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进敦煌莫高窟看石窟艺术背后的历史故事

如题所述



在甘肃河西走廊的西端,沿着古丝绸之路往敦煌市的东南方向走25公里,就会看到一座著名的鸣沙山。转到山的东麓,远远就能看到一个南北长约1600米的悬崖,上下两层都有洞穴。这就是举世闻名的敦煌莫高窟,又名千佛洞。放眼望去,这里南面是祁连,前面是西域;有前门和后门。历史悠久,自汉代以来就是古丝绸之路的咽喉。汉代此地为敦煌郡,辖六郡。东汉人应劭说:“敦谓大地;辉煌昌盛。”两千年后的今天,这片“繁华之地”以其独特的石窟艺术和经文,成为人类最伟大、最灿烂的历史文化遗产之一。


在莫高窟第423窟中,有一幅隋代墨迹刻字莫高窟记。仔细观察发现,碑文的文字由于长期风沙的作用已经模糊不清,看不见了,但是“莫高窟”的标题却非常清晰。这是已知最早的莫高窟名称,也是敦煌莫高窟名称的由来。佛家有云,建佛洞功德无量,无所作为是不可能也不可能的。莫高窟的意义就是说,没有比建造一个佛教洞穴更高的成就了。从世俗层面来说,莫高窟也可以理解为没有更高层次的石窟。


莫高窟是中国三大石窟艺术宝库之一,也是中国现存石窟艺术宝库中最大、最丰富的一座。这些洞穴分为两个区域,北部和南部。南部地区是莫高窟的主体,是僧侣从事宗教活动的地方。有487个洞穴,都有壁画或雕像。北区有248个洞穴,其中只有5个有壁画或雕像。其他洞穴是僧侣修行、生活和死后埋葬的地方。有土炕、灶炕、烟道、壁龛、台灯等生活设施。这些洞穴始于前秦建元二年,即公元366年。之后又进行了添加和修复。如今,这里有492个洞穴,2415个彩色塑料雕像和45000平方米的壁画。1987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将莫高窟列为世界文化遗产。


根据传说,敦煌莫高窟最初是由一位乐尊左和尚建造的。敦煌自西汉以来就是西域重镇。丝绸之路的畅通使中国与中亚和西方国家的商业和文化交流得以发展。佛教和佛教艺术就是沿着这条路线通过敦煌传入中国的。公元四世纪,中原战乱不断,河西地区相对稳定。因此,许多大陆僧人离开中原,向西寻求修行之地。


公元366年,乐尊佐和和尚向西游到敦煌三围山脚下。到处都是沙石,已经黄昏了。吃住成了急需解决的问题。夕阳渐渐落山,虔诚的乐尊佐和尚上路了。突然,他抬起头,看到了眼前奇怪的一幕。只见对面鸣沙山金光闪闪,金光中仿佛出现了千佛。乐尊左和尚被这神圣的一幕深深震撼了,他认为这是佛的提醒。于是,他停下来,在佛光闪烁的地方,把一生都奉献给了挖佛洞。这就是莫高窟的开始。


公元6世纪末,隋文帝隋文帝统一中国,结束了长期的战争和分裂,同时加强了对西北的管理。隋朝的统治虽然只有短短的37年,但皇帝崇佛,莫高窟的发掘和建设大大加快,在数量和规模上都达到了非常可观的程度。唐朝建立后,中国封建社会进入鼎盛时期,武则天统治时期,佛教备受推崇。到了武周圣历元年,莫高窟已经有一千多个洞窟了。


在五代和宋代,政府


元代蒙古统治佛教密宗,这一时期挖掘的石窟都是密宗。此后,由于丝绸之路的逐渐沉寂,敦煌失去了重要地位,石窟的发掘也趋于停止。1516年至1715年吐鲁番统治时期,莫高窟遭到严重破坏。在西方侵略者深入中国内陆后,莫高窟遭受了更大的破坏。


莫高窟是一座以壁画为主,造像为辅,集绘画、雕塑、建筑艺术于一体的大型石窟寺。其石窟主要有禅宗石窟、中央宝塔石窟、寺庙石窟、中央佛教石窟、四壁三龛石窟、大像石窟、涅_石窟等。洞穴的大小差别很大。最大的16号洞268平米,最小的37号洞还没满脚。洞外,原有的木质厅堂由回廊、栈道等连接。但是现在大部分都没有了。


莫高窟的壁画绘在石窟的墙壁、屋顶和壁龛上。它们的内容广泛而深刻。主要包括佛像、佛教故事、佛教古迹、经典、神怪、守护神、装饰图案等七种题材。此外,还有许多绘画表现了当时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如狩猎、农耕、编织、运输、战争、建筑、舞蹈、婚丧嫁娶。这些画有的雄浑宽广,有的气势磅礴华丽,反映了不同时期的艺术风格和特点。中国五代以前的画大多已经失传。莫高窟的壁画为研究中国艺术史提供了重要的实物,也为研究中国古代风俗提供了有价值的图像和图案。


莫高窟所在的悬崖土质松软,不适合制作石雕。所以,莫高窟的造像,除了四尊佛像,都是用木骨和泥塑的。雕像都是佛教神灵和佛教徒,以各种组合方式排列,如单体雕像和群体雕像。一般群像以佛为中心,有弟子、菩萨、天王、力士等。站在两边,从3到11不等。彩塑形式有圆塑、浮塑、影塑、良工塑等。这些雕像精美、生动、富有想象力、有造诣,与壁画相得益彰,相得益彰。


在莫高窟的壁画上,美丽的飞天随处可见。敦煌城的城雕也是弹琵琶的飞仙形象。天妃是侍奉佛陀和因陀罗的神,能歌善舞。墙上,在茫茫宇宙中飞翔,有的捧着莲蕾,冲天而起;有的从空中俯冲下来,像流星一样;有的穿过高楼,就像游龙一样;其他人在风中游荡。画家以其独特的蜿蜒绵长的线条,和谐的情趣,为人们创造了一个美丽空灵的想象世界。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