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产负债表中未分配利润为负说明什么?

如题所述

说明如下几点:

1、资产负债表的未分配利润是负数,就表示亏损。

2、在以前年度没有亏损的情况下,损益表上的“本年利润”(也就是利润总额或净利润)是与资产负债表上的“未分配利润”相等。

3、以前年度有亏损时,损益表上的“本年利润”累计数等于资产负债表“未分配利润”的期末数减去年初数。其他如:收入、成本、费用、税金等,核算时都要在期末转入“本年利润”科目,所以资产负债表上是不显示的。

4、如果企业是累计亏损,那么“未分配利润”会有负数,但如果是盈利,一般上年“未分配利润”应该为零。因为在年末,要把利润分配完毕才能结转下年,在盈利的情况下,该科目只是一个利润分配的过渡科目。

资产负债表(the Balance Sheet),亦称财务状况表,表示企业在一定日期(通常为各会计期末)的财务状况(即资产、负债和业主权益的状况)的主要会计报表。其报表功用除了企业内部除错、经营方向、防止弊端外,也可让所有阅读者于最短时间了解企业经营状况。

资产负债表利用会计平衡原则,将合乎会计原则的资产、负债、股东权益”交易科目分为“资产”和“负债及股东权益”两大区块,在经过分录、转帐、分类帐、试算、调整等等会计程序后,以特定日期的静态企业情况为基准,浓缩成一张报表。它反映的是企业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的总体规模和结构。

资产负债表是反映企业在某一特定日期(如月末、季末、年末)全部资产、负债和所有者权益情况的会计报表,它表明权益在某一特定日期所拥有或控制的经济资源、所承担的现有义务和所有者对净资产的要求权。

它是一张揭示企业在一定时点财务状况的静态报表。资产负债表利用会计平衡原则,将合乎会计原则的资产、负债、股东权益”交易科目分为“资产”和“负债及股东权益”两大区块,在经过分录、转账、分类账、试算、调整等等会计程序后。

以特定日期的静态企业情况为基准,浓缩成一张报表。其报表功用除了企业内部除错、经营方向、防止弊端外,也可让所有阅读者于最短时间了解企业经营状况。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