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学』《道德经》品读——第十三章宠辱若惊,贵大患若身

如题所述

第1个回答  2022-07-20
【写在前面】

忘记在哪里看到过这样一句话,说《道德经》在世界上受到很大的推崇,尤其是德国,几乎每一个家庭都有一本《道德经》。

或许这句话存在一定的夸张性,但不管怎样,它足以证明老子思想在世界上的地位,以及对世界哲学界的影响。其实,老子的这部传世经典对世界的重要性远非我们所能想象。去百度下你就可以知道,这部中国的传世经典,无论是在世界的哲学界、思想界、科学界,还是政界、企业界它都产生过而且一直产生着深远的影响。

这部中国历史上首部完整的哲学著作,在世界文化名著发行量上,仅次于《圣经》排名第二。

然而,遗憾的是,在我们国家似乎仅有少部分人对它产生兴趣,且以社会各界成功人士、有身份有地位的人居多。而作为一般普罗大众,则倾向于比较易懂的读物。

是的,我们之所以不选择它,或许是被它那文言形式所吓倒。其实,我很想告诉大家,当你打开这本书试着读下去的时候,你肯定会被其中引领了世界文化几千年的老子智慧深深吸引。

那么,世界有本《道德经》,这本《道德经》是我中华先人的思想精髓,作为华夏儿女的我们自然有责任、有义务让它成为自己人耳熟能详的大众读物。

所以,接下来就让我们怀着无比崇敬的心情共同走近这部经典。

【第十三章】

宠辱若惊,贵大患若身。

何谓宠辱若惊?宠为上,辱为下,得之若惊,失之若惊。是为宠辱若惊。

何谓贵大患若身?吾所以有大患者,为吾有身,及吾无身,吾有何患?

故贵以身为天下,若可寄天下;爱以身为天下,若可托天下。

 

【译前语】

“宠辱若惊,贵大患若身。”是源于比老子的时代还要早的古语,老子拿来加以说明,旨在引出主要观点:宠辱不惊。

【译意】

世人得失名利的心太重,得到荣宠受到屈辱都会心惊,珍视自己的身体就如同重视大的患难一样。

那么,为什么是荣是辱皆心惊呢?那是因为,在世人的眼里,荣宠是高尚的,屈辱是低下的。所以,得到荣宠就欣然,同时也觉得自身随之高贵起来;而受到屈辱则悲戚,觉得颜面尽失。所谓得之也惊,失之也惊。

为什么重视大的祸患而心惊呢?世人之所以有大的祸患,都是因为他头脑中有自身的概念,自我观念太过强烈。假如我们忘了自己,不在乎那些荣辱得失,哪里还有什么祸患呢?

所以,一个人愿意牺牲自己为天下人服务,或者珍贵自己的身体是为了有益于天下,那么就可以把天下托付给他;同样的意思,一个人喜欢牺牲自己而为天下人服务,爱惜自己的身体是为了治理天下,那么,天下人就可以依靠他了。

【古意今解】

这一章老子的主题思想是“宠辱不惊”,放到治理国家上,更准确的说是“宠辱皆忘”。这是一个相当高的觉悟与境界。而把它拿到今天,作用于我们自己身上,如若能将文中的“宠辱若惊”转变为“宠辱不惊”,却道是无愧于苦读“圣贤书”了。

然而,人毕竟是有私欲的,要想达到“忘我”的境界真真有些难度。就我个人而言,最初注意“宠辱不惊”这个词语,得追溯到高中时期。那时候忘记从哪本书上摘抄来这样一个句子:

宠辱不惊,闲看庭前花开花落;去留无意,漫随天外云卷云舒。

当时只觉得这个句子好美,好特别。日后方得知晓,此句乃是源于古之名作《菜根谭》。如今再来读,方才透彻地理解,这种恬淡阔达、超然物外,即是忘我的境界了。我们什么时候变得不那么在乎外在的东西,不那么把自己的感受看得太重,当做到“忘我”之时,才真正的回归到“真我”的轨道上来。有时多余的欲念纠缠,只能让我们离本真越来越远,愈是在意,愈是急迫,愈是难以抵达。

想通了这一点,留个平常心,不再“得之若惊,使之若惊”,踏踏实实做好分内之事,一腔热血追逐心之梦想,至于得或失,荣或辱,去或留,不去在意,反而可以如意。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