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评价电影《我要我们在一起》?

如题所述

不知道有多少人注意到了《我要我们在一起》的英文片名love will tear us apart,“爱让我们在一起,爱也让我们分离”。
这部电影的不只在讲爱情,探讨了更深刻的当下年轻人面对的情感困境和现实挣扎。
年少的时候,只考虑只要我们在一起就无所畏惧,长大了,当所有问题接踵而至,爱也不再简单。
爱情里的男孩年少时英勇无畏,长大后却胆怯小心,爱情里的女孩开始是恪守规矩,长大后却勇敢疯狂。
开放式的结局,也是我最喜欢的部分。好的结局给故事中的他们,坏的结局给故事外的我们,吕钦扬最后一滴眼泪因为我们更需要知道爱情的苦,才能更想握紧对方的手,亲自品尝爱你的甜。所以这部片子不是一剂迷幻药,而是真实动人、感动美好的。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21-05-31
看了首映。一句话评价就是:代入感极高。我从影院走到外面的时候,阳光刺眼,照得我一阵恍惚,我发了一会呆才回到真实世界,恍然惊觉自己刚才竟然如此全神贯注地投入戏中。

如此投入的原因是因为这部电影的人物刻画巧妙又真实。
很多爱情类电影容易因为角色过于恋爱脑而给人感觉做作,尤其对于现实中不那么恋爱脑的我们来说更是难以代入。这部电影就完全不一样了,男女主的人物设定比较丰满,哪怕是性格完全不同的人,也不会质疑他们行为逻辑的真实性,反而很容易对其感同身受。

我觉得不能用恋爱脑来形容他们,因为在人生的方方面面,他们都充满了一种名为“我执”的坚持。

男主是一介学渣,还是个坏孩子,从小就会去老师办公室偷回自己被没收的东西,奇迹般的邂逅也正是由此展开。(话说这事我也干过,我偷回来的是被没收的游戏王卡片,不过我是个学霸哈哈)无论是那封义无反顾的情书,还是宁受责罚也不出卖别人的坚韧,还是在办公室里那句全校师生都能听到的“我不后悔”,都让男主鲜明的性格特征跃然纸上:冲动而执着,行动力强,不屈服于强权,感情无比真挚。单是这一个开局,其实就预示了未来发生的种种因果,这就是我们常说的“性格决定命运”吧。

普通人是聪明的,生活中充满了各种绕道而行,若知前路难行必然退却,和聪明的普通人相比男主偏执得简直像个蛮干的傻子。如此蛮干的性格让他能得到常人得不到的浪漫真挚的爱,却也注定了他的悲剧。

他的蛮不仅表现在爱情上。剧情中用了超大量笔墨描述了男主与其上司的对抗,这也是他命运的第一个转折点,如果没有这件事,那这故事就变成了一个小伙努力搬砖打工迎娶白富美的俗套故事了。男主真的很刚,刚到为了一件和自己利益完全无关的事和上司硬碰硬;男主也真的很傻,傻到轻易就被骗;男主也很冲动,冲动到明知大势已去,竟然还回去找领导对峙,耽误了更重要的事…

男主前期最大的愿望是买房结婚,但他正直、善良、仗义,从不会为了个人目的牺牲自己的原则。这在一开始的工作事故中就能看出来,男主角为了救一个同事而被砸成重伤。
而在后期,他的善良、莽撞和太容易轻信别人这些特质,更是造成他悲剧命运的元凶。

这样的设定真是让人唏嘘不已,他并不强大,学习也不好,智商情商也不高,但他的人生任何人都无法复制,他能活出别人活不出的生命美感来,一念起,万水千山,为了执念佛挡杀佛,矢志不移,既无愧于爱人,又无愧于天地。

而女主表面上是乖乖女,学习成绩优异,骨子里却也是个为爱疯狂的人,不管男主沦落到何种地步,始终对他不离不弃。
为了他离家出走,为了他住工地睡沙发,为了他舍弃母亲安排的高富帅,不管热恋还是分手后,不管时隔几年,只要男主一句话,女主就愿意舍弃一切跨越山海去见他。

也正因如此,男主才能度过那些苦难,才能不怕累不怕苦不怕受伤甚至不要命,因为这世界上有个人,永远都站在他这边。

可惜最后还是没有等到他,女主苦苦守候的身影在火车站里一动不动,就像一座寂灭的石雕像。
苦等一天一夜等到的却是永失挚爱、阴阳永隔…

蝴蝶终是飞不过沧海,幸福的憧憬成为无法实现的悲愿,最终化为了男主临终的噩梦。但两人相守到如此地步,这一切苦难就都值得。

虽然这不是一部以神转折和悬疑推理为卖点的片子,但剧情也算高潮迭起情节巧妙,全程扣人心弦,所以我就不剧透更多内容了。总之,感觉自己520来看这个电影算是看对了,有刺激有感动也有深刻的地方,综合体验算是不错。

值得一提的是,这并不只是一部爱情剧,与男女主纯粹到极致的纯爱相对应的,是这个世界上重重不绝的恶与悲,从头到尾贯彻始终。

学校老师不讲师德,对学生又打又骂;工地上司偷工减料、目无法纪、违章建筑;女二号虚荣拜金,唯利是图;男二号出卖朋友,挪用工程款项,用骗来的钱结婚;房价虚高不下,让男主这样的普通人望而莫及;女主的妈妈强势控制子女,找女婿只看钱权;甲方拿工程队不当人看,肆意出尔反尔…

这些恶与悲几乎都与钱有关,或大或小,无处不在,如此真实地蔓延在这个世界上,让人避无可避。大部分人会妥协,甚至已经对此习以为常、感受麻木。

而电影却塑造了这样一对性格刚直的男女主,以及这样一份坚定不移的爱,营造了善与恶、理想与现实的强烈冲突。电影最后的悲剧结局也很符合现实,也意味着如果普通人非要孤注一掷地坚持某些东西,最终也可能会像男主那样付出生命的代价。

这些生活中的恶与悲被如此清晰地放大在人眼前,让人回忆起了都快要忘在心底的那份不甘:生活中很多事情都是如此扭曲,又叫人无可奈何。

我们普通人肯定没法像这个电影的男女主那么坚定而正直,但还是可以尽量地让这个世界更好一些。或许当不了好人,但至少让自己不成为男主上司和朋友那样的魂淡,也算无愧于天地了吧…
第2个回答  2021-05-31
如何评价电影《我要我们在一起》?
《我要我们在一起》的长处是叙述维持着平和的节奏,类似于低姿态的、控制着情绪的倾诉。相应的,矛盾的发展、爆发和解决这个叙事电影的情理逻辑在这里是缺席的,人物的生长痕迹和成长史也就不存在了。但这歪打正着,得以让两位主演恰如其分地发挥——电影希望他们提供的,是一个接一个应激反应下的“状态”,是一种有信服力的泯然于众生的自我告解,这不是强戏剧性的假定性表演的要求。
张婧仪是没有太多表演经验的新人,这个姑娘的举止和神情里仍带着明显的羞怯,有些时候还有些藏不住的稚气,愣愣的。但正是她的青涩,让她在琐琐碎碎生活细节再现的影像中,展开了浑然天成的表演。凌一尧这样的女孩,是无数校园初恋汇总的符号,善良,乖巧,性格和成绩一样,透着适可而止的优秀,温吞水一般没有杀伤力。“她”既是这一个,也是这一类,陷入一段不般配的初恋耗尽她平凡一生的勇气,终将屈服于随波逐流的命运。在那些贫穷的小情侣相濡以沫的瞬间,剧作没有要求演员创造戏剧情境,是镜头追逐、捕捉到的她,成了戏剧本身。
屈楚萧是个长相很有辨识度的小伙子,但是在《如懿传》和《流浪地球》这些现象级的作品中,他的表演未必给观众留下深刻印象。“我比我的角色更有辨识度”这个弱点在面对“吕钦扬”时反成优势,因为吕钦扬作为戏剧人物是面目模糊的,他身上集合了太多中下层年轻男孩的“痛点”,荷载着泛泛而谈的与金钱和阶层有关的焦虑。技艺和修辞的准确对表演是重要的,但能否激发银幕上下的同理心,同样会造就表演的质感。屈楚萧以一种无意识的暧昧释放了电影表演所能拓展的开放空间,可以想象有多少小城小镇青年在漆黑的影院里黯然神伤,把吕钦扬当作世界上的另一个“我”。
《我要我们在一起》隔着浪漫的滤镜打量黯淡的生活,凌一尧和吕钦扬的十年,既是残破的现实也是温柔的迷梦,这两个角色是收容着观众千百种情绪的客体。湿漉漉的感伤取代了对日常表象的洞见。
第3个回答  2021-05-31
《我要我们在一起》改编自豆瓣热帖《陪我十年长跑的女友明天要嫁人了》。网络上看帖看个猎奇,拍成电影走进电影院,则需要更多的普适性和共鸣。这一点上,该片似乎没有太大的说服力。原帖里的男女主人公从高中开始携手走过十年,历尽艰辛终究敌不过现实的爱情长跑令人唏嘘,而电影里十年的跨度基本上集中聚焦在了后五年男主在社会的毒打中一次次头破血流的过程。大部分的青春爱情片,都将叙述笔墨放在青春的阶段,青涩飞扬情窦初开的美好最适合渲染爱恋的纯真与一往无前的坚定。成年后打败爱情的桥段是灰沉沉的不堪比对,和明丽青葱岁月的少年少女相比,被现实吊打的成年世界的爱情相形见绌。而这个十年长跑的爱情故事没有被拍成一部青春片,高中段落的相互钟情在一场各种窗帘的暧昧和一封被老师缴获的情书中被一笔带过,字幕呼啦啦把观众带向他们相恋的第一千多天。该片的主干叙事大概就是一段并不算对等的爱情被现实消磨打脸的过程,男主高中肄业后来读了大专成了灰头土脸的“打工人”,女主一路学霸保送直升研究生。为了坚定和男生在一起,女孩和家里断绝往来,也就失去了经济来源;男生来到女生读书的城市开启了一段“包工头包养女大学生”的合租生活。日子很苦,爱情很甜,面对一次次考验,两个人喊着口号似的“情比金坚”。这样的爱情在现实里本已不常见了,导演又省去了前情铺垫,也并没有着墨于去刻画两个人在共同成长中究竟建立了什么的内在认同和情感连接,于是要理解整个故事需要观众自行代入一个默认前提——他们就是很相爱,不管为什么,反正很相爱。由于电影里没有给出任何有说服力的交代,又在全程强行开“虐”,于是笔者在观影过程中常常会产生一种出戏感,时不时脑海跳出一行行弹幕,不知道俩人到底为什么各种不合适还非要在一起。这一点,不知道是否可以归结于是屈楚萧和张婧怡两位演员并没有什么CP感的原因。尽管张婧怡的脸在大银幕上美得有那么几分令人心动,屈楚萧也荣膺“最适合演包工头的小鲜肉”,但两个人放在一起着实没有化学反应,互动上也不见表演里的深情,于是只能顶着一个“相爱”的人设往下接受命运的考验,不免让人对人物无法产生共情和认同感。真的要去着墨于现实压力如何拆散一对爱侣,几场戏的描摹也显得像是走过场的说明,并没有让观众真正进入人物的生活。电影像一个流水账PPT的现场,为了服务于买房、家人、工作等方方面面的难关,充满了最刻意最顺拐的“功能性”场景,此一处需要一场“吵架”,彼一处需要撒点“糖”,没有流动而具体的生活,男主所遭遇的困难好像写成了一篇带单调直白情节的“说明文”。而女性成长是完全缺位的,女主是女神般的存在,像一个完美的瓷娃娃,主要负责一件事——爱男主。但她真的完美和爱吗?这样的一个故事,对于那些不止一无所有甚至不知道如何去爱,还空有一颗玻璃自尊心的男生来说,多少有些类似对位傻白甜终日幻想“霸道总裁爱上我”的意淫。且女主的这份爱,也是姿态式的,是说着我爱你、陪你,却对于自己的生活毫无掌控感。既然情节设定的所有现实压力来自于钱,身为女性想要和自己深爱的男人相守能够为切实解决问题付出的力量其实也很多,而不是停留在一个“等”字。等你下班、等你赚钱,等你买房,等你发达能够照顾我的家人;而如果等不到,一个大城市高校研究生毕业的女性,就只有伤心失望,只能去转头依附一个不喜欢却家境优越的男人……虽然多少有一个和家人抗争的感人姿态和明确的矛盾冲突阻力,但整部电影里二人关系所承载的这种爱情观和价值观都过于老土和过时得令人生气。而致使男主命运跌入谷底、远走他乡不惜和女主分道扬镳的导火线,是兄弟大乔挪用工程款去给自己中学时代的拜金女神买钻戒结婚了。这条副线爱情虽然是一种不同选择的对照,也终究更进一步显示出对于爱情和男女关系观念上的偏狭。前文说过,即便豆瓣神帖属实,也是值得围观的个人罗曼史,爱情里的个人各自精彩,一部电影拍出来内容如果还不如一个帖子扎实丰富和有所深入和延展,那就属于不讲武德。说真的这样的电影就是狗血!
第4个回答  2021-05-31
对于这部电影,我认为他是非常符合现实的,而且也有关于现实中的很多细节,让人看了之后也会回想起自己和自己的另一半在奋斗何为爱情抗争的时候那些年做过的傻事。而这个电影其实演员的演技也非常在线。可以说两个人都在动情的演绎这个故事,虽然俗套,但是现实刻骨。这个故事其实总的概括来说就是两个人相爱了十年,因为现实中的种种原因,最后没有能够走在一起,虽然说很残酷,但是其实这就是符合现实的剧情,因为现在很多情侣面对的压力不再是当年的那一种父母。我愿意这么简单,而是现在树立在很多年轻人面前的,有关于买房,有关于金钱,种种的压力都压迫在了年轻人的肩膀之上,而这侵害的不仅仅是他们个人,还有他们甘之如饴的爱情。所以这个电影的剧情上来说是非常的符合这个现实社会的,因为现在其实很多年轻人,他们在校园时期就已经有了自己想要共度一生的人,但是当他们走上社会的时候,就会发现,光是相爱是不够的,两个人在一起需要的有太多现实的因素了。所以在电影里面,凌一尧和吕清扬他们无法跨越父母的命令,也无法跨越,没有钱的难过,十年爱情长跑,最终还是没有换来一句在一起。这个故事的现实反倒让人有一种醍醐灌顶的感觉,他不像是大多数的爱情电影,无论怎样,最后还能在一起,就是因为他的现实,反倒让人看了之后觉得很难过。而这部电影的两个主演也是非常动情了,在演绎这个故事,两个主演的外形上来说,其实也是比较符合这个故事的原型的,而在演技上,女主角和男主角的演技其实都还算是能够驾驭这个人物,而且也不会让人觉得跳戏。男主演可能是比较血气方刚一些的人数儿,演员在演的时候也把这一个特点表现出来了,而女主角更多的就是像笑话一样,像蒲草一样,虽然很温柔,但是很坚强,这点在女主演的身上我也看到了。二,两个人为了爱情奋斗,最后紧紧拥抱在一起的场景,其实真的让人很动容,他们之间那种无声的感情都通过眼神戏表现出来了,所以我认为两个人的演技都还是不错的,在这部电影里面也都把人物的特性发挥出来了。其实这部电影也有不少可圈可点的地方。不过还是各花入各眼,有些人会喜欢,有些人就不一定,如果你喜欢爱情电影,可以走进电影院去看一看。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