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震设防建筑类别怎么确定

抗震设防建筑类别分:甲、乙、丙、丁。
乙类建筑属于地震中不能中断或尽快回复的建筑。学校是乙类建筑吗?

第1个回答  2009-04-13
教育建筑中,幼儿园、小学、中学的教学用房以及学生宿舍和食堂,抗震设防类别应不低于重点设防类。即不低于乙类。
可以在百度上搜索《建筑工程抗震设防分类标准》 上面介绍很详细。
第2个回答  2020-12-18

第3个回答  2015-10-22
建筑应根据其使用功能的重要性分为甲类、乙类、丙类、丁类四个抗震设防类别。
甲类建筑应属于重大建筑工程和地震时可能发生严重此生灾害的建筑;
乙类建筑应属于地震时使用功能不能中断或需尽快恢复的建筑;
丙类建筑应属于除甲、乙、丁类建筑以外的建筑;
丁类建筑应属于抗震次要建筑。
甲类:科学试验建筑中,研究、中试生产和存放剧毒的生物制品、天然和人工细菌、病毒(如鼠疫、霍乱、伤寒和新发高危险传染病等)的建筑。
乙类:

①体育建筑中,使用要求为特级、甲级且规模分级为特大型、大型的体育场和体育馆。
②影剧院建筑中,大型的电影院、剧场、娱乐中心建筑。
③商业建筑中,大型的人流密集的多层商场。当商业建筑与其它建筑合建时应分别判断,并按区段确定其抗震设防类别。
④博物馆和档案馆中,大型博物馆,存放国家一级文物的博物馆,特级、甲级档案馆。
⑤会展建筑中,大型展览馆、会展中心。
⑥教育建筑中,人数较多的幼儿园、小学的低层教学楼。
⑦高层建筑中,当结构单元内经常使用人数超过10000人时,抗震设防类别宜划分乙类。
丙类:住宅、宿舍和公寓。
丁类:一般储存物品的价值低、人员活动少、无次生灾害的单层仓库可划分为丁类建筑。
第4个回答  2009-04-01
《建筑抗震设防分类标准》(GB50223-2004)第10.0.3条规定,大型的人流密集的多层商场应划为乙类。该条规定参照了《商店建筑设计规范》(JGJ48-88)关于商店规模的分级。考虑近年来商场发展情况,当一个区段的建筑面积25000平米或营业面积10000平米以上的商业建筑,人流可达7500人以上(按每位顾客占用营业面积1.35平米计算),应划为乙类建筑。
《建筑抗震设防分类标准》第3.0.1条第5款还规定,“建筑各单元的重要性有显著不同时,可根据局部的单元段划分抗震设防类别。”故设置了抗震缝将结构分为若干单元后,可根据各单元划分抗震设防类别。
对于面积较大的商业建筑,若设置抗震缝分成若干个结构单元,有单独的疏散出入口,各单元独立承担地震作用,彼此之间没有相互作用,人流疏散也较容易。因此,当每个单元按面积划分属于丙类建筑时,可按丙类建筑进行抗震设防。
当商业建筑与其他建筑合建时应按区段分别确定抗震设防类别。对于大底盘高层建筑,当其下部裙房属于大型零售商场的乙类建筑范围时,一般可将其及与之相邻的上部高层建筑二层定为加强部位,按乙类进行抗震设计,其余各层可按丙类进行抗震设计。但是,当上部结构为乙类时,下部结构不论是什么类型,均为乙类。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