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急!在线等!以"荔枝蜜"为例分析中国现当代散文的意境

字数在600字以下,500字以上就可以,是杨朔的荔枝蜜!可以适当发挥

《荔枝蜜》中,作者用曲写比附的写法,创造了动人的诗的意境。作者首先把荔枝蜜的甜与生活的甜巧妙地勾连起来,赋予那满野嘤嘤嗡嗡、有时趁着月色还在采花酿蜜的蜜蜂以浓郁的诗情画意。接着在记叙参观“蜜蜂大厦”的所见所闻中,文章既生动地描绘了蜜蜂辛勤的采花劳动,饶有情趣地叙说了蜜蜂的生活习性,又处处着意点染,融进作者的情思。比如写蜜蜂的采花酿蜜:“一走近‘大厦’,只见成群结队的蜜蜂出出进进,飞去飞来,那沸沸扬扬的情景会使你想,说不定蜜蜂也在赶着建设什么新生活呢。”经过几笔绘声绘色的描写和风趣的议论,蜜蜂的采花酿蜜与劳动人民建设新生活的壮丽事业交相辉映,叠合为一,一个扑朔迷离,富于诗趣的境界,宛然在目。写蜜蜂的生活习性,作者也是言在此而意在彼,含蓄蕴藉,耐人寻味:“酿的蜜多,自己吃的可有限”,“它们从来不争,也不计较什么,还是继续劳动,继续酿蜜,整日整月不辞辛苦……”这是在写自然界的蜜蜂,又是在抒发对劳动人民的赞美之情。形象与情思交融一体,自然贴切,浑然天成。然后,作者写了如下一段抒情文字:

我不禁一颤:多可爱的小生灵啊!对人无所求,给人的却是极好的东西。蜜蜂是在酿蜜,又是在酿造生活;不是为自己,而是为人类酿造最甜的生活。蜜蜂是渺小的,蜜蜂却又多么高尚啊!

这段充满激情的文字是画龙点睛之笔。它把对蜜蜂的描写和抒情升华到一个崇高的思想境界,给人以美感和启迪。

古代文论家刘勰说:“是以诗人感物,联类不穷,流连万象之际,沉吟视听之区。写气图貌,即随物以宛转,属采附声,亦与心而徘徊。”采用曲写比附的写法,托物言志,即景抒情,既要对所写的物精心观察,作生动传神的描写,做到形神兼备;又要巧于将作者的情思熔铸于形象之中,构成情景交融,意味腾涌的意境。《荔枝蜜》在这方面达到了很高的艺术水平,值得我们学习、借鉴。

杨朔说,他从来不以为自己是在写散文就可以放肆笔墨。他总要像写诗那样,再三剪裁,精心布局,力求文章结构的严谨、完整,匠心独运,完美地表现文章的主题,有利于意境的创造。《荔枝蜜》的布局结构就是这样一个范例。

1.以抑垫扬,层次分明,意境次第展开。

“文似看山不喜平”。《荔枝蜜》的立意在借褒扬蜜蜂来礼赞劳动人民。但文章开头却提起一件不愉快的往事:小时候,有一次上树掐海棠花,被蜜蜂蜇了一下,痛得差点儿从树上跌下来。后来虽然原谅了蜜蜂,但感情上却总是疙疙瘩瘩的。这是欲褒先抑,以抑垫扬的写法。这一抑为后来的扬造成了波折。作者喝了荔枝蜜后,对蜜蜂动了情。参观了“蜜蜂大厦”,作者“不禁一颤”——被蜜蜂的崇高精神深深地感动了。最后,作者竟在梦中变作了一只小蜜蜂——他对蜜蜂的景仰达到了出神的地步。作者对蜜蜂的感情经历了这样一个发展变化的过程。在文章中随时点明这个变化发展过程,一方面使文章外在的情节线索显得层次清楚,脉络分明,同时也使文章的意境次第展开,层层深入。本来以蜜蜂采花酿蜜来托物寓意,情节很简单,道理也很平直,容易写成一览无余的感想式的文章。但由于作者采用以抑垫扬的写法,文章就有了波澜,呈现出摇曳多姿的风致。以抑垫扬,出乎人们的意料,而以感情的发展为脉络,渐次展开意境,又在人们的情理之中,因而避免了平铺直叙、一览无余的毛病,收到了引人入胜的效果。

2.虚实相生,宾主映衬,开拓意境。

这是本文布局上匠心独运之笔,也是熔铸诗意的重要一环。当文章完成了对蜜蜂的正面描写和抒情,创造出崇高的思想境界之后,突然宕开一笔,把读者引向一个新的境界:

透过荔枝树林,我望着远远的田野,那儿正有农民立在水田里,辛勤地分秧插秧。他们正用劳力建设自己的生活,实际也是在酿蜜——为自己,为别人,也为后世子孙酿造生活的蜜。

这里作者把蜜蜂的采花酿蜜与农民的分秧插秧作了直接的比附,让两者互相映衬。对于全文来说,蜜蜂是描写的主体,农民是陪衬的宾客;而从文章的立意上说,蜜蜂是用来比兴的喻体,农民才是寓意的归结。对于蜜蜂的采花酿蜜,文章作了实写;关于农民的分秧插秧,只是淡淡的一笔,用的是虚写。这一虚一实,一宾一主,互相映照,互相交织,大大丰富和开拓了诗的意境。它们和谐地融合为一,奏起了对劳动者最热情的礼赞,诗的礼赞!

古人论画,有“易实而难虚”之说。要在尺幅之间,画出千里江山,显示烟波浩淼之势,不讲究虚实结合不行;要在一首诗,一篇散文里,写出大千世界,寄托不尽之意,不讲究虚实结合也不行。实,状形于目前;虚,隐意于背后。忽视对实的精彩描画,无以构成绚丽的意境;而虚笔的映衬,却更能蕴含诗意,更能开拓诗的境界,勾起读者无穷的联想和兴味。《荔枝蜜》中虚实相生的布局是一个范例。

杨朔是一位享有盛誉的散文作家。有人曾请他谈谈散文写作的经验,他回答说:“这倒是个难题,我并没有那么多的想法。一定要问,那就告诉你:我在写每篇文章时,总是拿着当诗一样写。”杨朔说,他一向爱诗,特别是那些久经岁月磨炼的古典诗章。这些诗差不多每篇都有自己新鲜的意境、思想、感情,耐人寻味,而结构严密,选词用字精练,也不忽视。杨朔在散文创作中,努力借鉴诗的写法,刻意追求诗的意境,讲究剪裁布局,精心锤字炼句。这是他写作散文的秘诀,也是他的许多出色的作品能够经受岁月的磨炼,至今熠熠发光,耐人寻味的原因。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