据是生成CO2气体的质量与时间的关系。由表格中的数据可以看出:4分钟与5分钟时CO2的质量都是66g,说明4 min后,水垢中的CaC03已经反应完全,且生成的CO2的总质量为66g,以此作为解题的一个已知条件,可以求出参加反应的CaCO3的质量,进而求出CaCO3的质量分数。
答案 ①已经反应完全;
②解CaCO3的质量为X
CaCO3+2HCl=CACl2+H2O+CO2↑
100 44
X 66g
X=150g
水垢的质量分数为:
三、针对性练习

1.将一定浓度的Ba(OH)2溶液中逐渐滴入稀硫酸(图中纵坐标表示溶质的质量,横坐标表示稀硫酸的量)。符合溶液中溶质质量变化规律的是( )

A B C D

2.向一定量的铁粉中逐滴加入稀硫酸至过量,下图是反应过程中某种物质的质量Y随加入稀硫酸的质量变化的关系,则Y不可能表示( )
A.消耗铁粉的质量 B.生成硫酸亚铁的质量
C.溶液的总质量 D生成氢气的质量
3.向装有50 g稀硫酸的小烧杯中,不断慢慢滴加10%的Ba(OH)2溶液至过量。有关量的变化情况见下图(横坐标表示氢氧化钡溶液的质量,纵坐标表示小烧杯中量的变化)。其中肯定不正确的是( )

4.已知KNO3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下图各图是某KNO3饱和溶液的浓度随温度升高而变化的图像(不考虑溶剂的质量变化),其中正确的是( )

5.把相同体积、相同质量分数的稀盐酸,分别滴到等质量、颗粒大小相同的X、Y、Z三种较活泼金属中,生成H2的质量与反应时间的关系如右图所示。这三种金属的活动性顺序为 ;假如X、Y、Z都是+2价金属,则相对原子质量由大到小的顺序为 。

6.某校九年级综合实践活动小组用一定量的溶质质量分数为10%的过氧化氢溶液和二氧化锰来制取氧气,最后所得气体质量与时间的关系如右图所示。请计算:所用过氧化氢溶液的质量?

参考答案

1、B 2、C 3、B 4、C 5、Y>X>Z;Z>Y>X 6、34g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09-05-25
表格提关键在于分析表格中的量,数据,我是初中化学老师,我认为没有必要做难题关键是掌握方法
第2个回答  2019-03-25
物理性质(1)钢铁—高强度—受力时变形小—广泛用于建筑业的房屋结构
(2)氧气—可压缩性—受压力时体积变小—氧气被压缩并储存到氧气罐供病人呼吸
化学性质(1)钢铁—容易生锈—与空气和水反应—为了减少生锈通常在表面覆盖一层膜来隔绝水和气体
(2)氧气—支持燃烧—氧气参与燃烧反应加剧燃烧过程—有的灭火要隔绝氧气,例如二氧化碳灭火器的原理
第3个回答  2009-05-27
找不到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