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国藩有哪些过人之处?

如题所述

凡是律己以严的人,都是有坚定志向的人。曾国藩一生都遵循修身自律的规范。在曾国藩的自律中,淡泊名利是一个重要内容。 曾国藩很多年内心无法清静,超脱不了,是由于思虑过多,无一天可坦荡于天地之间。庄子日:"淡然无极"、"淡而无为"。诸葛亮云:"淡泊以明志,宁静以致远。"曾国藩看到了这一点,然而其自身的两个毛病让其心灵难得安宁。一是名利心太切,二是俗见太重。他曾说,近来苦闷常郁集于心间,感觉不到生的快乐,因此思考如何在世间寻找欢乐,思来想去约有三种:每日辛苦劳作后能有安静的休息,这是人生一大快乐;淡然面对乃至消除内心中毫无节制的贪婪、没有限度的苛求,是人生第二大快乐;读书的声音有如金石铿锵有力,这是人生第三大快乐也。第一大快乐和第三大快乐,是他在咸丰八年曾经想要努力践行的,已将它们记入日记。第二大快乐是近日找到活着而不快乐的缘由,现在还未能将其从心中消除,在未死之前必须拔除干净,这样自己的心灵才能稍得安宁,才能让自己的心灵自由自在。 淡泊是一种大情趣,人生失却了它同样会失去很多的快乐,它或许没有理智作用,像是天然生成的一种倾向,它凭借的是人的直觉和对生活的感悟。它存在,无言,且无理由。 然而一般人终其一生也无法达到这种境界,其原因就在于将自身陷进了世间的名利场中,在其中沉溺太深,不能自拔,只能看到名利对人的好处,没有看到或极少能看到名利对人性的摧残,更不用说如何理解人生存于世的理由与目的;人赤条条地来,必将赤条条地去,这世间迷惑人的本性的东西没有一丝一毫属于你。 人之所以执著,是因为对某些东西有一个固定的看法,常常又没有机会或能力去改变这种看法,最根本之处还在于他对自身的执著缺乏怀疑与审视的目光,在他心里永远产生不了这种理念:原来他如此执著的东西,是可怀疑的。 从古到今,圣贤豪杰或许志趣不同,然而他们在淡泊上是大体相同的,像陶渊明、孟浩然、白居易等人诗中言志,淡泊之心可明示世人。 曾国藩一生名利心重,至死也未能解脱。名利心切,自古是中国文人的一个通病,原因在于他们从小受到如此教诲:"太上有立德,其次有立功,其次有立言。"而以"饱食终日,无所用心"视为人生最大耻辱,直到今天这种观念依然存在。人们无法忍受一个人为非作歹,为娼为妓,但由衷赞赏一个人功成名就。世人只知为非作歹之害,岂知功成名就之害呢? 求名心切的人,其俗见必然很重。我们从很小就知道做人要努力,一定要成功、成名、成才,诸如此类,这让我们产生了一种广泛的、普遍的心理效应,使我们对任何事情都抱有同样的心理期待,期待人生尽善尽美,期待世事如人所愿,这一切都是俗见,自然就对人生无常、世事变幻格外看重。思虑过多,人的一生被其所束缚,终日不得安宁,一天到晚处于一种患得患失状态,然而这种无休止的思虑何处是个尽头呢? 曾国藩已经意识到,人的一生淡泊名利必将得到心灵最大的自由。他曾送给其弟一枚印章,叫"劳谦君子",有一层意思是说,对处于名利场中的人,要像农夫那样费心耕种,像商人那样努力追求财富,像撑船的篙工在河滩上奋勇搏击,要从辛苦劳作中把淡泊体现出来。在为人处世的过程中,保留淡泊的心志,也就是在忘我劳作中达到淡泊。 曾国藩中年时期位居高官,家人并非因他而富足。在同治元年五月二十七日。曾国藩曾写信给儿子纪鸿,说:"我虽位居将相,但所有衣物不值三百两银子。愿你们能维持俭朴的作风,也是珍惜幸福的方法。"咸丰八年五月初五,曾国藩写给其弟一封信,尤为恳切地说道:"我在外面做官没往家中寄去银两,实在是因为在出仕之初,默立下此誓言。"他又在发给州县的信里,用"不要钱,不怕死"表明志向,"我不想破坏自己的志向。但是父亲在家,贫困窘迫,没法生活,我至今都感到痛心"。 由此可见,曾国藩为官应属清廉,在军中享受甚少,的确能做到大公无私,以国家利益为重。与历代那些贪图享受,公饱私囊注重个人生活的舒适和享受的人相比,曾公不知要高出多少倍。 曾国藩一生推崇节俭,深知由俭入奢易,由奢入俭难的道理。曾写对联一副"陪衣惜食,不惟惜时兼惜福;求名求利,但知求己不求人"。并且教育其子孙把朱子的《治家格言》作为必读的课本。 曾国藩作为将相,每天吃饭,每顿饭只有一种蔬菜,绝不多设。节省饮食的情形达到常人难以想像的地步。这一切与他幼时贫寒,经历了许多艰辛,深知一粥一饭来之不易是分不开的。他在京师做官时,俸禄不多,每年靠节省下来的钱伺奉高堂,数量很少。到官位显赫之时,其父已死,更不给家中寄钱。到了任直隶总督时,才有了二万金的俸银,到他死时,惠敏按照他的遗愿,谢绝赠-送,仅收下门座。故吏募集的用来谕刻《曾文正公全集》的钱,剩余的加上一些俸银,才得以修缮田宅。 从这些可以看出,曾国藩非贪婪之人,并未凭借手中权力追逐自身的利禄,这种品德是应为世人所称道的。 曾国藩一生持俭有恒,终身不渝,让人看到了他不为利禄所累的一面。他教训子孙后代也是如此,曾说:"所有的人都希望子孙做大官,我不希望你们做大官,只希望你们成为读书明理的正人君子。勤俭持家,学会劳动,学会吃苦,便可以从中寻找乐趣,且可约束自己,这样方能称为君子。我做官20年,不敢沾染官场奢侈糜烂的风气。吃饭居室,依然保持本来的家风;异常节约也可,稍有盈余也行,太过丰盛我不敢过。但凡官宦之家,由俭入奢易,由奢入俭难。你们年纪尚轻,一切都不可贪慕奢华,不可养成懒惰的习惯。无论国家还是小家。如果士、农、工、商都勤劳苦干,俭朴节约,没有不兴旺的;反之,如果骄养奢侈,懒惰不思进取,则没有不败的。" 曾国藩说:"能够做到慎独,就可以内省不疚,可以对天地,质鬼神,可以泰然处之,可以快乐、满足、欣慰、平静。"滇独就是真诚。 慎独是宋明理学家最重要的修养方法。曾国藩一生推崇理学,在他的道德修养中,慎独是极其重要的一个方面。在他早期的政治生涯中,他对慎独是身体力行的。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3-10-16
在1864年7月19日,曾国藩的部队攻下了天京,也就是现在的南京,这场人类战争史上伤亡最为惨重的,耗时十几年的战争总算到了尾声了。所以从这个时候就开始有一种涌动的暗流,什么暗流呢?造反。很多人就来劝曾国藩造反,最有名的,第一个,左宗棠,左宗棠我们都知道,跟曾国藩闹了一辈子,是不是?我们也讲过,曾左之间的矛盾,但是到这个时候,大局看出来的时候,左宗棠委托胡林翼,当时左宗棠在外头带兵打仗,委托胡林翼带给曾国藩一封密信,密信里头有八个大字很关键,叫鼎之轻重,或可问焉。这触目惊心的八个大字,为什么呢?鼎就是问鼎中原,就是国家社稷,对不对?这话什么意思啊?大局已定,老大,可以造反了,可以问鼎中原了!胡林翼也说:江南半壁无主,我公岂有意乎?晚晴奇男子大丈夫彭玉麟也说:“江南半壁无主,老师岂有意乎?是湘军内部相反,曾国藩不反。如果反可以说是“万事俱备,不欠东风”。1、《清史稿》:天下赋税半出东南”。往小里说一半的赋税都是出自曾国藩占领的地方东南2、清王朝八旗、绿营防范,湘军三十万虎狼之师嫡系也有十二万,刚刚把不可一世的太平军镇压,你这八旗、绿营和太平军都没法比,更何况湘军乎?战斗力不是一个等级,将帅更不是一个档次!但是曾国藩一心想做中兴名臣,一心想以儒家子弟的感召信仰来拯救天下,追求立德、立言、立功三不朽,所以问题不是反与不反,而是想做圣贤,还是做英雄,“倚天照海花无数,流水高山心自知,” 曾国藩的信仰是用自已行为来感召天下,做世之楷模,“不为圣贤变为禽兽,不问收获,但问耕耘!”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第2个回答  2020-01-30
有锲而不舍的精神;能时常自省,并且能改;胸襟广阔,思想与时俱进。
第3个回答  2013-10-16
忍得,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