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立场的信徒,长安擘画500万新蓝图

如题所述

1月16日,2024长安汽车全球伙伴大会如期举办,与往届不同的是,本届大会上长安汽车董事长朱华荣可谓妙语连珠,除了对于长安汽车过去一年取得的成绩进行总结,并展望未来向外界透露长安汽车的规划和目标之外,朱华荣还针对大家比较关心的一些问题,比如与华为的合作;阿维塔为什么选择Hi模式而非智选车模式;合资公司、品牌未来的发展等进行了解答。

长安与华为合资公司暂名“Newcool”

谈到长安汽车与华为的合资公司,还要回到2023年11月26日。


当天,长安汽车发布公告称,与华为于11月25日在深圳签署了《投资合作备忘录》。“经协商,华为拟成立一家新公司,聚焦智能网联汽车的智能驾驶系统及增量部件的研发、生产、销售和服务。”


据长安汽车透露,华为作为甲方设立新公司,长安汽车作为乙方,其与关联方拟出资获取新公司股权,比例不超过40%,具体股权比例、出资金额及期限由双方另行商议。

而在1月16日的大会上,朱华荣首次披露了双方合作的细节。


朱华荣表示,新公司的名称暂定为“newcool”,在双方的协议里面,“华为承诺不从事整车业务,不从事新公司里面的业务。”据悉,新合资公司将涉及智能驾驶、智能座舱、智能汽车数字平台、智能车云、AR-HUD与智能车灯等七大领域。


“和华为共同打造的新公司的一些情况相信很多朋友都很关心。”据朱华荣透露,2023年8月,华为与长安汽车成立了一个工作团队,他也与华为轮值董事长徐直军商讨华为车BU未来的发展方向。当时华为还问长安汽车有没有兴趣共同打造一个立足整个行业、贡献全球汽车智能化产业的平台。


基于双方共同的价值观和相近的文化,朱华荣和徐直军一拍即合,“我们都希望通过本轮的合作,助力中国汽车的智能化产业崛起。”

而在谈及阿维塔为何不合作华为智选车模式的原因时,朱华荣在现场解释道,第一,长安汽车的战略是,做汽车一定要有自己的品牌,不能是别人的品牌;第二,长安汽车做事情,符合国家产业政策要求;第三,要对用户负责,让用户利益得到根本性保障,也就是阿维塔的问题就是长安的问题,用户不用担心利益无法得到保障。


在朱华荣看来,其他模式可能存在一些潜在的问题,“例如,里面角色的混乱,长远来看会带来很多新的问题,甚至伤害到用户的权益。”而HI模式,朱华荣认为对车企的责任划分更明确。


对此,朱荣华还亲自兼任阿维塔董事长,一方面体现了必胜的决心,坚定的信心。另一方面,也是给予资源保障,“要人给人、要钱给钱,要技术给技术。”

硕果累累的2023年

回顾2023年,长安汽车表现不凡,多项业绩指标实现了两位数的增长。自主品牌销量达到209.8万辆,同比增长11.9%,展现出强大的市场竞争力。同时,新能源销量也取得了显著增长,达到48.1万辆,同比增长69.2%,表明公司在新能源汽车领域的布局正逐步取得成效。此外,长安汽车的海外销量再创新高,达到35.8万辆,进一步拓展了国际市场。

在财务方面,长安汽车2023年的收入达到2424.5亿元,同比增长12.8%。现金流也呈现出不断攀升的态势,同比增长369.6%,表明公司的经营状况非常健康。此外,公司价值不断提升,近三年累计融资166亿元,市值增长54%,市值和利润双驱动。


与此同时,长安汽车在2023年全面推进“三大计划”,致力于向智能低碳出行科技公司转型。


其中,新能源“香格里拉”计划取得显著成果,阿维塔品牌树立起高端智驾形象,其系列产品在市场上获得良好反响,均价高达35-37万,深受“90后”用户喜爱;深蓝汽车则凭借“超级增程”标签,塑造出时尚科技、年轻活力的品牌形象。此外,长安启源品牌的发布,标志着企业正式迈入“数智新汽车”时代,成为未来发展的基石。


在新能源发展方面,长安汽车与宁德时代、赣锋锂业、蔚来汽车等行业顶尖企业展开合作,共同推进动力电池研发、电池产业链及换电站等新能源发展要素。智能化方面,“北斗天枢”计划持续突破,长安汽车坚持智能化核心技术的自主研发,已掌握APA7.0等关键技术30余项。同时,与地平线、华为等企业展开深度合作,共同打造世界一流的汽车智能驾驶系统及部件产业。

在全球化布局方面,长安汽车启动了全球化战略,发布了“海纳百川”计划,明确了海外发展目标,并着力推进“1+5+2”全球布局。目前,长安汽车的产品已远销全球63个国家和地区,尤其在俄罗斯、沙特、智利、墨西哥等国家,市场销量位居中国品牌前列。


在全球化的大背景下,长安汽车不仅在国内市场表现出色,更是积极布局海外市场。以泰国为首个海外基地,设立了“泰国新能源基地”,并成立了长安汽车东南亚、长安泰国销售、长安泰国零部件三家本地公司以及本地化运营团队。


对此,朱华荣表示,长安汽车将坚持“无基地、不海外;无海外、不长安”,立足“长期主义、绿色低碳、本地运营、发展共赢”,下大力气构建优化全球运营体系,推进本地化运营。


这一举措标志着长安汽车在东南亚的发展已步入快车道,正逐步将战略规划转化为实际成果。未来,长安汽车还计划在欧洲和美洲等地建立制造基地,进一步完善全球产能布局。这一战略布局将有助于提高长安汽车的全球竞争力,为公司的长远发展奠定坚实基础。


此外,针对长安汽车旗下合资公司发展羸弱的问题,长安汽车也在2023年积极强化与外方的合资合作,与福特马自达深化高层战略交流,福特CEO吉姆·法利、马自达社长毛笼胜弘来访长安,达成战略合作新模式。


而在推进转型发展过程中,长安汽车深刻认识到“打造世界一流企业需要世界一流的人才,必须加快引进世界级的人才,形成世界级创新能力。”


为此,长安汽车在过去一年引进了包括全球顶级造型设计大师、前大众集团副总裁克劳斯先生等在内的50余名世界级大咖,打造形成来自全球25个国家835人的国际化造型设计团队;围绕智能化、新能源等核心领域,构建长安科技等17家科技公司,以及先进电池研究院等16个技术研究、产品开发中心,已经形成来自全球30个国家和地区,1.8万余人技术研发团队。


迎浪搏击,拥抱新时代

“随着市场竞争格局的变化,多方势力竞相角逐,价格战越发激烈,行业会越来越‘卷’;同时非市场因素、非市场化逻辑也在逐步渗透到竞争之中,让市场环境更加复杂。”虽然在2023年取得了丰硕成果,但朱华荣依旧表示,未来的汽车市场竞争将更为激烈,“马太效应”也会更凸显,在这个充满挑战与机遇并存的时代,长安汽车也将打造强大体系,以应对波云诡谲的市场变革。

朱华荣认为,长安汽车未来将面临“六大挑战和困难”:市场无序竞争持续,行业更加内卷;新能源渗透率持续提升,但高质量发展面临挑战;战略领域协同不够;全球化产业链供应链韧性面临挑战;以客户为中心的体系能力、服务意识、服务能力面临挑战;营销变革推进力度不够,创新意识不足。


为了应对挑战和困难,朱华荣在会上也表示,长安汽车将实施“215”伙伴行动,坚持“两大提升”,升级“一大关系”,实现“五大新跃迁”。


具体而言,“两大提升”指的是:一是坚持新能源、传统燃油车双提升;二是坚持国内市场、国际市场双提升。


朱华荣表示,虽然2023年国内新能源乘用车渗透率达35.7%,但传统燃油车仍占有64.3%的重要市场份额。“未来五年预计EV:XEV:ICE将是4:3:3或4:4:2。”朱华荣认为,未来市场格局将是多重能源形势共存的局面。

为此,长安汽车除了加速向新能源车转型之外,也将坚持传统燃油车同步发展,坚定“两端发力、共存共进”的经营策略,适应市场变化,提供不同细分市场有竞争力的产品,满足广大用户不同场景的用车需求,确保传统燃油车、新能源汽车双提升。


而放眼全球,2023年中国已经成功超越日本成为出口汽车最多的国家,而海外也拥有三分之二的汽车市场规模,因此长安除了在稳住国内基本盘的基础上,将把全球化放在更重要的战略位置,以全球化拓展反哺国内提升,增强国内国际两个市场、两种资源的联动效应,构建国际国内双循环的新发展格局。


“坚持无基地不海外,无海外不长安,通过长期主义、本地主义、绿色低碳、发展共赢,快速落地‘1+5+2’全球战略布局。”朱华荣表示。

至于“215”伙伴行动中的“一大关系”,指的是“伙伴关系”,即着力升级与供应商的关系、着力升级全球整车伙伴关系、着力升级与经销商的关系、着力升级与客户的关系


对此,朱华荣表示:“我们将与经销商、供应商、用户,共同维护“风险共担、价值共创、利益共享”的伙伴关系,携手同行、共谋未来。”


特别是与全球整车伙伴的协同合作上,长安汽车与福特将在未来布局3-4款新能源产品,保持3-4款福特品牌ICE车型稳定发展,维持存量规模,并加速推进CX810项目产品开发,研究与福特共同开拓海外市场、林肯电动化合作机会,实现2028年46万辆规模。


与马自达的合作中,将推进新能源产品按期投放,未来五年要有3-4款电动化产品。积极推进中国生产的电动化产品出口,研究海外OEM合作机会,实现2028年55万辆规模;与斯特兰蒂斯等伙伴,长安汽车也将进一步加强合作,在现有合作基础上,进一步拓展合作的可能性,审视了电动皮卡等新项目的合作机会。


“五大新跃迁”,则是长安汽车将从实现转型升级新跃迁、品牌提升新跃迁、技术引领新跃迁、发展共赢新跃迁、服务体验新跃迁五大维度进行规划与布局,实现长安的全方位向新跃迁。


基于“215”战略蓝图,长安汽车也制定了“确保市场地位、夯实品牌立位、做实技术占位”的总体策略,2024年长安汽车将联手战略合作伙伴打造可持续领先的智能化尖点技术,加快拓展海外市场构建全球布局。

<

【本文来自易车号作者新车新技术,版权归作者所有,任何形式转载请联系作者。内容仅代表作者观点,与易车无关】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