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为什么被称为天府之国?

如题所述

天府原本是一种官职的名称,他是为“天子”掌握“府库”的官员。这个官职在周天子时设过。那时生产力落后,天府这个官管的东西都稀奇、珍贵,如钱财米粮,金银珠宝、图书文册等等,一国之中凡有油水的他都管完了。但是“天府”最早指的不是四川,而是八百里秦川腹地的秦国。发明者就是著名的纵横家苏秦;这个靠“头悬梁、锥刺股”“学而优则仕”的人物跑到秦国去讨好秦王说秦国强大呀:农业发达、经济繁荣、军事强盛;毫无疑问应该象一个什么什么。。。。。。他一下找不到合适的词来形容,于是找出“天府”二字。说秦国真乃“天府之国”也。为什么经过2000多年后,天府之国由北向南迁移到成都了呢?有以下两方面的原因:
一方面是中国古帝王在北方犯下了两个不可饶恕的错误。大家知道,经过春秋战国,秦统六国。当时人口大概一亿多,而且女比男的多得多。在这种情况下,秦始皇没有实行休养生息,反而派遣大儿子扶苏和大将蒙恬率30万大军到北疆戍边。同时征集民夫30万筑长城,又征50万民夫修阿房宫、征70万民夫建骊山秦陵。这就造成了两个严重的问题:一是人口中男性短缺,(计划生育提前了2000多年),生育跟不上;二是大兴土木,造成北方水土流失。如阿房宫一烧就烧了三个月,想想1989年大兴安岭一把火只烧了27天,就已经烧掉了56万公顷的森林面积。水土流失必然导致土地贫瘠,现在去看看黄土高坡就知道了。而另一方面反之在成都,第二任蜀郡太守李冰(第一任是张望,只会打仗)修建都江堰为成都平原的农业生产作出了重大的贡献。随后三国时的孔明奖励农耕、发展生产、兴修水利等等这对成都平原的农业是一次重大的推进。境内达到了“道不拾遗,夜不闭户”的生平现象,使天府之国的名声得以传播。到唐朝成都鼎盛时期李白的一首诗“九天开出一成都,万户千门入画图,草树云山如锦绣,秦间得及此间无。”使成都“天府之国”的地位得以巩固。这是历史上第一次将“秦”与“蜀”比较而对蜀地地位加以确立的诗句,成都因此就取代了秦国“天府之国”的桂冠,而活得了“天府之国”的专利权。

四川为“天府”的由来:
四川被称为“天府之国”由来已久。这是由于它自身所处的独特地理位置和优越的自然环境所决定的,主要是:历史上所说的“天府之国”主要是指四川盆地,并不包括现今的川西高原和川南山地。四川盆地土地肥沃,气候温和、雨量充沛,特别是秦朝修建了都江堰水利工程之后,成都平原成了中国历史上农业和手工业都十分发达的地区,成了中央王朝的主要粮食供给基地和赋税的主要来源,故称“天府”。四川盆地周围都是崇山峻岭,交通闭塞,古称“四塞之国”,在冷兵器时代,它具有易守难攻的特殊战略地位,因而避免了历史上很多次战争的破坏,得到了一个相对安定的社会环境,这就有利于她社会经济的发展。历史上许多有眼光的战略家,如张良、诸葛亮等都把四川当作可以立国的根基之地。唐朝中期和晚期,关中发生战乱时,唐玄宗和唐僖宗都是逃到四川成都避乱,当时的成都,在他们的眼里正是一片笙歌宴舞之地,当时就被称为“天府之国”了。那么,“天府之国”的名称到底是怎么得来的?据考证,“天府”一词最早见于《周礼》,本是一种官名,是专门保管国家珍宝、库藏的一种官吏,后人用以来比喻自然条件优越,形势险固,特产富饶的地方。历史上最早称四川为“天府”出自诸葛亮的《隆中对》:“益州险塞,沃野千里,天府之土,高祖因之,以成帝业”。汉代的益州包括今四川盆地和汉中盆地。晋代著名史学家常璩在所著《华阳国志》中称:“蜀沃野千里,号称‘陆海’,旱则引水浸润,雨则杜塞水门,故记曰:水旱从人,不知饥馑,时无荒年,天下谓之天府也”。“天府之国”在历代文人学者笔下逐渐成了四川盆地的代名词,后来还进入了中学教科书。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20-11-12
成都被称为天府之国是因为它的水患得到了治理,就成为了一个土壤肥沃的地方,有了天府之国的美称。

在古代的时候,因为人们的生产力比较落后,所以他们对于一些自己未曾涉足的地方都保持着一个不太好的印象,古代的人们对于四川就是这样的一个认知,而且因为古代的四川林木比较茂盛,所以有很多的虫子都在树林之中,就更加没有人敢靠近了,因此也就落得了一个没有文化,蛮荒之地这样的一个印象。成都被称为天府之国是因为它的水患得到了治理,就成为了一个土壤肥沃的地方,有了天府之国的美称。

一、避而远之

古代的人们对于自己不曾探索过的地方都是避而远之的,因为他们不敢轻易的就进入未知的领域。在古代的时候,四川就是一个未知的领域,虽然在四川省内也有着贸易的道路通过,但是还有很大的一片地方都是未知之地的,四川自然而然的就在人们的心中留下了一个不好的印象,在加上在成都地区,水患频发,没有人前去治理,所以就更加的对四川成都等地避而远之了。

二、都江堰

事情的转机出现在秦统一六国之后。在秦始皇统一了六国之后,有着一股睥睨天下的气势,对于四川这样一块没有被开发的地方,秦始皇是志在必得的,他就派了李冰前去治理成都的水患,李冰到达了成都之后,就修建了水利工程都江堰,都江堰的建造是一个历史性的伟大事迹,水患得到了治理,成都就成为了一个丰硕的鱼米之乡,并且在后世的史书中,还用天府之国这个字眼来形容成都。

三、兵家必争之地

自从成都的水患被治理好之后,成都就成为了一个兵家必争之地,谁拥有了成都,就相当于拥有了无尽的粮仓,在天下三分的时候,成都就是蜀汉的地盘,蜀汉也正是因为占据了成都这样一个地方,才有足够的底气和当时的曹操,东吴两方争夺天下的统一权。现在的成都仍然是一个天府之国,每年的粮食产量是非常多的,在整个地图上占据着非常重要的位置。
第2个回答  2022-11-13
成都被称为“天府之国”,是因为“天府”原是掌管人间珍宝的官职。
秦朝蜀郡“省长”李冰及子二郎修建都江堰水利工程后,才有了成都平原的富庶。
使成都成为中央王朝的主要粮食供给基地和赋税的主要来源;再加上四川盆地在冷兵器时代具有易守难攻的特殊战略地位,避免了多次战争破坏,得到一个相对安定的社会环境,成都“天府之国”之名由此得来。
第3个回答  2009-05-14
因为成都气候宜人、土地肥沃、商业发达、人杰地灵
第4个回答  2020-07-18
因为天府就是一个官职的名称,这个官职是来管理一些珍贵的东西。有一个人,这个人叫做苏秦,苏秦,他跑到秦国说秦国非常的强大,他本来想比秦国强大的,像什么什么,可是他一直想不出词语来,所以就随便说天府,他说秦国强大的就像天府之国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