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蒲松龄的<狼>有感

古文<狼>.要求写读后感,500字左右

《狼》选自蒲松龄《聊斋志异·狼三则》。

《狼三则》都是写屠户在不同情况下遇狼杀狼的故事。第一则着重表现狼的贪婪本性,第二则着重表现狼的欺诈伎俩。第三则着重表现狼的爪牙锐利,但最终却落得个被杀死的下场,作者借此肯定屠户杀狼的正义行为和巧妙高明的策略。三个故事都有生动曲折的情节,各自成篇,然而又紧密相关,构成一个完整统一体,从不同侧面阐发了主题思想。

本文可分三段:第一段写两狼追赶屠户,屠户时而迁就退让,继而被迫抵抗自卫。这一段又分为三层,从“一屠晚归”至“缀行甚远”,简洁地叙述了屠户遇狼的时间、地点和情况。一个卖肉晚归的屠户,在“担中肉尽,止有剩骨”,却又行人断绝,孤立无援的情况下,让两只恶狼给盯住了。草草几笔,就勾画出危急的处境,紧张的气氛,实在扣人心弦,为后面描述屠户的斗争策略作了铺垫。

面对意想不到的恶狼,屠户首先是“惧”。于是采取迁就的策略,“投以骨”。屠户最初认为,只要满足狼的贪欲,就可脱险。至“一狼得骨止,一狼仍从”,也似乎如他所料,使两狼“缀行甚远”的情况暂时有了改变,文笔十分曲折。可是照样投骨的结果,只不过让后狼暂时停脚,而“前狼又至”;直到骨头投尽了,也没有填饱饿狼的饥肠,而“并驱如故”,因此屠户处境更加危险。这就充分暴露了狼的贪婪本性,证明了屠户退让迁就策略的失败。这是第二层。

“屠大窘”,说明在危急的关头,他产生了激烈的思想斗争。他明白自己已面临生死抉择,或者被狼吃掉,或者把狼杀死。怕死是不行的,退让是无用的,唯一的方法是:杀狼。屠户已在事实面前吸取了教训,开始考虑如何改变“前后受敌”的不利条件。他机敏地环顾麦场且速“奔倚”在积薪之下,放下担子,拿起刀,利用麦场的有利地形,改变了途中两狼并驱的局面,避免了前后受敌的处境。“狼不敢前”是屠户敢于斗争的初步效果,并非它们开始退让。“眈眈相向”,说明两狼既凶狠又狡诈,也准备变换策略,寻机残害屠户。这样,双方进入相持阶段。这是第三层。

第二段分两层。第一层,从“少时”至“又数刀毙之”。作者在描写两狼对屠户“眈眈相向”之后,又变换笔法,写一只狼竟然自己走开,另一只狼装作驯良的家狗形态蹲着,然后闭着眼睛打盹,样子十分悠闲。这是狼在屠户持刀的情况下耍弄的新花招。文中故意不作说明,而是以细腻的笔触刻画狼的狡诈形象,让人们仔细品味,加深对狼的本性的认识。这时的屠户虽然不能猜透它们诱敌包抄然后夹击的花招,但对于狼的凶狠狡诈有了清醒的认识,所以不受这种假象欺骗,不是释刀自喜,而是趁机“暴起”,猝不及防地以刀劈狼首,结果了它的性命。文中狼的悠闲假象,屠户的暴起动作,相映成趣。

第二层,屠户杀了眼前的狼而准备赶路,又警惕地转视积薪后,发现了另一只正在钻洞的狼。作者借屠户的锐利的眼睛,点出狼“隧入以攻其后”的企图,揭露其“身已半入,止露尻尾”那种弄巧成拙的丑态,次“亦毙之”作了痛快的结束。行文至此,才以画龙点睛之笔点出屠户“方悟前狼之假寐,盖以诱敌”的道理,与上层紧相呼应。这使屠户也使读者领悟到:只知狼凶狠的特性,不了解狼的欺诈一面,那就要受骗上当;只看到眼前的狼,却不注意暗藏的狼,满足于一时的胜利,到头来还会遭到失败。

第三段,是作者诙谐风趣的议论。作者指出狼的狡黠,而嘲笑其顷刻而毙的结局,也间接赞扬了屠户的勇敢机智,余味无穷。

蒲松龄是同情人民疾苦,憎恶贪官污吏的作家,在《聊斋志异》另一篇故事《梦狼》中,把贪官写成牙齿的老虎,把衙役写成吃人血肉的狼;它们大吃大嚼,造成“白骨如山”的惨象。作者“窃叹天下官虎而吏狼者比比也”(《梦狼》),认为他们“可诛”“可恨”(《王大》)。《狼三则》形象地揭露狼的吃人本质,凶狠狡诈的特性,表现了对豺狼不能抱有幻想,不能怯懦退缩,只能勇敢机智地把它们杀死的主题思想。本则所写屠户遇狼,始而迁就退让,几乎被吃,继而奋起杀狼,使自己转危为安的生动曲折过程,更是突出了这一主题。《狼三则》的故事是富有深意的,可以说是对《梦狼》的补充,实际上寄寓了作者鞭挞贪官污吏的思想。今天我们重读这个故事,可以悟出一个正确的道理,对付野兽必须如此,对付现实生活中阶级敌人也必须如此。要敢于斗争,又要善于斗争,以夺取胜利。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10-05-29
《狼》选自蒲松龄《聊斋志异·狼三则》。

《狼三则》都是写屠户在不同情况下遇狼杀狼的故事。第一则着重表现狼的贪婪本性,第二则着重表现狼的欺诈伎俩。第三则着重表现狼的爪牙锐利,但最终却落得个被杀死的下场,作者借此肯定屠户杀狼的正义行为和巧妙高明的策略。三个故事都有生动曲折的情节,各自成篇,然而又紧密相关,构成一个完整统一体,从不同侧面阐发了主题思想。

本文可分三段:第一段写两狼追赶屠户,屠户时而迁就退让,继而被迫抵抗自卫。这一段又分为三层,从“一屠晚归”至“缀行甚远”,简洁地叙述了屠户遇狼的时间、地点和情况。一个卖肉晚归的屠户,在“担中肉尽,止有剩骨”,却又行人断绝,孤立无援的情况下,让两只恶狼给盯住了。草草几笔,就勾画出危急的处境,紧张的气氛,实在扣人心弦,为后面描述屠户的斗争策略作了铺垫。

面对意想不到的恶狼,屠户首先是“惧”。于是采取迁就的策略,“投以骨”。屠户最初认为,只要满足狼的贪欲,就可脱险。至“一狼得骨止,一狼仍从”,也似乎如他所料,使两狼“缀行甚远”的情况暂时有了改变,文笔十分曲折。可是照样投骨的结果,只不过让后狼暂时停脚,而“前狼又至”;直到骨头投尽了,也没有填饱饿狼的饥肠,而“并驱如故”,因此屠户处境更加危险。这就充分暴露了狼的贪婪本性,证明了屠户退让迁就策略的失败。这是第二层。

“屠大窘”,说明在危急的关头,他产生了激烈的思想斗争。他明白自己已面临生死抉择,或者被狼吃掉,或者把狼杀死。怕死是不行的,退让是无用的,唯一的方法是:杀狼。屠户已在事实面前吸取了教训,开始考虑如何改变“前后受敌”的不利条件。他机敏地环顾麦场且速“奔倚”在积薪之下,放下担子,拿起刀,利用麦场的有利地形,改变了途中两狼并驱的局面,避免了前后受敌的处境。“狼不敢前”是屠户敢于斗争的初步效果,并非它们开始退让。“眈眈相向”,说明两狼既凶狠又狡诈,也准备变换策略,寻机残害屠户。这样,双方进入相持阶段。这是第三层。

第二段分两层。第一层,从“少时”至“又数刀毙之”。作者在描写两狼对屠户“眈眈相向”之后,又变换笔法,写一只狼竟然自己走开,另一只狼装作驯良的家狗形态蹲着,然后闭着眼睛打盹,样子十分悠闲。这是狼在屠户持刀的情况下耍弄的新花招。文中故意不作说明,而是以细腻的笔触刻画狼的狡诈形象,让人们仔细品味,加深对狼的本性的认识。这时的屠户虽然不能猜透它们诱敌包抄然后夹击的花招,但对于狼的凶狠狡诈有了清醒的认识,所以不受这种假象欺骗,不是释刀自喜,而是趁机“暴起”,猝不及防地以刀劈狼首,结果了它的性命。文中狼的悠闲假象,屠户的暴起动作,相映成趣。

第二层,屠户杀了眼前的狼而准备赶路,又警惕地转视积薪后,发现了另一只正在钻洞的狼。作者借屠户的锐利的眼睛,点出狼“隧入以攻其后”的企图,揭露其“身已半入,止露尻尾”那种弄巧成拙的丑态,次“亦毙之”作了痛快的结束。行文至此,才以画龙点睛之笔点出屠户“方悟前狼之假寐,盖以诱敌”的道理,与上层紧相呼应。这使屠户也使读者领悟到:只知狼凶狠的特性,不了解狼的欺诈一面,那就要受骗上当;只看到眼前的狼,却不注意暗藏的狼,满足于一时的胜利,到头来还会遭到失败。

第三段,是作者诙谐风趣的议论。作者指出狼的狡黠,而嘲笑其顷刻而毙的结局,也间接赞扬了屠户的勇敢机智,余味无穷。

蒲松龄是同情人民疾苦,憎恶贪官污吏的作家,在《聊斋志异》另一篇故事《梦狼》中,把贪官写成牙齿的老虎,把衙役写成吃人血肉的狼;它们大吃大嚼,造成“白骨如山”的惨象。作者“窃叹天下官虎而吏狼者比比也”(《梦狼》),认为他们“可诛”“可恨”(《王大》)。《狼三则》形象地揭露狼的吃人本质,凶狠狡诈的特性,表现了对豺狼不能抱有幻想,不能怯懦退缩,只能勇敢机智地把它们杀死的主题思想。本则所写屠户遇狼,始而迁就退让,几乎被吃,继而奋起杀狼,使自己转危为安的生动曲折过程,更是突出了这一主题。《狼三则》的故事是富有深意的,可以说是对《梦狼》的补充,实际上寄寓了作者鞭挞贪官污吏的思想。今天我们重读这个故事,可以悟出一个正确的道理,对付野兽必须如此,对付现实生活中阶级敌人也必须如此。要敢于斗争,又要善于斗争,以夺取胜利。
第2个回答  2010-06-08
当狼“顷刻两毙”后,我们为自己也替屠户松了一口气,可当读到“乃悟前狼假寐,盖以诱敌”一句时,我“乃悟”屠户并非一位智者,只不过是一位“事后的诸葛”而已。从屠户前面的表现来看,是不应在杀狼后才“乃悟前狼假寐,盖以诱敌”的。

无论是先前的御狼,还是之后的杀死两狼,屠户的种种表现,无不表明他遇事警觉、考虑周全、处事迅速果断,若是一般的人面对这样两位凶险的对手,早已成了狼的腹中之物了。连如此阴险、狡诈的两只狼都死在了屠户的刀下,屠户岂不更聪明?想想看,如此聪明的一个人,怎么可能在毙敌之后“乃悟”敌人的阴谋呢?不是“事后诸葛”又是什么?

还有一点应值得我们思考:被屠户杀死的第一只狼,起先“犬坐于前,久之,目似瞑,意睱甚。”在大敌当前的非常时期,却表现出如此一反常情的轻松与悠闲,原来“并躯”追赶屠户的两只狼,现在却“一狼径去”,而其一却“犬坐于前”睡起大觉来了。这不是明摆着不是阴谋就是陷阱吗?难道聪明的屠户就没明白它是在用“假寐”来“诱敌”吗?如果连这一点小把戏都看不出来,屠户岂不是愚蠢到极点了吗?即使当时没有识破,但当他杀死第一只狼“方欲行”时,“转视积薪后”这一行动,也说明屠户此时已经明白先前径去的那只狼干什么去了,而坐在他前面的那只狼是在用其“假寐”诱惑他,以达到稳住敌人、拖延时间、等待时机的真正目的。或许这个时候他豁然明白,不然他是绝对不会“转视积薪后”,而是赶紧离开这个是非之地,遛之大吉,这就足以证明他此时已经明白了这两只狼的伎俩,怎么能说是在杀死第二只狼以后才“乃悟”呢?

因此我觉得“乃悟前狼假寐,盖以诱敌”一句大大削弱了屠户的机智形象。如果真的是事后才明白,那么,屠户杀死两只狼的行为只不过是巧合,歪打正着罢了,绝非像课本和教参书中所写到的那样:机智、聪明。

你看,我竟然擅自给蒲松龄老前辈改起文章来了,但愿老前辈能对我的大不敬付之一笑。
第3个回答  2010-05-29
你们要求写那一篇的? 我还给你写的第一篇,正文
我们学习《狼》之后,我感觉我学到了很多,或许有用的人说:“狼真狡猾,屠户都给他肉了他还要吃屠户,还想使用诡计,最后被屠户杀掉实在是活该!”可是我们为什么不换一个角度来看呢?我感觉屠户要比狼还要“狡猾”呢!
晚上回家的时候,屠户发现有两头狼一直跟着他。狼为了吃到他,采取了一种计谋“狼径去,其一犬坐于前。一狼洞其中,意将隧入以攻其后也”。一头狼很惬意的坐在柴垛前头,很悠闲惬意的迷惑对手(屠户),就像睡着了一样,而他们的主力——另一头狼从后面钻进柴垛里,企图从后面把屠户吃掉。或许,在狼的眼里,只是一个不错的计谋,可惜,屠户非但没有被迷惑,反而识破他们的计谋。屠夫突然跳起,用刀砍狼的脑袋,又连砍几刀把狼杀死。屠户想赶紧回家吧,可是灵机一动,他跑到柴垛后面一看,不禁大惊——发现另一只狼正在柴草堆里打洞,打算要钻洞进去,来攻击屠夫的后面。身子已经钻进去了一半,只露出屁股和尾巴。屠户心中又是惊讶又是后怕,我想更多的是庆幸吧。庆幸自己没有坐以待毙,否则自己哪有这一线生机啊,肯定被狼吃掉了!
学了这篇文之后,我明白了,无论我们身处怎样的困顿之境,我们都不能慌张,不放弃任何希望,一定积极的寻求解决之法,相信自己,我们一定可以找到的!
(我不知道你几年级,大概是小学吧,所以我写的比较浅,你应该能看得懂,如果你觉得还满意的话,记得给分噢!谢谢!)
第4个回答  2010-06-11
今天我学习了《母狼的智慧》这一课,深深的被母狼的精神所感动,被母狼的才智所折服。书上说“仅次于人聪明的动物是狼”,我原本以为这只是一句空话、假话,心想:狼怎么可能会聪明呢?一定是瞎编的”。可当我接着读下去的时候,我才发现原来我的想法是错的。狼不仅有聪明的大脑而且还有以一死来换取孩子的生的精神。书上的一个例子说一只狼为了带着所有的小狼过河,做了一个“皮筏”带着孩子们过了河。这一例子足以说明了狼的聪明。而另一个例子则说明了母狼为了保护自己的小崽,不顾自己的安危,把老猎人骗开远离小狼,然后跑开。虽然它知道自己如果这样就会没有生的希望。可它为了救自己的孩子还是这样做,最终被枪打死了。这一例子足以说明母狼的对小狼的爱。在现实生活中,我们还可以看到许多关于动物的例子。例如我曾经在电视上看到过一个刚出生不久的小象,因为身体弱,站不起来,无法喝到奶水,它母亲看到这情景,便违反了自然法则,蹲下主动给小象送奶……
读完这篇文章,我从中领悟到母爱是伟大的,母亲在必要的时刻会为了自己的孩子献出自己那宝贵的生命。母爱是世上最伟大的一种爱,难到不是吗?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