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夏博物馆文物的具体介绍

如题所述

宁夏回族自治区博物馆(简称宁夏博物馆),馆藏文物近4万件,有国家一级文物159件,三级以上珍贵文物4000余件。胡旋舞石刻墓门、鎏金铜牛、力士志文支座被鉴定确认为国宝级文物。西夏文物、北方青铜器的收藏数量和质量为文博行业所瞩目;贺兰山岩画、红军西征和陕甘宁边区时期的革命文物也很有代表性。

截止2019年,宁夏博物馆馆藏文物总数为51298件,珍贵文物3551件,其中一级文物157件套。文物种类丰富,其中金属器6870件,瓷器3786件,陶器1823件,石器2183件,文献书画1500件,杂项688件,岩画533件,钱币1659件套,民俗类2562件,革命文物2300件。胡旋舞石刻墓门、鎏金铜牛、力士志文支座被鉴定确认为国宝级文物。西夏文物、北方青铜器的收藏数量和质量为文博行业所瞩目;贺兰山岩画、红军西征和陕甘宁边区时期的革命文物也很有代表性。馆藏文物鲜明的地方特色和民族特色,在全国博物馆中独树一帜。

战国错银铜镦

高6.9厘米,口径3.1厘米,底径2.6厘米,于1968年固原县头营出土。

銎(qióng)口微敛,弧腹,肩部内收,下腹内收,近底部外撇,平底。外腹部用错银工艺构成连弧纹、卷云纹和几何图案,银线纹饰变化自然,平滑光润,瑰丽精巧。

镦(duì)是春秋战国时期矛戟柄末端的圆筒形铜套。《礼记·曲礼》载:“进矛戟者,前其镦。”战国时期,诸侯将领在戈、矛、戟等武器的长柄端套镦,可使柄端不开裂、手柄不磨手,也可装饰长柄,使武器看起来别致精美。

西夏鎏金铜卧牛

长120厘米,宽38厘米,高44厘米,重188公斤。1977年西夏王陵M177号陪葬墓出土。

铜牛体型硕大,比例匀称,跪卧姿,温驯之态。双耳直立,双眼圆睁,炯炯有神。颈背部肌肉轮廓分明、清晰有力。铜牛中空,外表通体鎏金。这件鎏金铜牛采用传统的外范内模技术,集塑形、铸造、鎏金、抛光等工艺于一体,代表了西夏在冶炼铸造工艺的极高水平。

唐胡旋舞图石刻门扇

长88厘米,宽42.5厘米,厚5.4厘米,于1985年盐池县苏步井乡硝池子村窨子梁唐墓出土。

两门扇正面凿磨光滑,中间各减地浅浮雕一男性舞者。舞者为典型胡人形象,髭须卷发,深目高鼻,胸宽腰细,体魄健壮,发束带。身着圆领紧身窄袖衫,下着裙,紧贴腿,脚穿长筒皮靴,踩在一小圆毯上,双人对舞。整个画面构思精妙,主体突出,人物面部表情生动自然,体态轻盈健美,舞姿迅疾奔放,充满浓郁的西域风情。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