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人文章没有标点符号,这样做有什么好处啊?

我们读古文,许多都是没标点符号的,读这样的文章和有标号的文章相比有没有什么益处啊?

好处是昜容易记诵。古人一般都是背书的,背书是要有音律的,要按节奏来背。也许不明白意思呢,但通过有音律的,抑扬顿挫地背诵,可以让小孩子更容易的背下来。
现在有标点,老师讲的时候也按意思来讲。从某种教育观点来看,了解了意思应该更容易背诵,应该理解得更清楚,记得时间更长。
但事实上,很多例子也说明,记住音律和节奏,有可能会记诵的时间更长。我想这与古人中有很多人过目不忘相关。另外,你可能也记得,在倚天屠龙记里,张无忌从小背七伤拳,完全不懂,但长大之后,数十年不用,还是在电光火石间一下子全记下来了,这依靠的就是节奏之功。
当然,这也要看不同的人的记忆习惯,有人更容易接受音韵,有人更喜欢了解意思再背。
所以所谓益处也是相对的。其缺点也是显而易见的,这在白话文运动和历次对古典文化的批判中都有说明,就不赘述了。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09-03-26
没有好处!古人不是不打标点,而是古时没有标点。我们今天使用的标点是新中国成立后颁布的。
我国最早的古书是没有标点的,在汉代以前,出现了一些标点的雏形,如在两句之间隔开一两字来写,或者用竖线、短横线等标示句子的完结,但是使用上并不普遍。到了汉代,有了著名的“句读(dou)”作为标示,符号有“↓”和“、”两种,《说文解字》中解释“↓”为“钩识也,居月切”,“、”则为“有所绝止,而识之也,之主庾切”。就是说,凡是文末可以停止的地方,就用“↓”来标记,文中有可以句读的地方,就用“、”来标示,也就是今天的句号和逗号。 到宋代,到了宋代,钩号变成了圆圈,有大中小之分,而在明代又出现 ︴和‖,分别用来表示人名和地名。这些简单的符号可以看作是我国传统的标点,但它是很不完备的,长时间里也没有得到广泛使用。所以,在长达数千年的中华文字历史中,无标点复杂句是一种最为普及的,占统治地位的标准书写规范。
进入20世纪,新文化运动以来,白话文应运而生,新的标点也逐渐重要起来。1916年8月,胡适应《科学》杂志的邀请,作《论句读及文字符号》一文,全面阐述他对句读以及文字符号的理论思考,成了新式标点的奠基之作。 同时,《新青年》等进步刊物也是新式标点的宣传阵地。1920年2月2日,北洋政府教育部发布第53号训令——《通令采用新式标点符号文》,批准了由北大六教授(胡适、钱玄同、刘复、朱希祖、周作人、马裕藻)联名提出的《请颁行新式标点符号方案》,我国第一套法定的新式标点就此诞生。
新中国成立后,有关方面对原标点进行了研究整理,1951年9月,中央人民政府出版署公布了《标点符号用法》。共列标点符号十四种,包括句号、逗号、顿号、分号、引号、冒号、问号、感叹号、括号、破折号、省略号、专名号、书名号、着重号。20世纪60年代,汉字文稿的书写和出版物的排印由直行改为横行,某些标点符号的用法也有了新的变化,有必要对原规定进行整理。1987年初,国家语委成立《标点符号用法》修订组,约请专家对原《用法》进行修订。1990年3月,国家语委和中华人民共和国新闻出版署联合发布了修订后的《标点符号用法》,共列标点符号16种,增加了连接号、间隔号。此后,在听取各界意见后,国家语委、新闻出版署和国家技术监督局共同决定将《标点符号用法》制定为国家标准,并于1995年12月正式发布。

当然 ,我们今天读没有标点的古文,可以锻炼我们的古文阅读能力!
第2个回答  2009-03-26
有些文章或诗词,不一样的停顿就会有不一样的意思。曾经读过一个小故事,大体是说一个人作了一首诗,皇上看了大怒,要将作诗的人杀掉。而那人灵机一动自己将诗念了一遍,皇上听了便把他放了。主要是停顿不同,意思也就不同。皇上那样念念出的是大不敬,而作诗人那样念就是赞颂。
古代称文辞意尽处为句,语意未尽而须停顿处为读(逗),句号为圈,逗号为点。古代书籍上没有标点,老师教 学童读书时要进行句逗的教学。读,通“逗”。
有点偏题了哈。总的来说呢,读没有标点的古文,更能培养你的古文语境,或者说是语感,也会让你想更深入的去了解它。
第3个回答  2009-03-26
古文没标点,是因为当时还没发明标点。没标点的古文才是原汁原味的古文,但观看起来不太方便,需要你有一定的文化功底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