哪些人适合带助听器 佩戴助听器要注意什么

如题所述

原则上小孩子平均听力损失大于等于31db,成人平均听力损失大于等于41db都建议配上助听器以保护残余听力,佩戴助听器注意防水,防潮,防摔,防高温。佩戴时间从少到多,佩戴环境从安静到噪杂,循序渐进慢慢适应。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9-02-17
1一定要自己亲自试戴助听器,体会一下助听器的感觉。一般来讲,如果戴上助听器,音量放到适中,能听清一米以外的普通讲话声,这就初步说明有效果。决不能图方便,托别人去带一个助听器来用。例如,有的子女孝敬父母,从国外带个价格不菲的助听器来,但事实上配戴效果往往不佳。

2选用盒式或耳背式助听器的朋友,一定要选做耳模,这样既能有效地防止助听器反馈啸叫,又能改善和加强助听器的声学效果,提高声音的清晰度。

3戴上助听器,并不是万事大吉了。开始戴助听器时,会不习惯,不舒适,尤其是听力下降已持续一段时间的朋友,总要有一个适应的过程。这个过程一般是1~3个月。第一步,戴上助听器,音量适宜,听听自己的声音,听听周围生活中各种熟悉的声音。第二步,适应了小范围内的声音后,可试着听大范围内的声音。第三步,去适应各种场合声音。原则为:先单调,后嘈杂;先室内,如厨房、客厅等,后室外,如菜场、商场等;先短时间配戴,慢慢适应,逐步延长时间,直至整天配戴。

4助听器为精细的电子产品,忌潮湿、忌高温、忌碰撞。一般使用寿命5~10年,精心保养,可延长其使用寿命。晚上应取下助听器,关闭电源;一段时间不使用就取出电池,这是最基本、最有效的保养方法。

5有人说,戴助听器会加重耳聋,这种观点是没有科学依据的。有些朋友在习惯戴助听器一段时间后,因为各种原因不戴了,比如耳内流脓、外耳道过敏等,此时会感到听力似乎比以前更差了。这实际上是因为已经习惯了听放大的声音,我们称之为功能性耳聋;再则因为衰老的过程并没有停止
第2个回答  2019-03-02
国际耳聋分级标准
等级 A B C D E F
听力损失 0~25 26~40 41~55 56~70 71~90 >90
程度(dB) 正常 轻度 中度 中重度 重度 深度
听力残疾标准对照表
听力损失程度 中国标准 WHO、ISO标准 伤残人
(dB,听力级) 类别 分级 分级 程度 奥运会标准
>110 聋 一级聋 全聋 可参加世界聋人运动会 91~110 极重度
70~90 二级聋 重度
56~70 重听 一级重听 中重度
41~55 二级重听 中度
26~40 轻度
0~25 正常
助听器佩戴是一个慢慢适应的过程,循序渐进的过程。每个人的感受不一,佩戴时间因人而异。

初次配戴助听器时,每天最好不要使用过长时间,而且最好是在熟悉安静的环境下使用,如果是听很久没听到过的声音,这是需要花时间来慢慢适应的。在开始使用助听器时,需要注意以下几个问题:
一,了解和熟悉所配戴助听器的主要配件,如音量调节开关、音调控制开关和自动增益装置等,其中音量调节开关要特别注意调整,避免声音过大导致内耳损伤。
二,无论是成人或儿童,在助听器佩戴初期应按半增益定律试戴,具体应对助听器的饱和声压级、频响曲线、滤波功能等情况进行评估后作必要的调整,直到能正常听清楚声音后,才可经常配戴。
三,配戴后每天应检查助听器的使用情况,最好掌握一些简单的维修知识,以便在发现助听器出现问题时能得到有效解决。如果耳道内有耵聍应及时清洗,避免耳机或耳模的通气管被污染物堵塞,影响声音的传送。
四,儿童患者配戴助听器应越早越好,为长期配戴打下基础。
患者初次配戴助听器时,会听到许多以前从未听到的声音,这个时候要学会迅速适用这些声音,特别是一些复杂的人类语言,需要重新理解。如果感觉听不懂别人说什么,甚至偶尔出现听不到一些轻微的声音也不要着急,因为初戴助听器听到的是全新的声音,这是需要时间来适用的。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