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国家公务员考试申论题型介绍及答题要求?

如题所述

2020年国家公务员考试笔试申论是必考的科目之一。但是一提起申论,就会有不少考生大呼头疼,不知从哪里开始复习。就为各位考生详细讲解申论考什么,希望给各位考生的申论备考提供基本的方向。
一、考试方式
申论采用闭卷考试的方式,为主观性试题,由注意事项、给定资料和作答要求三部分组成。
从2014年起,申论考试时限较之以前的150分钟延长了30分钟,调整至180分钟,由往年的14:00—16:30调整至14:00—17:00;满分100分。
二、作答要求
报考者务必携带的考试文具包括黑色字迹的钢笔或签字笔、2B铅笔和橡皮。报考者必须用2B铅笔在指定位置上填涂准考证号,用钢笔或签字笔在答题卡指定位置上作答。在非指定位置作答或用铅笔作答一律无效。
三、能力考查
申论测查的是作为公务员应该具备的工作能力。申论考试按照省级以上(含副省级)综合管理类、市(地)以下综合管理类和行政执法类职位的不同要求,设置两类试卷。两类试卷主要考查的能力如下:
1、省级以上(含副省级)综合管理类职位申论考试主要测查报考者的阅读理解能力、综合分析能力、提出和解决问题能力、文字表达能力。
阅读理解能力——要求全面把握给定资料的内容,准确理解给定资料的含义,准确提炼事实所包含的观点,并揭示所反映的本质问题。
综合分析能力——要求对给定资料的全部或部分的内容、观点或问题进行分析和归纳,多角度地思考资料内容,作出合理的推断或评价。
提出和解决问题能力——要求借助自身的实践经验或生活体验,在对给定资料理解分析的基础上,发现和界定问题,作出评估或权衡,提出解决问题的方案或措施。
文字表达能力——要求熟练使用指定的语种,运用说明、陈述、议论等方式,准确规范、简明畅达地表述思想观点。
2、市(地)以下综合管理类和行政执法类职位申论考试主要测查报考者的阅读理解能力、贯彻执行能力、解决问题能力和文字表达能力。
阅读理解能力——要求能够理解给定资料的主要内容,把握给定资料各部分之间的关系,对给定资料所涉及的观点、事实作出恰当的解释。
贯彻执行能力——要求能够准确理解工作目标和组织意图,遵循依法行政的原则,根据客观实际情况,及时有效地完成任务。
解决问题能力——要求运用自身已有的知识经验,对具体问题作出正确的分析判断,提出切实可行的措施或办法。
文字表达能力——要求熟练使用指定的语种,对事件、观点进行准确合理的说明、陈述或阐释。
四、主要题型
申论考试中常考的共有五大题型——归纳概括、提出对策、贯彻执行、综合分析及申发论述题。
归纳概括题:对给定资料或试题中特定部分的内容要点、精神主旨、思想意义进行提炼,并用简明的语言加以概述的试题。主要考查考生的阅读理解能力。
综合分析题:以分析为主要作答方法、综合多种命题形式的一种试题类型,要求考生能够准确把握题目要求,条理清晰、简明扼要地分析问题,揭示问题本质和引申意义,阐释独立思考所得的观点。主要表现考生的综合分析能力。
贯彻执行题:要求考生能够准确理解给定资料中所包含的工作目标与组织意图,遵循依法行政的原则,依据给定资料以及设定题目所反映的客观实际,及时有效地完成题目限定任务的试题。主要考查考生的执行能力。
提出对策题:要求考生针对材料反映的主要问题或材料中涉及的某个具体问题提出对策思路或解决方案。主要考查考生的提出和解决问题能力。
文章写作类题:要求考生在给定字数范围内,针对特定的社会现象或社会问题,在分析的基础上提出对策建议,并全面阐述和论证自己观点的一类题型。简单地说,文章写作题就是要求考生写一篇文章。主要考查考生的文字表达能力。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20-04-07
2020年吉林省考申论指导:如何清晰作答

综合分析一直是考公务员的小伙伴们头疼的题型,所以大部分小伙伴作答综合分析题时都答得五花八门,但是又非常不凑巧的是综合分析是申论中必考的题型,由此可以看出综合分析题目很受出题人青睐的。话又说回来,综合分析真是那么难吗?接下来,就让小编给大家出一些小妙招!
  一、作答原则不可少
  众所周知,综合分析题包含很多种,其中最常见的是解释型、评论型和启示型,但是从近几年的国考的试题来看,最常考的还是解释型的综合分析,所以这一定是小伙伴们要着重练习的。
  无论学习作答何种类型的综合分析,相信大家在上课的时候一定听过申论老师说过的一句话“材料中有什么答什么”,听到这句话在很多小可爱们看来,说没说一样,但是小编在这里还是要说“材料中有什么答什么”。这看似是一句空话,但这正是我们答好综合分析题致胜的法宝。这其实还是在重申作答整张申论试卷的原则——材料为王,并不需要自己想破头另外再组织语言,只需要把材料中认为重要的话工整地抄在试卷上即可。
  二、作答思路最重要
  作答思路,其实就是明白到材料中去找什么的过程。每种题型都是有自己的作答思路的,综合分析题也不例外。因为综合分析题类型很多,所以需要各位考生稍微花一些心思区分一下。
  (一)解释型综合分析
  既然说是解释型的综合分析,必然是有需要解释的内容,有明显的标准词,比如:含义、解释、理解,分析,所以大家看到这些词时,就不要怀疑自己,对的,就是解释型的。可能是解释一个句子,也可能是解释一个词组。作答思路如下:
  1、解释作答对象
  2、多角度分析
  3、提出对策
  Ps:解释作答对象并不需要每个词都解释哦,有以下几种情况:(1)解释题干抽象性词汇,如:借用人的“慧”,打造物的“智”;(2)如果作答对象是多个句子,要分析句与句之间的关系,如:借用人的“慧”,打造物的“智”明显的是两个句子,他们之间是什么样的关系呢?要说清楚哦!(3)如果作答对象本身意思明确,高度概括材料核心内容,如:从某种意义上讲,那些无形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是比长城和故宫还要重要的财富。
  (二)评论型综合分析
  评论型综合分析也是有明显的标准词的哦,比如:看法、认识、评价、观点、怎么看。和解释型综合分析不同的就在于不需要解释作答对象,要发表对作答对象或观点的看法。作答思路如下:
  1、提出观点
  2、多角度分析
  3、提出对策
  但是要注意的是,亮明观点时不是想知道“你认为”,是“出题人认为”,所以表明观点时可以依照两种方法,一种是进行是非判断,判断材料的明显倾向;另一种是价值判断,高度概括材料的核心内容。
  到这里呢,咱们先小结一下。介绍了那么多,我们会发现评论型和解释型综合分析作答思路唯一的不同就在于第一步上有略微不同。对很多小可爱们来讲,作答第一步不难,难就难在多角度分析上,我们该分析什么呢?不管如何分析,我们分析的一定是围绕着作答对象或题干的关键词分析的,最常见的是材料中会分析和关键词有关的原因,影响,问题,本质,目的等等,这就需要我们准确地把他们找出来,原因写一起,问题写一起,影响写一起就可以了。但是呢,有时候出题人也会和小可爱们开一个玩笑,材料中根本就没有问题,原因,影响,这种情况下,很有可能就是在考验我们的逻辑了,所以作答这类题时,读这篇文章时候有一定的高度,不要深陷材料情境中,尤其是国考中,材料都会有一个很严谨的逻辑,多关注段落的主旨句或核心句,按照材料顺序把核心句子抄下来就是你的答案。
  最后一步,提出对策,也不难啦。都做过提出对策题,针对分析时找到的问题或原因推出对策,一般对策做法提出一两句即可哦!
  (三)启示型综合分析
  通过题干中出现的诸如启示,借鉴等词汇就可以判断出是启示型的综合分析。这种类型的题答题思路更是简单:总括句+具体启示(做法)。启示就是从别人的做法中你领悟到点什么,别人做得好的直接拿过来就是你得到的启示,别人做得不好的给你一个警示作用,所以还是根据他的问题推出对策,又回到了提出对策题这个原点。总括句是不是听着也有那么一丢丢耳熟,没错,就是归纳概括题和提出对策题中的段旨句,提炼出对策的核心关键词即可。
  最后,希望同学们在备考时,要有清晰的作答思路,找对做题方式方法,选中目标,争取早日金榜题名!

好老师,好课程,好服务。
第2个回答  2019-10-27
2020年国家公务员考试申论综合指导:议论文写作把握好材料的“对立统一”关系

在很多议论文题目中,材料中包含着一些对立的关键词,比如快与慢、虚拟与真实、新与旧、大与小等。这些对立的关键词,看似是对立的,然而其在内在逻辑上并不是单纯的二元对立矛盾,而是纷繁的、多元的、辩证的。因此,对于这样的作文,我们一定要找准矛盾方向,方能进行突围,找准立意方向。
只有把握“对立统一”这一规律,我们才能够尽快从材料纷繁的角度中突围,较快捕捉到材料中的矛盾所在,从而达成集中而深刻的立意。读材料时,循着统一与对立的方向深入探求矛盾双方依存与斗争的原因,就能很快抓住立意的要点,如以下材料:
科技进步带来的变化影响着整个世界。虽说任何改变都需要时间,但科技进步带来的改变会随着时间的推移逐步加快。科技进步可以帮助人们解决很多问题,但绝非万能,许多问题仍在技术解决的范畴之外。未来的科技进步还会带来许多新问题,就像过去的技术进步为人类带来便利的同时也造成了环境恶化一样,我们需要谨记的是,主宰未来世界的是人,而不是技术及其发展水平。
我们可以很清楚地看到材料中存在着两种相互矛盾的观点,如果从矛盾的对立性出发,我们就会陷入在非此即彼的矛盾斗争性中立意的陷阱。尤其从矛盾的对立面出发思考更易使立意显得单薄。我们可以如果从单一的“科学要慢一点”或“科学要快一点”来立意,也就是我们的立意是赞成方或反对方时,立意是不符合材料的观点的。
如果从矛盾双方的统一性出发,我们就可以辩证地看待这两种观点,一切矛盾的对立面都不能孤立地存在和发展,一方的存在和发展必须以另一方的存在和发展为条件,也就是充分挖掘矛盾的合理性,力争寻找两者的契合点,形成辩证的观点。这时,我们的立意可以是“科学的发展不可过快也不可过慢,要快慢适中”,这样才符合材料中所反映的科学进步帮助人类解决很多问题,同时还存在诸多新问题。
要注意的是,从统一性入手并不意味着模棱两可的观点,它必须建立在一个相对统一的较为深刻的观点之下,不可以“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否则便会中心论点不明确。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