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类为什么不打通南北水系,通过运河缓解南方洪涝灾害?

如题所述

我国降水在空间分布上并不均匀,其中南方较多,北方较少;东部偏多,西部偏少。除此之外,我国降雨在时间上分布也不均匀, 其中夏季较多,冬季较少。正是因为我国降雨在地理以及时间上分布不均,所以才会经常发生干旱或者洪涝灾害。

降雨在时间分布上的问题比较容易解决,只要我们多修水库, 扩大湖泊面积,就可以实现对水资源的有序调控。比如:在旱季时多放水,在汛期时拦截洪峰。就可以最大可能地减少干旱或者洪涝灾害的发生。

既然降雨时间分布不均的问题能够解决,那我们能不能通过修建运河来解决降雨的空间分布不均呢?

京杭大运河与南水北调

如果你对我国的地貌有印象的话,你会知道我国地势西高东低,所以河水自西向东流。但也由于我国西高东低的地势,使得我国的天然河流很少有从南向北流,所以南方的降水很难被北方地区利用到。

在过去,隋朝时挖掘了连接南北方的大运河京杭大运河,大运河的起始点是杭州余杭,北到北京。

京杭大运河不仅让南方的水运输到了北方,还加快南北方的交流,在过去人们只能通过陆运来运输货物,现在可以通过漕运,加紧了南北方的联系。

除了京杭大运河之外,我国在近些年来也组织修建了“南水北调”工程,这大大缓解了北方的干旱压力,目前北京和天津等地区的饮用水,有一部分就来源于南水北调工程。

运河

既然京杭大运河以及南水北调工程能够解决一部分我国降雨在空间上的不均匀,那为什么我们没有多修几条连接南北方的运河呢?

其实是因为钱。

虽然我国最缺水的地方是西部地区,但是东部人口多,对水的需求更多,所以会优先考虑在东部地区修建运河。

但是,东部人口的密度非常大,而想要修建运河需要将运河周围的人们移出;而且修建运河也会淹没周围的耕地、工厂等,需要对这些产业做出相应的赔偿,因此修建大运河所需要的资金非常庞大。

更重要的是,我国已经修建了三条南水北调工程,这些工程也发挥了相应的功能,为北方运输了大量水资源,因此没必要再修建新的运河。

洪涝灾害

其实,南方的洪涝灾害并不能通过运河运输到北方来缓解,反而可能会造成运河两岸也发生洪涝灾害。

我们知道,我国南北地势相差不大,所以河道平缓,水流速度较慢。如果南方地区发大水,导致南方出现洪涝灾害,那么由于运河的水流速度较慢,也无法快速将南方洪灾运输到北方,反而会积蓄在运河地段,形成洪涝灾害。

想要缓解南方的洪涝灾害,需要的是扩大当地的湖泊面积,这是因为湖泊就是天然蓄水池,如果当地发生洪涝灾害,湖泊可以起到分洪作用。

另外,大型水库也可以充当蓄水库,通过人为调控水库的出库水流量,来拦截洪峰,降低当地经济损失。

以三峡大坝为例,前段时间长江3号洪水形成,三峡水库的入库流量达到了5万立方米每秒,而三峡大坝的出库水流量仅有3万7千立方米每秒,其余的水流量被拦截在三峡大坝中,慢慢泄洪。

可以说,如果长江上游没有较多的大坝拦截洪水,削弱洪峰,那么长江中下游地区的洪涝灾害还会更加严重。

总结

修建南北贯通的运河并不能分担南方地区的洪涝灾害,反而会因为运河地势平缓,流速较慢使得运河两岸发生较大的洪涝灾害。

南方洪涝灾害频发,为了治理水患,我国早就开始退耕还湖,修建水库,建造大坝等。只是因为当地人口众多,且长江中下游地区地势平坦,洪水容易冲出水道,导致洪涝灾害的发生。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21-04-05
兴山至黄河吊水航运通道在筹划之中
第2个回答  2020-11-17
打通南北水系需要消耗掉大量的人力和财力,打通之后的效果没法提前预估。
第3个回答  2020-11-14
首先打通南北水系需要人力物力太巨大,其次不能拦截洪涝灾害,还会增加洪涝灾害的发生。
第4个回答  2020-11-14
可能适得其反,这么做造成的后果是不可估量的所以人类也是一直不敢去尝试。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