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珠区历史沿革

如题所述

海珠区的历史可以追溯到明清时期,当时它属于番禺县。1918年,广州设立市政公所,随后在1921年,广州市政厅成立,划定市区范围,海珠区开始逐渐被纳入广州市区,分别设立了蒙圣、海幢、洪德三个区公所。1923年和1924年,广州多次扩展市界,海珠区的边界也随之南移至南石头和沥滘、西滘等地。


抗日战争期间,为抗日动员,原属番禺县的部分乡暂时归属番禺管辖,直到1946年回归广州市。至1949年,海珠区划分为蒙圣、海幢、洪德、新洲、沥滘五个区,设立了区人民政府。随着行政区划的调整,蒙圣、海幢和洪德合并为河南区,设有19个行政街道,新洲和沥滘合并为新滘区,归广州市管辖。


建国后,海珠区经历了多次变动,包括增设街道、合并乡镇以及行政区划调整。例如,1954年芳村区的部分镇划入河南区,1960年成立海珠人民公社,1961年恢复街道办事处,1980年代后,赤岗街和新滘区公所相继划入海珠区。1999年,江海街成立,2000年人口普查时,海珠区共有14个街道和1个镇,分布着多个民族。


2001年,新滘镇行政区划调整,设立了南洲和琶洲街道。2001年底,撤销新滘镇,改为华洲和官洲街道,海珠区的街道办事处总数变为18个,各街道的人口情况也有所更新。


直至2005年底,海珠区的行政格局稳定,辖有18个街道,各个民族的分布依然丰富多样,反映了海珠区历史上的变迁与发展。


扩展资料

海珠区是中国第三大城市广州的老四区之一,古称江南洲,在广州市珠江的南面,2005年全区总面积为90.40平方千米,总人口87.7万人。2005年12月31日起,海珠区辖18个行政街道:赤岗、新港、滨江、素社、海幢、凤阳、龙凤、沙园、瑞宝、江海、南华西、南石头、江南中、昌岗、南洲、琶洲、官洲、华洲。 海珠区古称“江南洲”,广州人称其为“河南”,处在广州市的中部,由珠江水系广州河段前后航道所环绕,是四面环水的天然良壤。海珠区风景秀丽,气候宜人,是一个素有广州“南肺”之称的绿色岛区。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