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同性恋中的t、p、h分别指的是什么?

如题所述

女同性恋中的T、P、H,实际上是华语地区对于女同性恋的性别角色的一种划分方式,
这种划分方式主要基于性别气质。
在女同性恋当中,外形较为阳刚的会被称为T,来源于英文单词Tomboy。
外形较为阴柔的则被称作P。早期这个说法来自于台湾,指的是“婆”,指女同性恋当中性别气质更为女性化的人。
那外形趋向于中性的呢就会被称作是H。H是half的缩写,介于T和P之间的类别。通常也会被称为是不分,一直没有性别角色的划分。
在过去,T通常被认为在女同性恋当中扮演男性角色。那P,则是扮演女性角色。
实际上,T,P的划分和个人在性关系中的主动和被动并没有必然的联系,这是一种典型的刻板印象。随着在年轻一代中越来越多的人具有性别多元和性别平等的意识,在去刻板印象的思潮的影响下,越来越多的女同性恋者也不再区分T、P和H。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23-06-20
女同性恋中的T、P、H是指三种不同的性别认同和性别角色。
T是指“T”或“Tomboy”,意思是“假小子”,指的是一种喜欢穿男性服装、留男性发型、具有男性化特征的女性。
P是指“P”或“Prettygirl”,意思是“漂亮女孩”,指的是一种喜欢穿女性服装、留女性发型、具有女性化特征的女性。
H是指“H”或“Hgirl”,意思是“双性人”,指的是一种同时具有男性化和女性化特征的女性。
需要注意的是,这些性别认同和性别角色并不是绝对的,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个人喜好和偏好。此外,女同性恋者并不一定比异性恋者更少或更差,她们只是选择了不同的性别认同和性别角色。
第2个回答  2022-10-31

    T——TOMBOY,假小子

    P——从台湾传来的“婆”的音译,相对于T来说比较女性化外表的一方

    H——half一半,就是拉拉中外表可以随着对象转变的一种。

拓展资料:

1、拉拉的解释:女同性恋,又称女同、拉拉、蕾丝边、Lesbian、Les、 Girlslove、是指只对同性产生爱情和性欲的女性。

2、拉拉的发展:在1890年,医学辞典开始使用该词语,以“蕾丝边之爱”等字词形容女性间的性爱。据1870年文件记载,“蕾丝边”亦被用来描述女性间的情感关系。约至二十世纪时,开始出现了“萨福主义”等可互通的词语。女同性恋文化日益蓬勃,因而促使亨利·哈维洛克·艾利斯等性学家以医学问题的方式着手分类女同性恋关系。

参考资料:网页链接

相似回答
大家正在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