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了夸父追日这篇课文你有什么感受

读了夸父追日这篇课文你有什么感受

我读了夸父追日的故事后觉得他这个人很勇敢,为了部落里的人能够生存下去,不顾自个的生命勇敢地和猛兽搏斗.为了能使人们更好的生活,他明知去抓住太阳是很艰难的事也要去做,到他快死了时,他还念念不忘给人们留下一片桃林.我们要学习他大公无私的精神,

2)我读完了《夸父追日》后,我觉得夸父是一个有勇气追求光明、不怕困难、不畏艰险的勇士。夸父经过千辛万苦,越过千山万水,日夜不息地追着太阳,最后追到了太阳,可是因体力不支,倒下了。但是,夸父的这种不怕牺牲的精神值得我学。尽管夸父牺牲了,但夸父永远活在我的心中。今后我要像夸父追日一样,坚持不懈地努力学习!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0-05-27
壁画这是我国最早的著名神话之一,讲的是夸父奋力追赶太阳、长眠虞渊的故事。 夸父是古代神话传说中的巨人,是幽冥之神后土的后代,住在北方荒野的成都载天山上。他双耳挂两条黄蛇、手拿两条黄蛇,去追赶太阳。当他到达太阳将要落入的禺谷之际,觉得口干舌燥,便去喝黄河和渭河的水,河水被他喝干后,口渴仍没有止住。他想去喝北方大湖的水,还没有走到,就渴死了。夸父临死,抛掉手里的杖,这杖顿时变成了一片鲜果累累的桃林,为后来追求光明的人解除口渴。 夸父追日的神话,曲折地反映了远古时代人们向大自然竞胜的精神。《山海经》记载这个神话时说他“不量力”,晋代陶潜在《读山海经》诗中却称赞说“夸父诞宏志,乃与日竞走”。 夸父神话故事主要见于《山海经·海外北经》和《大荒北经》。《列子·汤问》在手杖化桃林的细节上稍有不同,说夸父“弃其杖,尸膏肉所浸,生邓林”。关于邓林,据清人毕沅考证,邓、桃音近,邓林即《山海经·中次六经》所说“夸父之山,……北有……桃林”的桃林。此夸父之山,郝懿行说一名秦山,与太华相连,在今河南灵宝县。后代以“夸父”名山的还有一些地方,其中也多有与夸父追日相联系的传说。
第2个回答  2010-05-27
人应该抱有自己的理想并努力去实现,另一方面,在实现的过程中要讲究方法。本回答被提问者采纳
第3个回答  2010-06-05
我感受到了夸父有无私奉献、不怕牺牲的精神
第4个回答  2010-05-27
这个太不现实了 现在做人要现实啊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