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老了也不指望你养!”,当父母这么说,你难过吗?

如题所述

这句话小可的感觉就是对你人生不抱希望,对你的人生看不到希望,或者说他们是觉得对你很失望。而通常这句话会在父母责怪不听话或者做事失败后的孩子说。

小可小时候经常会听到这句话,因为小可小时候特别的不听话,不好好学习,每天都很顽皮,经常给父母惹麻烦,小可的父母就经常说老了也指望不上小可了。

小可那时侯还不懂得难过,因为家里孩子多,所以父母也确实对小可不抱希望了。根本没有指望小可能够念书上大学赚钱给他们。记不清楚是因为什么小可又被自己的父亲痛打,小可被打的忍不住说了一句,你老了别指望我养你,小可的父亲说我老了也不指望你养我,你不要让我养你就好了。

不知道为什么那一次那一句话对小可的打击那么大,以前也经常听父母说,可是那一次也许父亲的语气里带着对不争气孩子的失望吧,所以小可突然间觉得特别难受,特别想得到父母的认可了。

小可突然长大了,再也不打架闹事了,(小可是女生,小时候就是一个比男生还皮的女生,跟男生打架从来没有输地的那种)。上课认真听课作业认真完成,每天回去再也不跟同村的小伙伴一起去做游戏了,回家对着不亮的灯看书,小可的改变并没有让自己的父亲对她改观,觉得小可再努力这辈子也就那样了,是一个指望不上的孩子。

小可发誓要好好读书将来长大混出息了,证明给自己的父亲看看,告诉他你曾经看不起的孩子现在成了你孩子当中最有出息的了。

后来的小可上了大学,在大学的时候拿着奖学金并自己兼职赚钱,有时候自己挣的钱可以给自己交学费生活费了,小可很自豪,可是父亲还是说找个好工作才算是有本事。

小可毕业了找了一份很不错的工作,工资虽然不高,但是潜力很大,可是小可的父亲并不理解,他只是知道小可上了学一样还是拿着底工资。

最后小可在还没有拿到高工资的时候结婚了,小可自己真的很想证明自己,可是婚后的小可只能全职在家。只是因为小可的努力找了一个不错丈夫,而她的丈夫也理解她,他知道小可想要证明自己,所以更加努力工作,想给小可更好的生活,让小可更加光鲜的出现在小可的父母面前。

最后小可的丈夫升职了,加薪了,小可也在自己的村庄里成了嫁的不错,过的不错丈夫不错的有出息的女孩子。小可逢年过节都会给小可的父母红包,虽然还是不能养他们,但是目前小可也是他所有孩子当中对他们最大方,给钱最多的那个孩子。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7-09-25

难过。

当父母说出这句话的时候,也正说明父母对自己特别的失望,其实自己根本都无意让父母失望,自己也在不停地努力,只是暂时没有达到父母所想要的期望值,所以父母对自己说了这句话。这句话特别的伤人,也很打击人,满腔热血,却被父母这句话浇灭了。

父母永远不知道,我为了能做他们心中满意的女儿,有多么辛苦,平时自己有多么的拼命。可是自己再怎么累,也从来都不曾放弃,因为我总是相信有一天能够出人头地,这样,就能让父母脸上有光了。一直以来一切都不尽如人意,但是我从来都没有放弃过希望。依然充满信念。相信总有一天自己可以有达到自己的目标,然后让父母为我们感到骄傲。

当我们在人生的路上遇到挫折的时候,我们希望得到父母的安慰,或者得到他们的理解,但是他们不但没有理解我们,反而还说,老了也不指望我养,这是多么伤人啊!我在他们心里就这么不济吗?难道我所有的努力都化成灰烬了吗?难道他们只懂得看结果,而不看过程的吗?其实过程比结果要精彩的多,为什么总是把我们标榜在一个他们设定的结果里面呢?

那真的会让我觉得很累,即使我再怎么努力,但是得不到肯定,我就会觉得很沮丧,更何况在我低落的时候,这样打击我,更会让我的自信减弱。所以当父母这样说的时候,我会很难过。

希望父母多给我一点时间,再等一等我,让我能够有足够的时间去体现自己的价值,而不是说出那样伤人的话。

第2个回答  2017-09-26

     当你遇到父母说“我老了也不指望你养”时,说明你们是对一些问题持有不同的意见,这句话对我们为人子女的影响很大,我们立马就不知道该怎么回答了。因为这时都只顾着伤心难过了

        我是一个单亲家庭成长的女孩儿。在我结婚的那段时间我的妈妈经常说“嫁出去的姑娘泼出去的水,嫁出去就是别人家的人了,以后我也指望不上你了,要是找你你老公和婆婆肯定也不愿意了”。我不知道她到底是在跟我开玩笑,还是她心里就是这样想的。但是她每说一次我的心里就难过一次。

     

     我们家是两个女儿,我还有一个姐姐。在传统观念的影响之下,所有的人都认为只有有儿子才有一个家,女儿都是给别人家养的。因为这种观念,妈妈从年轻的时候就吃够了没有儿子的苦。所以我就从小就告诉自己,一定不能让妈妈失望,让她知道儿子和女儿是一样的,没比别人差什么,甚至女儿比儿子更贴心。从小我就知道我一定要努力,因为妈妈以后是我的职责所在,所以当她第一次说出我是外人,也没有指望我养老的时候,我心里是很震惊的。           

      当我有了孩子之后,我妈妈说外孙意思就是外人,你是给人家男方留下的孩子,是人家的姓氏。我不需要你养老,你也别来找我给你养孩子。后来我就是针对妈妈经常说的话和她经过一次深切的探讨,告诉她这话我真的很伤心。她告诉我她一直把这当成开玩笑的,没想到我会在意。我说我真的不喜欢这样的玩笑话,毕竟自己的亲妈妈还是心疼自己的,从那以后她再也不说伤我心的话了。

      

     我生活在一个传统的农村。在农村里面,普遍认为女孩上学是没有用的。女孩儿就是应该养到十四五岁出去打工,到十七八岁后在本地说个婆家嫁出去,别的什么作用都没有。女孩就是给别人家养的,也不用负责养老。但是这种观念我不赞同,因为我们家只有两个女孩儿,如果我们都推卸责任,那么妈妈应该谁养?你养我大,我养你老,这是天经地义的事情,没有任何的附加条件。

     我姐姐属于招赘在家,可能所有人包括妈妈都是认为以后她就是我姐姐们的责任,因为毕竟家里的所有东西都给了她们。关于这个问题,其实我也没有抱怨过,也没有什么好抱怨的。毕竟养老不是你把所有的一切全部给我了,我才负责养。

     遇到父母说“我老了也不指望你养”时,希望能和父母进行深入的交流,解开彼此的矛盾,不要只顾着伤心难过,毕竟有可能父母也不是有心的,都多些理解

第3个回答  2017-09-25

      分语气吧,有时候我的父母也会这样跟我开玩笑,让我先管好自己。如果不是玩笑的话,那还是比较令人难受的。

      对中国来说,孝道是件从古代就传下来的东西,从小到大,无论是在学校里从书本上学习到的,还是平日里周边人潜移默化的影响,都无不提醒我们,对长辈对父母都要尊敬关爱。可以说,相比之下中国的家庭关系要远远亲密与国外欧美那边。在欧美,只要孩子年满18成人以后,就都应该独立了,他们的父母也不会过多干涉以及照顾他们,欧美人更在乎的是自己的独立性,当孩子长大以后,私人空间会越来越重要,与父母的关系也会保持在一个度里。

       而在中国是很不一样的,从小孩子就生活在父母的羽翼下,我们依靠父母照顾的日子远远不止到十八岁成年,虽然法律规定了18岁以后,孩子们变成了成年人,拥有成人的义务和权力,然而往往我们依然在依赖父母。在中国只要你学习还可以的话,现在都可以上大学,而一上大学就又是四年,对于大学生来说,至少有23年,我们还没有独立的经济来源,我们靠父母的辛苦工作生活,这种感情是非常深刻的。

       甚至是工作以后,中国父母与孩子依然有紧密独立联系,为了孩子的成家问题,父母拿出一生的积蓄,为了让孩子轻松省力一些,退休后的父母还会帮忙带自己的孙子孙女或者外孙子外孙女。

       对于我来说,我的爸爸妈妈也是生命中最重要的存在,没有他们就没有现在健健康康,无忧无虑的我,他们关心我的生活,担心我一个人在外读大学,总是在电话里反复叮咛嘱咐我要保重身体,我时刻都可以感受到父母对我深切的深爱。但与此同时,我们之间也不是没有过争吵,我个人有一个奇怪的现象,就是在外面和家里性格是不一样的,在外面就很内敛,比较内向,不参与事端,而在自己家里,脾气就变得有些娇纵易怒,我想可能是对于亲近的人,我会没有顾虑,更随心所欲一些。

      但是这样一点也不好,亲身经历,会容易和父母拌嘴,产生矛盾。我都忘记都是因为什么小事了,反正从小到大,和爸爸妈妈吵架的次数也不算少,特别是青春叛逆期的时候,有时候吵凶了,妈妈也会来一句,以后不指望你给我养老。当时我表现的是很倔,满不在乎的样子,然而吵完回到床上,心理还是会感觉很难受,明明知道父母很重要,明明也很爱他们,明明不想听到这种话,明明觉得自己以后会好好对待给他们养老,可以感觉到自己内心里抱歉难过和委屈。幸好当我长大以后,更多的是家人间的温存。

      所以说,面对父母说这种话,我个人是会很难受的,因为他们对我而言实在是非常重要。

  

第4个回答  2017-09-25

我觉得我会难过,因为父母是我最在乎的人,也是我最应该拼尽全力去报答的人。听见父母这么说的话,我觉得我心里一定会特别难受,伤心,说不出来的那种感觉,就好像觉得我是个废物,我没有什么价值一样,尤其是被自己最亲最亲的人这样说。

父母如果真的说出了这样的话,那可能是有三种情况:

第一个就是,你肯定是做错了什么事情,深深的伤害到了他们,他们觉得无法原谅。这样的情况是存在的,只是说比较少。曾经我有一个朋友就这样做过,她的行为深深的伤害到了她的父母,她父母一气之下对她说出来这样的话,她心里也是非常难受的。那会她正处在叛逆期,居然做出了离家出走的事情,跟家人彻底断了联系,因为这件事情让她的母亲的大脑受到了严重的刺激,后来找到了她以后,她父亲就对她说出了这样的话。她听了以后心里真的是特别难过,一辈子都难以忘记。

第二个可能是父母对孩子比较失望,觉得孩子本身不成器,指望不上孩子。如果是这样的话,孩子本身听了以后也会很难过,被自己最亲的人给否定心里的感觉是不能用语言表达出来的。

第三个就是父母只是假装这么说,其实是想激励你,让你认识到自己的不足之处,从而进取,成长为更加优秀的孩子。如果是这样的话可能对于孩子来说的话当时会很难过,但是后来反应过来的话理解了其中的深意以后就会好很多。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