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关于“生命科学研究与人体实验道德”具体案例如何解决?

某药厂1992—1995年在北方某省两个县的5个乡做了妇女在怀孕期间服用某种药物可预防胎儿某种畸形发生的实验研究,现在想就孩子的智商和体格等方面做些附加研究,在孩子5-6岁期间对孩子进行智商测试和体格测试。
随机选择孕期服用此药的母亲所生的孩子和孕期未服用此药的母亲所生的孩子各200名,在智测开始前的3个月给孩子家长寄去给孩子知情同意书(上面需要家长的签字和征求孩子的同意)和家长通知书。在家长通知书中告知身高体重测试已豁免知情同意,因为测量结果可直接作为当地妇幼所的孩子保健的数据。在家长同意后,约定见面和测试地点。由已接受过专家培训的测试人员进行测试。
实验采取单盲法,即测试人员不知道前来测试的孩子的母亲是否在孕期服过药。

知情同意书简表
(孩子)姓名 性别
实验目的:为了查看孕期服用此药物和未服用此药物的孩子是否有区别,
实验方法:问孩子几个问题,对他们进行简单的智测;
需要家长填个表,提供孩子的日常生活的某些信息。
您和孩子从此实验得到的收益:免费给孩子进行身高体重等测量;得到科学的智商测试结果;
本实验还会把通过家长填写的表格和孩子测试中反映出的与孩子抚养等问题反馈给您,作为您以后为孩子进行教育的参考。实验中为您提供参考。
此实验可能的不利或风险:本实验对您和孩子不会有任何不利或风险。最多耽误您两个小时的时间。
测试结果将以报告的形式及时反馈给家长。若您的孩子的智测结果低于正常数值,您也可选择不被告知。
此项研究的结果将可能以论文的形式发表。
本测试得到“某某乡长或村长”大力支持,希望您和孩子密切配合。
请您向孩子解释以上内容,并征得孩子的同意,进行测试。
如果您的孩子会写字,孩子的签名:
若您的孩子不会写字,请画√,表示同意:
孩子家长的签名: 日期:
负责本实验的研究者的签名: 日期:

问题:
作为伦理审查委员会的成员,你在审查这个科研申请时,你的审查结论是什么:
A.通过 B.不通过 C.修改后再申请
依据是什么?
若让其修改,在什么地方提出
若不通过,PI 申辩的机会

  生命教育案例 ---- 《脱不掉的红舞鞋》
  [课题的缘起]
  一次偶然的机会,在便利店里遇见了一个十来岁的小女孩购买“冰结”饮料(一种酒精含量5-8%的饮料),好奇心促使我在学生层面进行了调查,原来在韩剧的影响下,喝酒也成为一种风尚,也有学生经常饮用酒精饮料、啤酒及其它酒类。因此如何引导学生正确认识酒精,已成为生物教学必须面对的课题。《脱不掉的红舞鞋》的教学思路由此产生。我想通过每个学生的所见所闻甚至是亲身经历,引发他们对生命的感悟,使他们真正学会生活、学会沟通、学会创造、学会做人。
  附:学生的调查报告中的问卷调查(一个班级):
  1你是否喝酒
  是 37人 74% 否 13人 26%
  2你喝过哪些酒
  白酒 12人 32% 黄酒16人 43% 红酒 30人 81%
  啤酒 34人 92% 香槟 14人 38% 鸡尾酒 7人 19%
  其他 6人 16% 郎姆酒 葡萄酒果酒 老酒
  3在什么场合下喝酒
  亲人聚会 24人 64% 朋友聚会 20人 54%
  感情问题 9人 24% 不分场合 12人 32%
  4你喝酒的频率
  天天喝 1人 2 .7 % 一周一二次 4人 11%
  一月二三次 6人 16% 一年四五次 25人 88%
  一年一次 1人 2.7%
  5第一次喝酒的原因
  感情问题 1人 2.7% 经朋友挑唆 13人 35%
  认为自己长大了,可以喝酒 8人 22%
  好奇 15人 41% 其他1人2.75
  6当你不想喝的时候 ,有人劝你喝你会
  坚持不喝 6人 16% 犹豫后喝 4人 11%
  坚持很久,拗不过就喝 9人24% 喝就喝18人49%
  那喝酒的人是否喜欢喝酒呢?
  1是否喜欢喝酒及原因
  喜欢 16人 43% 不喜欢 20人 54% 一般 1人 2.7%
  喜欢的原因
  喜欢它的味道 10人 62.5% 喜欢喝过后的感觉 5人 31%其他 2人 12.5% 没原因 没饮料喝
  不喜欢的原因
  味苦15人75% 喝后会头晕 1人 5% 其他 5人 20%
  同学对喝酒的态度:
  1你对喝酒的态度 喝过酒的 未喝过的 总计
  不好 7 19% 1 7.7% 8 16%
  少喝没关系 18 49% 8 62% 26 52%
  只是一种饮料 8 22% 2 15% 10 20%
  其它态度 4 11% 2 15% 6 12%
  2你对同学喝酒的态度 喝过酒的 未喝过的 总计
  正常 12 32% 3 23% 15 30%
  不适宜 12 32% 2 15% 14 28%
  无所谓 13 35% 8 62% 21 42%

  [教学设计]
  作为一个生命教育的课例,在教学设计上力求做到以下3点:
  1.彰显“生命”本色,体现“生命”关怀
  社会上人们普遍认为,当今教育存在着两大危机:一是科学与技术发展带来的道德难题;二是全球教育所面临的商业化影响。在现行的中学生物学教材中,普遍比较注重科学素质的培养,重视科学过程的探究,这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学生的思维方式,甚至形成科学技术至上的思想,认为科学技术的发展是解决各种问题的唯一办法,导致人文精神的失落,并由此造成生命伦理观念教育的真空。出现了诸如日常行为的失常,不健康的生活方式与心态,甚至发生吸毒、自杀等极端事例。
  因此,生物教学中彰显“生命”本色,体现“生命”关怀显得十分必要。教学内容的设计应超越“科学世界”,关注“现实世界”,关怀学生的日常生活。正如杜威指出的:“学校必须呈现现在的生活—即对于儿童来说是真实而生气勃勃的生活。像他在家庭里,在邻里间,在运动场上所经历的生活那样。”所以,生物教学的内容应遵循学生生活的逻辑,以学生的现实生活为源泉和基础,以学生生活的时间、空间为线索,选取学生需要的、感兴趣的并且有发展意义的内容设计主题,使其富有时代气息和文化氛围。
  生物课应突破狭隘的科学世界的框束,将科学世界和学生的生活世界有机的融合在一起,使生物教学真正具有生命的活力和现实的意义。
  2.实现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的渗透与融合
  生命是生物性和精神性的统一,既需要作科学的研究,也需要作人文的解读。人生既应该是美妙和富有诗意的,也应该是理智和科学的。科学理性和人文关怀是人类精神的两个方面,科学精神是科学的精髓,人类面对自然界所表现的探索精神、求实精神、创新精神、独立精神等,都是科学精神的具体体现,是人类进人理性社会的标志和现代文明的象征,人文精神是一种为了人、关注人、理解人的思想情怀,是指向主体生命层面的终极关怀。包括对人的整体性认同、对生命独特价值的尊重、对优秀民族传统文化的关怀、对不同观念的宽容和对群体社会生活的真诚态度等。
  生命科学教育倡导有科学精神的人文理想、赋予科学实践以人文关怀。所有与生命有关的科学内容,都应该有利于提高学生对生命意义的认识,避免作纯理性知识的传授。所有与生命有关的人文内容,都应有科学和理性依据,不能作伪科学的传播。这样既能培养学生的科学理性,也使学生的人性境界得以提升。
  本课题一开始,以安徒生的著名童话《红鞋》为引子,导入新课--《脱不掉的红舞鞋》,师生共同探讨酒精对生物体的影响。同时,在教学设计上注重将生命学科和人文学科有机整合,将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融入课堂教学中,引导学生在认知的过程中自己去感悟、体验其中的深刻内涵。外在于人的知识,只有通过感悟,内化为人的知识,才具有真正的价值;只有通过体验,才有可能达到心灵的震撼和情感的共鸣;也只有通过体验才能达到相互的理解和心与心的交流。
  3.注重科学探究
  生物《课程标准》中提到:“生物科学不仅是众多事实和理论,也是一个不断探究的过程。”生物教育正是要使学生认识、经历科学的研究过程,学习科学家发现科学知识的科学过程,使学生慢慢建立起科研意识,潜移默化地影响学生的思维和判断,形成良好的习惯。
  所以,要将科学探究作为一种有效的学习方式和重要的学习内容落实到生物校本教学中,在生物校本教学中设计多样化的探究活动,从各方面营造真实、生动的生物情境,使学生在探究活动中学会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最终使每一个学生都能真正体验到探究的乐趣。
  在本课例的教学设计中,设计了多种形式的探究活动,如实验型探究、讨论型探究、调查型探究,等等。
  1) 实验型探究
  实验型探究也就是探究性实验。生物学科是一门直观性较强的实验学科,生物实验是生物学科引导学生进行科学探究的主要方式,其地位和作用是其他任何形式和方法无法替代的。生物实验开展探究活动,改变传统教材让学生机械经历验证性实验的弊端,通过学生自己设计实验,自己寻求答案来主动学习,这样能够激发和培养学生的生物实验兴趣,发挥其实验能动性,并且有利于形成运用生物实验方法来探究物质本质及变化规律的科学观和方法论。
  本课例中《探究不同浓度酒精对水蚤的影响》探究性实验的设计,突出学生的主体作用,在实验过程中教师不仅要关注实验结论,更要关注学生参与实验探究的积极性和独立思考性,引导学生将实验观察与理性思维紧密结合,促进学生科学探究能力的发展。实验采用小组合作的组织形式,以激励每一个学生大胆地行动、思考和表达自己的观点,并对实验的进展和结果负责,提高全体学生的参与程度,使学生在合作中学会与人共处,促进其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发展。
  2)讨论型探究
  讨论主题一般以问题的形式明确出现,为学生探究事物或现象的本质提供一个公正的起点和视角。要确保讨论能卓有成效,讨论的主题一定要有针对性,要与学生已有经验相联系;要重视用问题贯穿讨论的全过程,要注重整体参与,提倡小组合作,促进学生间的相互理解,使每个学生都积极、平等地参与,主动思考,正确表达个人的观点,并通过与他人的交流修正、改进、完善自己的观点,获得超出个人思考所能得到的新认识。
  3)调查型探究
  教师在课前就动员学生开展了“青少年与饮酒”的小课题调查,鼓励学生走出课堂,从身边熟悉的事物入手,深入社会生活实践获得第一手的信息和资料,借助个人己有的知识经验和各种资源,整理、分析所获的信息和资料,归纳、总结调查结果,使学生既能发现问题,又能提出解决问题的合理建议。除了深入实践外还鼓励学生通过媒体、互联网等多种调查途径来收集信息,并要求学生利用图、表、文字的形式来整理和分析所收集的数据,用短文、海报、网页、论文、方案设置等形式呈现调查研究的过程和结果,公开与他人进行交流。
  总之,知识再也不是以僵化的生物学科体系的形式呈现,而是充分关注生活及社会实践,并突出探究活动的设计,为学生科学探究提供充足的时间、空间以及内在动力。

  [教学目标]
  1 知识与技能:
  1)了解不同浓度的酒精对水蚤心率的影响
  2)通过学习,对酒精危害人体器官,系统有了更深的认识
  2 过程与方法:
  1)初步学会生物科学探究的一般方法,发展学生提出问题、作出假设、制定计划、实施计划、得出结论、表达和交流的科学探究能力。
  2)在科学探究实验中发展合作能力、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参与小组讨论式学习,激发求知欲望,养成团队合作意识。
  2)通过实验探究和师生的讨论、交流,使学生进一步认识了酗酒这一不良的生活方式的危害,从而自觉养成健康的生活态度和良好的行为习惯,逐步形成科学的健康观。
  [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通过探究性实验,认识到酗酒对人体健康的影响,确立应该选择什么样的生活方式才是健康的。
  难点:能利用所学知识来解释实验现象和原理。
  [教学环境和用具]多媒体视频网络系统
  [教材分析]
  《脱不掉的红舞鞋》是格致中学限定性选修课—《生命教育》中的一个课例。本课例选取贴近生活实际的题材---酒,在教学设计上尝试将生命科学与人文学科进行有机整合,并通过“探究实验”“欣赏”“讨论”等教学环节,使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对生命有一个全新的、完整的、深刻的感知。本课既不是纯粹的生物课,又不同于心理课,学生通过动手实验学会了从事生物实验研究的一般技能,领悟了科学的观念,培养了学生的科学素质和科学精神,同时又使学生进一步认识了酗酒的危害,从而自觉养成健康的生活态度和良好的行为习惯,逐步形成科学的健康观。
  [课前准备]
  在班级内开展了《青少年与饮酒》的小课题调查,引导学生关注这个课题。
  [教学过程]
  一、 营造情境,导入新课
  在悠扬的舞曲声中,老师以安徒生的著名童话《红鞋》为引子,导入新课--《脱不掉的红舞鞋》。
  “珈伦跳着舞,她不得不跳着舞-------在雨里跳,在太阳下也跳,在白天跳,在夜里也跳。当她要向右转的时候,鞋子却向左边跳。。。。。。。珈伦想要脱掉红舞鞋,可是红鞋已经长到了脚上。。。。。。 ”
  大家是否还记得这个安徒生的著名童话《红鞋》?它说的是美丽、可爱而勤劳的珈伦因无法抵抗红舞鞋的诱惑而最终不得不砍掉双脚的故事。
  其实,在生活中“红鞋”无处不在。醉鬼的“红鞋”是老酒;赌棍的“红鞋”是麻将;瘾君子的“红鞋”是毒品……他们最终都将为自己对“红鞋”的迷恋而付出惨重的代价。
  教师将情境通过多媒体动画的生动呈现,视觉,听觉的双重刺激引发学生浓厚的兴趣和探究动机。从而很自然的引入课题:《脱不掉的红舞鞋》。
  二、 情景游戏,突出课题研究的必要性
  “在进入我们的主题之前,我们先来做个即兴情景游戏。请三人为一组,假设你们三人去参加一个庆祝PARTY。为了尽兴,其中两位买来了许多瓶酒,并极力劝说另外一位同学喝。同学们根据自己所选角色。提出接受或反对的理由。现在给大家1分钟时间准备,然后我要邀请一组最精彩的上台模拟一下。”
  老师刚说完,教室里的气氛就一下子活跃了起来。
  从学生形象的表演中不难看出同龄人压力在对决定是否接受喝酒上所起到的作用。同时,教师也公布了学生的课前调查结果,青少年喝酒主要由于1)同伴压力,2)他们认为他们是“成年人”,3)炫耀,4)逃避现实,5)因为韩流影响6)很时尚,酷等。且喝酒在青少年中逐步成为一种时尚,有扩大和低龄化趋势。
  通过学生情景游戏和课题调查,使学生共同关注“青少年与饮酒”这个话题,教师进一步提出:“怎么正确客观的看待这个问题,酒精究竟会对生物产生怎样的影响?”从而引入下一环节的学习活动--《探究不同浓度酒精对水蚤的影响》。

  三、 实验探究,了解酒精对非人类生物体的影响
  教师首先对实验中的关键词:“水蚤”和“酒精”做了简单的介绍。使学生了解到水蚤也就是平时所说的“鱼虫”。节肢动物门甲壳纲动物。很容易采集到。因为是低等水生动物,所以稍有刺激,即会产生反应。实验现象迅速又明显。酒精化学名叫乙醇,是一种易挥发、渗透性很强的物质。酒精对水蚤的影响是多方面的,我们可以用水蚤的每分钟心跳次数或单位时间内水蚤的存活情况作为测量指标来衡量水蚤的受影响程度。
  同时,教师实物演示平时饮用的酒精度为2-8%啤酒,酒精饮料和酒精浓度高达58%二锅头(白酒)。并提出“可以设置2种不同浓度的酒精溶液:5%低浓度,30%高浓度酒精进行实验。”在进行实验之前,教师可以有针对性的提出自己的要求:“(1) 酒精对水蚤心率有影响吗?你们假设实验会出现什么现象?(2) 哪种浓度的酒精对水蚤有致死作用? (3) 根据实验现象,请你谈谈酒精对生物体危害。”并指导学生进行探究活动:强调学生在探究活动中制定实验步骤和具体操作时需要注意的一些细节。如下表一:

  了解了学习要求后,小组成员进行合作式实验。
  四、 借助视频网络,进行信息互动,交流和讨论
  全班学生在实验过程中通过视频网络展示仪,交流彼此观察到的实验现象;分析、解释实验现象。由于有了多媒体视频网络系统的协助,极大的调动了师生及同学间信息的互动,促进了小组成员的团队合作精神。
  教师也认真听取学生汇报探究活动的过程、结果;并引导学生对实验现象进行分析讨论。
  1【实验结果的分析】:
  (1)滴加了 5 %酒精后,水蚤的心率发生了怎样的变化呢? C
  A 减慢 B 加快 C 先加快,再减慢 D 先减慢,再加快
  (2)滴加了 30 %酒精后,水蚤的心率发生了怎样的变化呢? C
  A 减慢 B 加快 C 先加快,再减慢 D 先减慢,再加快
  可以看到:酒精最初是起到兴奋神经传导,但超过一定域值后,就转为抑制状态。甚至我们还可观察到水蚤心脏心率不齐。
  2【分析实验误差】:
  (1).记时
  (2).有的同学数时眼疲劳
  (3).跳得很快,跟不上来
  (4).算平均值有误差
  (5).水蚤种类可能不同,大小不同
  3、(教师演示:58%和5%的致死率情况)
  哪种浓度的酒精对水蚤有致死作用?---------高浓度的酒精
  4、请你谈谈酒精对生物体危害。
  我们通过水蚤心率的变化及单位时间内的致死率,可以看到酒精对水蚤的代谢活动的影响。(水蚤是无脊椎动物 主要是传导主要是电突触 酒精对电突触的效应要比化学突触要显著,还有就是蛋白质变性)
  在互动交流过程中引发学生思考,产生新的问题:“在实验中的水蚤毕竟是低等水生生物,而人是高等生物,人体有一定的处理酒精的能力,应该不会对人体带来很大的害处。适量地饮酒会消除压抑,给人以精神愉悦。“适度”这个词很难定义,对酒精的耐受性每个人是不一样的。若是不知不觉中过量了,会产生什么后果呢?”接着,教师带领学生一起来“探索酒精对人体的影响”。
  五、 佳片欣赏,探索酒精对人体的影响
  教师以影片呈现酗酒对人体一些主要内脏器官的影响,并组织小组之间进行互动:请每个小组派代表在人体模型上挑选出易被酒精伤害的器官,并在白板纸上用最精练的语言概括出该器官受到何种伤害。
  同时借助于多媒体课件,师生分别探讨了酒精对脑,肝,排泄系统,消化系统,生殖系统,皮肤的的影响。经过共同的归纳,总结,学生从中了解到:酒精是一种能抑制中枢神经系统活动药物,属于抑制剂。所以,很明显酒精主要会对神经系统,特别是“脑”产生影响。当然酒精对人体的损伤是多方面的。综合以上,概括出酒精对人体的短期、长期影响等。如下表二:
  短期影响 长期影响 是否会上瘾 是否会产生依赖性
  酒精 消沉,降低警觉性,反应迟钝,恶心,情绪低落 肝脏和大脑受到损坏,营养不良 是 是
  表 二
  因为会产生上瘾及生理上的依赖性,所以当没有酒时,会产生头痛,浑身疼痛等不适症状。酗酒者就象戒毒者一样,必须忍受一段时间的煎熬。
  至此,学生在学习讨论和动手探究中了解酒精对非人类生物体及对人体各内脏器官的影响,在揭开酒精的真面目之后,相信每个学生的心里都有自己的答案。对于酒精应该是拒绝还是接受,已经不言而喻了!
  六、 设计公益广告词,告戒青少年远离酒精
  在本课的结尾部分又重新回到安徒生的童话故事《红鞋》,教师告戒青少年生活中还有很多诱惑,就像酒精一样,一旦沾染,就会沉溺其中,不能自拔,比如网络游戏,比如武打小说……迷上红鞋的珈伦就认为“世界上没有什么东西能跟红鞋相比。”她只想着红鞋,忘了照料病倒的抚养她长大的老婆婆,甚至在老婆婆的葬礼上她也不停地跳舞。她后来为大家遗忘是必然的。珈伦并非一开始就不能自拔,她总是觉得“穿穿也没什么害处”,等她看到红鞋控制了自己而感到害怕时,红鞋已经长到脚上再也脱不了了。所以我们千万不要有侥幸心理。青少年“免疫力”还不强,最好远离红鞋,抵制诱惑!
  在愉悦的气氛中,本堂课即将接近尾声,老师布置一个小小的任务:请每个小组发挥你们的聪明才智,课后设计一条30秒的生动的公益广告词来告戒青少年远离酒精,从而使课堂教学得到了进一步延伸。。。。。。
  [教学反思]
   本课从同学们所熟悉的安徒生童话《红鞋》为引子,导入新课--《脱不掉的红舞鞋》,探讨酒精对生物体的影响。可以说,引入部分很有吸引力和冲击力。
   在《探究酒精对水蚤心率的影响》的实验中,强调学生的合作学习,激发学生探究生命奥秘的热情和主动性,使学生领悟科学道理,同时也培养了学生的实验技能。
   播放的欣赏影片,选择贴切,能更好的烘托主题,使学生清晰的认识到酒精对人体各个主要器官的伤害。
   在“互动交流”环节,更好的活跃了课堂气氛,使学生在民主、愉悦的氛围中,懂得养成健康良好行为生活习惯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 本课运用了现代化技术更好地提升了课堂效果。在课堂设计真正体现了学生主体,教师主导作用;并在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方面都做了很好的挖掘。
   不足:在课件中水蚤的图片效果不够好,以后可以考虑用水蚤活体做演示。在时间安排上还可以适当的紧凑些。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