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市巫溪县到底有几个乡镇?

如题所述

截至2017年12月1日,巫溪县辖2个街道、19个镇、11个乡,和一个乡镇级开发区。

街道:柏杨街道、宁河街道。

镇:城厢镇、凤凰镇、宁厂镇、上磺镇、古路镇、文峰镇、徐家镇、白鹿镇、尖山镇、下堡镇、峰灵镇、塘坊镇、朝阳镇、田坝镇、通城镇、土城镇、蒲莲镇、菱角镇、红池坝镇。

乡:胜利乡、大河乡、天星乡、长桂乡、鱼鳞乡、乌龙乡、花台乡、兰英乡、双阳乡、中梁乡、天元乡、红池坝经济开发区。

扩展资料

历史沿革

先秦时期,巫溪县先后属巫咸国、巫臷国,夏商周属庸国鱼邑,鱼邑并于楚之后,归属巫郡。公元前277年,秦昭襄王取楚巫郡归于黔中郡,设立巫县,县域包括巫山、巫溪。 

秦统一六国后,推行郡县制,巫溪县属黔中郡巫县。

汉朝时期巫溪县属南郡巫县。东汉建安15年(公元210年),从巫县分设北井县,县治在今巫溪县城厢镇;建安21年(公元216年),北井县归属固陵郡(今奉节县)。 

三国时期北井县(巫溪)先后属巴东郡(今奉节)、宜都郡(今宜昌)、建平郡(今巫山)管辖。 

西晋,北井县先后属巴东郡、建平都尉、建平郡管辖;东晋,北井县建制未变。

南北朝时期,刘宋、南齐、梁朝、西魏时期,北井县建制仍旧。

隋朝时期仍沿袭郡县制。隋文帝开皇2年(公元582年)撤销永昌郡,大昌县属信州总管府和巴东郡。 

唐朝时期(公元618年至907年)改郡县制,增设道的建置,大昌县属山南东道所属夔州(今奉节)管辖。 

五代十国时期(公元 907年至960年)废置山南东道,于夔州设镇江军,后改成宁江军,大昌县属之。北宋统一五代十国后,设路,本县属夔州路大宁监。

北宋时期(公元960至公元1127年)宋太宗端拱元年(公元988年),设大宁监,辖大昌县。监治在今巫溪县城厢镇。 

南宋时期(公元1127年至公元1279年)本县地属关系未变,仍归大宁监。 

元朝时期(公元1271年至公元1368年)四川设行中书省(称四川行省)。至元20年(公元1283年)大宁监升为大宁州,辖大昌、洵阳、平利、石泉、隆化等县。元末(公元1361年),大宁州属大夏农民政权夔州路。 

明朝时期(公元1368至公元1644年)改“路”设“府”,大宁州属重庆府。

清朝时期(公元1644年至公元1911年)在府、州、县之上设“道”制。顺治3年(公元1646年),李自成遗部贺珍和其子伯宁占据大宁据险抗清,至康熙2年(公元1663年),伯宁受降之后,大宁县始归顺清朝统治。

中华民国时期(公元1912 年至1949年)大宁县隶属川东道(今重庆)。民国3年(公元1914年6月),因本县与山西省大宁县同名,遂改名巫溪县。

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元1949年10月1日成立) 1949年12月14 日,巫溪县解放,20日,县人民政府成立。巫溪县隶属西南行政区川东人民行政公署万县专区。

1952年9月1日,恢复四川省建制,巫溪县属四川省万县专区。

1968年6月,万县专区改称万县地区。

1993年,万县地区改设万县市,实行市管县的行政体制。

1997年3月,重庆直辖市成立,万县市改设重庆市万州移民开发区,巫溪县随属。

2000年7月,巫溪县由重庆市直接管辖。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巫溪县

参考资料来源:重庆市巫溪县人民政府门户网-历史沿革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