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以借钱给我的app

如题所述

截图自饿了么页面。

“手机里99%的app都可以借钱”

当这句话被越来越多的网友说出时,我们会发现,不知道从什么时候开始,使用手机时屏幕上总是充斥着理财产品。

除了大家熟悉的借贷产品如支付宝的“借呗”、微信的“微贷”、京东。COM的“JD。COM白条”和杜小曼的“钱花”,电商app中,苏宁有“任性贷”,国美有“国美易卡”,唯品会有“唯品花”。

连八卦都打不过的工具App也来凑热闹。比如美图秀秀有“借钱”按钮,科控股公司有在线金融服务,WPS有“金山金融”,百度地图和百度网盘是“有钱花”。

截图自美图秀秀页面。

最好看的就是手机厂商了。手机出厂时就安装了自己的钱包App。小米有借与明星的产品,OPPO是分子贷,华为钱包与杜小曼的“有钱花”、苏宁的“任性贷”以及南京银行、平安银行合作提供贷款服务。

但在变现方式上,并不是所有app都能推出自营借贷产品。如果你没有金融牌照或者不想组建金融团队,你会选择和有牌照的机构合作,或者在结算页面引导其他借贷产品。

华为手机钱包页面借钱截图。

例如,众邦银行去年表示,过去三年,已接入JD.COM、携程、滴滴、58同城等近百家互联网头部平台,与1000多家金融机构开展资本合作。

为什么各类app都热衷于借贷?

在金融热潮下,无论你是哪个领域的平台,只有具备一定量级的用户才会誓要在这个领域分一杯羹,拼命向用户喊:你没钱,你要借钱,向我借!

甚至有的企业为了抢金融业务,摆出“你借不到,我离不开”的架势。

撑不住潮流。周曾信誓旦旦:“扎扎实实做好安全产品,不打算涉足互联网金融”,但他后来推出了360金融。

而App热衷于借贷,对于消费者来说可能是一种过度的体验负担。“什么App最终会成为借贷软件?我只想简单的叫个外卖,打车。不要逼我办信用卡,引诱我借钱。”

随着移动互联网创业浪潮接近尾声,头部App基本完成用户积累,达到流量变现阶段。

“P2P网贷机构已经全部倒闭退出,互联网公司也看到了前者留下的市场空间。”有互联网从业者表示,手握巨量流量,不做互联网金融,就像手握聚宝盆,要饭吃。毕竟互联网公司在营销和用户增量的前期需要大量的投入,甚至亏本赚钱。

知名互联网头部公司都出现过亏损。淘宝用了6年时间盈利,美团用了9年,JD.COM用了12年。滴滴创始人兼董事长程维也在2018年表示,“滴滴自2012年成立以来从未盈利,六年累计亏损390亿元。”

据董希淼介绍,一些大型互联网平台凭借支付渠道优势,依托小贷公司开展消费信贷业务。他们一方面以联合贷款的形式获取客户和资产,另一方面以资产证券化(ABS)的形式借入外部资金。“小马拉大车”,杠杆率急剧放大,业务合规存疑,系统性风险聚集。

“必须高度警惕居民杠杆率过高带来的透支效应和潜在风险。”央行发布的《2020年第四季度中国货币政策执行报告》指出,2011年以来,我国居民部门杠杆率持续上升,2011年底至2020年上半年增幅超过31个百分点,居民负债继续扩张的空间已经非常有限。

央行还指出,在我国消费贷款快速扩张的过程中,部分金融机构忽视了消费金融背后的风险,客户资质明显下沉,多头负债、过度授信问题突出。自2020年以来,一些银行的信用卡和消费贷款的不良率一直在上升。

“一些机构发放无指定用途的个人消费贷款,部分信贷资金未按指定用途使用,违规流入房地产市场以及股市、债市、金市等金融市场,对贷款用途和流向的监控也成为‘老大难’问题。”董希淼说。

不过,网络借贷的“紧箍咒”不断收紧。2020年7月以来,数个互联网贷款管理、网络小额贷款业务管理相关法规或出台,或已公开征求意见。行业也出现一些变化。如,“花呗”调整了年轻用户额度,微粒贷也下调了消费信贷授信额度。

在董希淼看来,针对消费金融,采取一系列措施加强行为监管,规范经营秩序,有助于防控各类金融风险,保护消费者合法权益,亦有助于更好地推动其健康可持续发展。

相关问答:为什么国美易卡解绑不了银行卡

有很多软件捆绑了银行卡都不能解绑。你再绑上一个钱少的银行卡,把原来那个卡就可以解绑了。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