戴望舒的《雨巷》主要内容是什么?

戴望舒的《雨巷》主要内容是什么?戴望舒的《雨巷》主要内容是什么?不要在网上搬文

主要内容:诗歌描绘了一幅梅雨时节江南小巷的阴沉图景,借此构成了一个富有浓重象征色彩的抒情意境。在这里,诗人把当时黑暗阴沉的社会现实暗喻为悠长狭窄而寂寥的“雨巷”,没有阳光,也没有生机和活气。

而抒情主人公“我”就是在这样的雨巷中孤独的行走的彷徨者。“我”在孤寂中仍怀着对美好理想和希望的憧憬与追求。诗中“丁香一样的姑娘”就是这种美好理想的象征。但是,这种美好的理想又是渺茫的、难以实现的。

从社会的角度而言,这首诗切合了大革命失败后文艺青年痛苦迷茫、找不到出路的时代悲哀,具有一定的时代意义,所以增加了他的内涵与流传度。

扩展资料

《雨巷》是戴望舒的成名作。

《雨巷》写于1927年夏天,血腥的“四·一二”大屠杀之后。诗人时年22岁。曾因投身革命而被捕的诗人,面对笼罩全国的白色恐怖,在痛苦中陷于彷徨迷惘。他隐居在江苏松江朋友家,孤独中嚼味着“在这个时代做中国人的苦恼”,“夜坐听风,昼眠听雨”,在阴霾中盼望飘起绚丽的彩虹。

可生活贫乏,整天“窗头明月枕边书”,诗人只能在“旧时的脚印”、“青春的彩衣”和星光下的盘桓中寻求慰藉。个性的轻柔、忧郁和时代的重压,使《雨巷》成为现实黑暗和理想幻灭在诗人心中的投影,贮满了彷徨失望和感伤痛苦的情绪。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雨巷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8-12-23

《雨巷》主要内容是描绘了一幅梅雨时节江南小巷的阴沉图景,借此构成了一个富有浓重象征色彩的抒情意境。在这里,诗人把当时黑暗阴沉的社会现实暗喻为悠长狭窄而寂寥的“雨巷”,没有阳光,也没有生机和活气。

这首诗写于1927年夏天。当时全国处于白色恐怖之汇总,戴望舒因曾参加进步活动而不得不避居于松江的友人家中,在孤寂中咀嚼着大革命失败后的幻灭与痛苦,心汇总充满了迷惘的情绪和朦胧的希望。

《雨巷》一诗就是他的这种心情的表现,其中交织着失望和希望、幻灭和追求的双重情调。这种情怀在当时是有一定的普遍性的。《雨巷》运用了象征性的抒情手法。诗中那狭窄阴沉的雨巷,在雨巷中徘徊的独行者,以及那个像丁香一样结着愁怨的姑娘,都是象征性的意象。

这些意象又共同构成了一种象征性的意境,含蓄地暗示出作者即迷惘感伤又有期待的情怀,并给人一种朦胧而又幽深的美感。富于音乐性是《雨巷》的另一个突出的艺术特色。诗中运用了复沓、叠句、重唱等手法,造成了回环往复的旋律和宛转悦耳的乐感。因此叶圣陶先生称赞这首诗为中国新诗的音节开了一个“新纪元”。

第2个回答  2018-12-07

《雨巷》生动形象地描绘出了一个江南女子独自撑着一把古典油纸伞,缓慢地,迷茫地走过那漫长的,孤寂的被雨淋过的小巷。借此构成了一个富有浓重象征色彩的抒情意境。在这里,诗人把当时黑暗阴沉的社会现实暗喻为悠长狭窄而寂寥的“雨巷”,没有阳光,也没有生机和活气。

《雨巷》是戴望舒的成名作,写于1927年夏天,血腥的“四·一二”大屠杀之后。

第3个回答  2016-09-10
生动形象地描绘出了一幅江南女子独自撑着一把古典油纸伞,缓慢地,迷茫地走过那漫长的,孤寂的被雨淋过的小巷。语文课代表很高兴为你解答,欢迎采纳!追问

。。。

我打赌绝对不是。。。

追答

当然了,戴望舒写《雨巷》的时代背景是1927年四一二大革命失败后
曾经因为投身于革命而被逮捕的大诗人,面对白色恐怖,诗人心情彷徨,对未来表示很迷惘。
借雨巷里的姑娘与江南小巷来表达自己的志向,也就是托物言志的意思了。《雨巷》就是戴望舒的成名作,他因此一举成名。

本回答被提问者和网友采纳
第4个回答  2020-10-24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