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 《走近新课程》

我想找一下关于《走近新课程》的大纲,
如何查找?直接输入到百度里面也没有哦 帮一下忙,非常感谢!!

走近新课程 理解新课程

老师们,这一次新课程培训,我们将用两天的时间,与大家一起共同学习、探讨新课程。由于时间有限,加上新课程的试点工作已有四年之久,有很多学校对这项工作抓得比较扎实,估计老师们对新课程已经有了不同程度的了解,所以我们这次课程培训不可能也没有必要对课程标准的各个内容进行系统全面的解读,我们设想本次课程培训,重点是与老师们共同探讨下列几个问题:

1. 体育与健康课程的结构
2. 课程标准与教学大纲的比较
3. 新课标的性质和理念
4. 新课程与教学计划
5. 课程标准的体系
6. 新课程与教学模式
7. 课程标准的学习评价

今天,我讲的的题目是:走近新课程,理解新课程
走近新课程就是要通过学习能够对新课程有一个初步的了解,在此基础上更深的认识和理解新课程。现在我讲第一个内容:
一、 课程标准与教学大纲
(一) 课程标准简介
体育课程标准是对不同阶段学生制订的体育课程的知识与技能 、过程与方法、情感与价值观等方面的基本要求,是绝大多数学生经过努力能够达到的。
体育教学大纲是根据课程计划,以纲要形式编定的体育学科的指导性文件。
那么,新课程到底由哪些部分组成呢?请看结构图(见演示文稿)
 在课标中提出了四条基本理念:
1. 坚持“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促进学生健康成长;
2. 激发运动兴趣,培养学生终身体育的意识;
3. 以学生发展为中心,重视学生的主体地位;
4. 关注个体差异与不同需求,确保每一个学生受益。
 课程标准的设计思路
1. 根据课程目标与内容划分学习领域
2. 根据学生身心发展的特征划分学习水平
3. 根据可操作性和可观察性要求确定具体的学习目标
4. 根据三级课程管理的要求加大课程内容的选择性
5. 根据课程发展性要求建立评价体系

刚才我们通过课程标准的结构图对新课程作了一个简单的介绍,现在我们再看看新课程与教学大纲相比有哪些不同之处。

(二) 体育(与健康)课程》与教学大纲的相同和不同之处
项目 课程标准 教学大纲


点 颁发部门 教育主管部门 同左
文件性质 规范教学的指导文件 同左




学习(教学)目标 学生的显性行为目标 教师的隐性教学要求

教学内容 规范选择内容的标准,具体教学内容由各地、各校进行选择。 具体规定教学内容
教学时数 无明确规定,各校弹性安排。 有明确的比重
学习评价内容 各地、各校依据学习目标和实际教学内容有所选择。 有规定,侧重于对身体素质、运动能力、运动技能技巧进行评价。
学习评价标准 依据水平目标,各地、各校将绝对性与个体性评价相结合进行评价。 侧重于绝对性评价
功能 制订水平标准,指明方向。 确定内容,规范具体教学过程
结构 以学生为本的学习领域结构。 以学科知识与技能为主的内容体系
目标与内容的关系 以目标规范内容选择标准。 罗列运动项目
1.指导思想不同
课程标准强调体育课程以“健康第一”为指导思想,以身体、心理和社会适应的整体健康为课程目标;体育教学大纲则主要以“增强学生体质”为指导思想,比较忽视心理健康和社会适应这两个健康维度。
2.目标体系不同
课程标准包括具有递进关系的层次目标,即课程目标、领域目标和水平目标,这使课程目标更加具体化、更具操作性;体育教学大纲则只有比较笼统的、操作性不强的课程目标,且教材内容、评价内容与目标要求不太一致。
3.结构不同
课程标准包括运动参与、运动技能、身体健康、心理健康和社会适应五个学习领域。它实际上由两条主线组成,一条是身体运动主线,另一条是健康主线。虽然课程标准将不同性质的学习内容划分成五个学习领域,五个学习领域是一个相互联系的整体;体育教学大纲的学习领域则是按运动项目划分的,如球类、田径、体操、武术等。这实际上是一种竞技运动的教学体系,每个学习领域可以脱离其他领域而独立存在。
课程标准按照水平来划分学段,即水平一、水平二和水平三分别对应于1—2年级、3~4年级和5~6年级,水平四对应于初中,水平五对应于高中,水平六为发展性水平。按水平划分学段主要是考虑到学生发展和各地、各校情况的差异性;体育教学大纲则将一个年级划分为一个学段。
4.教学时数规定不同
课程标准没有规定学习内容的时数,教师可以根据学生达成学习目标的状况,随时对不同教学内容的时数和进度进行调整。如果学生较快掌握学习目标的内容,教学时数可适当减少,反之可适当增加,这就避免了那种只按教学时数和进度要求,不管学生是否已经掌握的机械做法;体育教学大纲则明确规定了各项教学内容的时数。
5.评价方法不同
课程标准强调建立评价内容多元化、评价方式多样化的评价体系。在评价方式上,既注重终结性评价,也注重过程性评价;既有教师对学生的评价,也有学生自评和互评。在评价内容上,既包括对学生体能和技能的评价,更注重对学生的态度、心理和行为的评价,努力使评价内容与课程目标相一致;体育教学大纲主要重视对掌握运动技能的程度及体能状况进行评价,使评价内容与课程目标脱节,并最终导致教学实践与教学目标的背离。
通过对新课程标准的介绍以及对新课程与教学大纲的比较,我们对新课程有了进一步的认识,那么我们在学习新课程,特别是把新课程的理念应用到教学实践中时,应该如何准确的把握课程的理念、性质、领域目标等有关问题呢?这是我今天要讲的第二个内容。
二、对《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中几个问题的认识和理解
第一,关于课程名称的问题
课程名称是否准确,不仅仅是一个名字的问题,关键是能否给体育课程进行科学的定位,这里有三点说明:
1.小学还是叫体育课
2.中学改为体育(与健康)课
3.教育部澄清——体育课决不能称“康体课”
第二,明确课程性质,以免体育教学改革走偏方向
(一)课程性质的最新表述
新修订的《课程标准》明确规定:“体育与健康课程是一门以身体练习为主要手段,
以体育与健康知识、技能和方法为主要学习内容,增进中小学生健康为主要目的的必修课程。”(体育与健康课程是一门以身体练习为主要手段、以增进中小学生健康为主要目的的必修课程是学校课程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实施素质教育和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人才不可缺少的重要途径。它是对原有的体育课程进行深化改革,突出健康目标的一门课程。)
(二)对于课程性质我们应该把握以下几点:1.体育教学必须贯彻“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健康是目的,体育是手段)
2.体育教学必须以身体练习为主要手段;(抓住了这一点就抓住了体育的基本属性)
3.体育与健康的知识、技能和方法是课程学习的主要内容;
4.体育与健康课程强调多种内容、多种功能和多种价值的整合,但还是以体育为主;
5.健康教育的内容必须结合体育的特点进行。
6.回顾我国学校体育课程演化的历史,各个不同时期制订的《标准》或《大纲》,在课程目标上虽然各有不同的侧重,但体育课“必须以增进健康为目的”、“必须进行身体练习”、必须学习必要的知识与技能”的基本点始终未变。
综上所述:
只有正确理解体育课程的性质,才能把握好体育课程教学改革的正确方向,避免体育教学改革走入误区。 在教学实践中要领会教育部体育卫生与艺术教育司副司长廖文科所说的:“决不能把体育课上成休闲课、娱乐课,必须有适宜的运动负荷”的含义。
第三,正确认识和对待学生的体育兴趣
(一)激发和培养学生的运动兴趣,既是新课程的四个理念之一,也是运动参与领域的重要内容。
体育兴趣是学生从事体育学习和锻炼的内在动力,在新课标中,反复强调要重视培养、激发和保持学生的运动兴趣。并指出:“运动兴趣和习惯是促进学生自主学习和终身坚持锻炼的前提”,“是实现体育与健康课程目标和价值的有效保证”。
(二)重视激发和培养学生的运动兴趣,决不是为了迎合学生的运动兴趣,更不是一切为了兴趣。原因有三:
1.学校体育是学校教育的组成部分,学校体育必须反映国家和社会对学生的体育要求,这是学校体育区别于大众健身的一个重要标志。
2.学生的体育兴趣是各不相同的,在实际工作中任何一所学校都不可能完
全满足学生各种不同的体育需要,进一步的说如果学校能够提供较好的条件,而有的学生就是对整个体育都不感兴趣,是否就可不练了呢,回答显然是否定的。
3.中小学生已有的某些体育兴趣,是比较有限的,而且也不太稳定,大多尚未形成兴趣中心。
因此,一方面充分考虑学生已有的体育兴趣,结合学校的实际可能,精选教材内容;改革教学方法,改进体育活动的方式,以激发学生体育学习和锻炼的直接体育兴趣。另一方面我们应该认识到学生的体育兴趣不是天生的,而是在后天的体育实践中形成和发展的,作为体育教师就要加强对学生体育价值观的教育,加强对学生体育需要的引导与责任感的教育。

第四,重视学生的主体地位并不排斥教师的指导作用
(一)主体作用的体现
课程改革的核心问题之一是重视学生在课程学习中的主体地位。反对把学生当作被动、
从属地位的“以教师为中心”的教学观。学生主体作用我认为主要应体现在:
①给学生创造自由展示的课堂时空
课堂上,要运用多种形式激发学生参与活动,一方面抓好课堂的个
体学习,让他们自己去想想、说说、练练;另一方面抓好小组讨论,人人又说又练,在和谐的民主参与中,做到让所有的学生充分地活动起来,享受探求知识的乐趣。
②给学生自由提问的主动权
在我们的体育教学中,通常是教师不断地提问、解析•,学生是极少有机会问教师的。教
师的提问固然能诱发学生的思考,但学生的学习总是比较被动。在体育教学中,我们可以通过教会学生不断地提问来提高学生主动学习的意识,把提问的主动权交给学生,使他们在课堂上不只是听者、答者,而是自主学习的学习者。为了激励学生提问,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以“普通一兵”的身份出现在学生面前,发表意见同学生商量,体现出教师以“学生为主体”的强烈意识。面对学生的提问不是压制学生,不让他们提出异议”,而是及时抓住它、珍惜它、应用它,学生提出有创见的问题,就及时鼓励、肯定,使之爆发出智慧的火花,促使学生养成深思善问的好习惯。
③给学生自由选择的权利
体育教学应改变那种“军事化”的教学方式,我们应给学生创造自由选择的权利,让学
生对于“怎么学”享有发言权;可以让学生根据自己的能力选择学习方式,让学生纷纷提出自己的见解,促使课堂上的气氛活跃而热烈。记得有一堂课,比如我们在围绕主教材的前提下,让学生自己选择辅助教材,并组织上课内容,教师只参与其间的活动,这样十分有益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从而促进体育课堂的深化改革。
2.关于主导作用的发挥
教师的主导作用是教学艺术的体现。主导作用主要体现在“导”上
①“导”教学目标
我们在教学中确立每一堂课的教学目标,既要有微观的眼光,更需要有宏观的观点。学
生的学习是一个由认知能力、学习情趣、思维方式、学习方法、学习习惯等多种因素构成的动态系统,。制定目标既要传授知识、提高学习技能、打好文化基础,又要发展学生的健体智能,学会学习,提高学习能力等,使学生知识和能力协调发展,认知和情感和谐发展。
②“导”学习方法
“学会学习”是“学会生存”的前提,教师的教法来自学生的学法,教师的教要符合学
生学的规律,主导作用要为促进学生的主体作用服务。因此,教师应根据每一课内容,讲究学习方法的传授。
③“导”师生情感
教师与学生在教学过程中,主要有两大心理要素:情感要素和认知要素。我们不能只
重视后者,而忽略前者,教师要尽可能发掘教材内容的情感因素,努力挖掘情感教育点。另外,教师还应重视自身的情感表现,要热爱孩子,在课堂上教师要用亲切的教态,和蔼的语言感染学生,引起学生学习兴趣,激发学生好奇心、求知欲,为学生创造一种民主、和谐的气氛,有助于学生主体作用的发挥。
④“导”个性发展
素质教育是一种重视个性发展的教育,重视每个学生的兴趣爱好和特长。我们在教学方
法的选择上,练习的布置上要依据教材、学生的实际而定。教学中要保护学生创造性思维的火花,珍惜学生的独立见解,鼓励学生质疑问难。
3.正确处理好两者的关系
学生是学习行为的主体,教师是学习行为的主导,是一个导向人。教师的主导作用体现
得如何,根本的是要看教师的活动是不是为学生更好地掌握知识技能服务,把学生作为学习的主体,让学生在教学中真正自主活动起来,达到认识参与、情感参与、思维参与、运动参与,让每一位学生都能获得成功的心理体验和运动的乐趣。可见,强调学生的主体作用,并不是否定教师的主导作用,两者不是矛盾的,而是相互依存的。把学生在课程学习中的主体地位,简单地解释为就是“以人为本”,“以学生为中心”,“学生就是上帝”等等这些说法是错误的,我们要警惕“新式的放羊课”。
第五,不能忽视运动技能的学习
1.终身体育的思想需要学生掌握一定的运动技能;
2.运动技能是五个学习领域的核心;
课程标准把学习领域划分为运动参与、运动技能、身体健康、心理健康、社会适应五个领域。在教学实践中不能把五个领域分割开来,它们是相互联系的一个整体,其中运动技能是学习的载体,其他领域往往是在运动技能教学过程中体验和实现的。抓住了“运动技能”这一核心领域,就明确了五个领域的主次关系,那么要不要进行运动技能的学习就迎刃而解了。3.从课程的性质看不能不要运动技能;
4.不过分追求运动技能传授系统和完整不是不要运动技能
5.不苛求技术的细节不是不传授正确的运动技术
6.淡化竞技运动不等于淡化运动技能的教学
如果说“淡化竞技运动”是指,对高水平的竞技运动进行改造组合,降低其难度,降低
其运动负荷的强度,降低其标准化,使它适应中小学学生的实际需要。如果理解是这样的一种淡化,我们认为这个“淡化竞技运动”提得对,提得好。但是如果说淡化竞技运动就是要淡化运动技能的教学。这种淡化只会给体育课程带来负面影响,会使体育教师失去“真本领”。这种淡化不符合课程改革的潮流,也不符合体育教改的实际需要和方向。
第六、新课程是一个继承和发展的过程。

思考题
1. 在体育教学中你是如何激发和培养学生的体育兴趣的?
2. 请设计一个能大体反映在教师的指导下学生主动、积极、愉快的进行体育学习的课例(某一个教学片断)。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