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网络上发布虚假信息可能需要承担哪些法律责任?

近日,一位IP属地显示云南的网民在社交平台发布“捡菌子遇3只野生老虎打架”的视频引发关注。经过调查,发现这个视频其实是在2019年8月在云南省昆明野生动物园拍摄的,视频中的字幕“有一种叫云南的生活山大王的生活再也不敢去拾菌了……”是虚假的。

根据不同的情形要承担的法律责任也不同,主要就是民事责任、行政责任和刑事责任三种,具体根据发布虚假信息者的行为和造成的影响等因素来判定。

这几天看到一个视频,有个IP属地是云南的网友发布了一则视频,称自己在上山捡菌子的过程中遇到3只野生的老虎在打架,配文『有一种叫云南的生活 山大王的生活 再也不敢去拾菌了……』该视频引发网友的热议。

这个视频我前几天也刷到了,本来我还以为是真的,看到评论区的网友在调侃说“兄弟,你这个角度怕不是在树上”、“在树上也不安全,老虎会爬树”等评论,还觉得挺搞笑的,没想到就翻车了。

云南省玉溪市的相关网安大队工作人员经过核查后发现这个视频其实在2019年8月份就拍摄好了,地点也不是在野外,而是云南野生动物园,证实了该发布者是在发布虚假信息,扰乱了公共秩序,造成不良的社会影响,被行政拘留5日。

很多人现在为了博流量,会在网上发布一些虚假的信息或者视频来吸引眼球,但这种行为是违法的,可能还需要承担法律责任,下面一起来了解一下相关知识吧~

⭕民事责任

在网上造谣侵犯了别人的名誉权或者法人、其他组织的商业信誉,根据《民法典》等法律规定,造谣或者传谣的人需要停止侵害、恢复名誉、消除影响和赔礼道歉,可能还要进行一定的精神损失赔偿。造谣一时爽,追责泪汪汪。

行政责任

行政责任比民事责任要稍微严重一点,民事责任的赔偿 +道歉或许能解决问题,那行政责任的就得去派出所“体验一把”了,因为散布的谣言扰乱了公共秩序,或者是诽谤他人造成了一定的影响,虽然还不构成犯罪,但已经触犯了法律法规。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治安管理处罚法》第二十五条规定:有下列行为之一的,处5日以上10日以下拘留,可以并处500元以下罚款;情节较轻的,处5日以下拘留或者500元以下罚款:

①散布谣言,谎报险情、疫情、警情或者以其他方法故意扰乱公共秩序的;

②投放虚假的爆炸性、毒害性、放射性、腐蚀性物质或者传染病病原体等危险物质扰乱公共秩序的;

③扬言实施放火、爆炸、投放危险物质扰乱公共秩序的。

这些虚假的信息可能会引起群众的恐慌,增添不必要的麻烦,所以为了禁止这种情况的发生,制定相关的法规可以约束大家。像上面说的云南网友发布的这个视频,就很可能让不知情的人以为云南很危险,山上容易有老虎出没,当地人也可能不敢上山了。

刑事责任

如果发布的虚假信息构成犯罪的,则进一步需要承担刑事责任了,例如在网上挑拨民族团结、国防利益的,或者编造虚假的险情、疫情等,利用网络进行传播,严重扰乱了社会秩序,造成社会的恐慌,根据刑法的第二百九十一条之一规定,最高可判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

编造虚假信息,或者明知是编造的虚假信息,在信息网络上散布,或者组织、指使人员在信息网络上散布,起哄闹事,造成公共秩序严重混乱的,依照刑法第二百九十三条第一款第(四)项的规定,以寻衅滋事罪定罪处罚。

总的来说不管是要承担哪些法律责任,都是损人不利己的事情,不要一时的头脑发热就在网上发布一些虚假信息,毕竟现在网络的传播速度很快,有些事态的发展是不可控的。在网上随便一搜因为发布虚假信息被处罚的案例就出现一大堆,说明有很多人已经触碰到法律底线了。

不过我们日常在使用电子社交软件的时候也要仔细甄别,不能盲目跟风去转发一些未经证实的新闻,如果发现有人在散播谣言,最好是能够保留证据,比如所发内容的截图、链接等进行报警处理。

网络不是法外之地,不是躲在屏幕后面敲着键盘就可以“为所欲为”了,即使是在网上进行发声也要遵守法律法规,谨言慎行。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23-07-16

在网络上发布虚假信息可能需要承担以下法律责任:侵权责任、不正当竞争责任、网络传播谣言责任、刑事责任、广告法责任、侵犯公共安全责任和网络实名制责任。发布虚假信息违反了法律法规,可能面临民事赔偿、行政处罚甚至刑事起诉等法律后果。

在网络上发布虚假信息可能需要承担以下法律责任:

1. 侵权责任:如果发布的虚假信息侵犯他人的名誉权、隐私权、肖像权等,被害人可以提起民事诉讼要求赔偿损失,并要求删除虚假信息或发布相关澄清声明。

2. 不正当竞争责任:如果发布的虚假信息用于商业目的,例如散布虚假广告、误导消费者等,可能构成不正当竞争行为,受到相应的法律制裁,包括赔偿损失、停止侵权行为等。

3. 网络传播谣言责任: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网络安全法》,故意编造、传播虚假信息或者恶意编辑、传播相关信息引起重大社会影响的,将受到行政处罚,如警告、罚款、吊销相关经营许可证等。

4. 刑事责任:在某些情况下,发布虚假信息可能触犯刑法相关规定,如编造并传播虚假恐怖信息、伪造事实等,可能构成诽谤、寻衅滋事、虚构事实扰乱公共秩序等犯罪行为,需要承担刑事责任。

5.广告法责任:如果发布虚假信息作为广告宣传手段,违反广告法规定,如散布虚假广告、误导消费者等,可能会受到相关法律法规的处罚,包括行政处罚和经济赔偿。

第2个回答  2023-07-16

在网络上发布虚假信息可能导致以下责任承担:

1. 民事责任:如果发布虚假信息给他人造成了经济损失或名誉损害,受害者可以向发布者提起民事诉讼,要求赔偿损失。根据相关法律,发布虚假信息可能构成侵权行为,包括诽谤、侵犯名誉权等,发布者可能需要承担赔偿责任。

2. 行政责任:根据网络安全和信息管理的相关法律法规,发布虚假信息可能违反公序良俗、扰乱社会秩序、破坏社会稳定等,相关部门可以对发布者进行行政处罚,如警告、罚款、吊销网站许可证等。

3. 刑事责任:在某些情况下,发布虚假信息可能构成犯罪行为,例如编造虚假事实扰乱公共秩序罪、虚假广告罪等。如果被认定涉嫌犯罪,发布者可能面临刑事调查、指控和判刑等法律后果。

此外,一些互联网平台也会对发布虚假信息采取措施,例如删除虚假信息、封禁账号等,并可能有自己的规定和处罚措施。

需要注意的是,本回答仅提供一般性信息,具体责任承担情况可能因国家、地区和具体案例而异。在行为中遵守相关法律法规、尊重他人权益,并谨慎对待信息的真实性和准确性是非常重要的。

第3个回答  2023-07-16
在中国,发布虚假信息是法律规定的违法行为,有可能产生以下几种法律责任:
1.刑事责任: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的有关规定,如果发布的虚假信息造成严重后果,可能会构成诽谤罪、损害商业信誉罪、侮辱罪等刑事犯罪,需要承担刑事责任。
2.民事责任:若发布的虚假信息对他人造成伤害,可能需要承担赔偿责任,包括但不限于名誉损害赔偿、精神损害赔偿等。
3.行政责任:根据《互联网信息服务管理办法》等相关法规,发布虚假信息可能会被行政部门予以警告、罚款、撤销许可证、停业整顿等行政处罚。
4.信誉责任:如果被证实发布虚假信息,还可能影响个人的信誉和社会形象,甚至可能被列入失信黑名单。
以上是一些可能的情况,具体责任的判定会根据具体情况和法律法规的规定。有的虚假信息的传播,如果构成违法犯罪,严重者甚至可能面临刑事责任。所以建议大家在互联网环境中,要遵守法律,别随意发布未经证实的信息,尊重真实,尊重别人,同时也保护自己。
在网络上发布虚假信息可能需要承担哪些法律责任 ?
在网络上发布虚假信息可能需要承担以下法律责任,具体情况可能因国家和地区的法律而有所不同:
1. 诽谤:发布虚假信息可能构成对他人声誉的损害,涉及到诽谤行为。诽谤是指故意发布虚假、贬低他人名誉的言论或文字,严重影响他人的声誉和社会评价,可能会导致法律责任。
2. 侵权:发布虚假信息可能侵犯他人的知识产权、商标权、著作权等权益,涉及到侵权行为。侵权行为可能会导致法律责任和赔偿责任。
3. 欺诈:发布虚假信息可能构成欺诈行为,即故意提供虚假的信息以欺骗他人获取利益。欺诈行为属于违法行为,可能会导致刑事责任和经济赔偿责任。
4. 违反广告法规定:发布虚假信息作为广告宣传可能违反广告法规定。广告法律法规要求广告必须真实、准确,如果发布虚假信息违反了广告法规定,可能会面临法律责任和罚款。
5. 违反网络安全法规定:发布虚假信息可能违反网络安全法规定,如故意传播虚假信息,扰乱网络秩序等。根据具体情况,可能会面临网络安全管理机构的处罚和法律责任。
需要注意的是,法律责任的具体情况可能因国家和地区的法律不同而有所差异,这只是一般性的概述。如果您面临相关问题或担心法律责任,请咨询当地的法律专业人士以获取准确的法律建议。
在公共领域范畴散布不实信息,是扰乱社会秩序的行为,将受到治安管理处罚。散布谣言,谎报险情、疫情、警情或者以其他方法故意扰乱公共秩序的,处五日以上十日以下拘留,可以并处五百元以下罚款;情节较轻的,处五日以下拘留或者五百元以下罚款;情节严重的可能构成编造、故意传播虚假恐怖信息罪刑事犯罪。
《中华人民共和国治安管理处罚法》第二十五条有下列行为之一的,处五日以上十日以下拘留,可以并处五百元以下罚款;情节较轻的,处五日以下拘留或者五百元以下罚款:(一)散布谣言,谎报险情、疫情、警情或者以其他方法故意扰乱公共秩序的;(二)投放虚假的爆炸性、毒害性、放射性、腐蚀性物质或者传染病病原体等危险物质扰乱公共秩序的;(三)扬言实施放火、爆炸、投放危险物质扰乱公共秩序的。
在网络上发布虚假信息可能导致以下责任承担:
1. 民事责任:如果发布虚假信息给他人造成了经济损失或名誉损害,受害者可以向发布者提起民事诉讼,要求赔偿损失。根据相关法律,发布虚假信息可能构成侵权行为,包括诽谤、侵犯名誉权等,发布者可能需要承担赔偿责任。
2. 行政责任:根据网络安全和信息管理的相关法律法规,发布虚假信息可能违反公序良俗、扰乱社会秩序、破坏社会稳定等,相关部门可以对发布者进行行政处罚,如警告、罚款、吊销网站许可证等。
3. 刑事责任:在某些情况下,发布虚假信息可能构成犯罪行为,例如编造虚假事实扰乱公共秩序罪、虚假广告罪等。如果被认定涉嫌犯罪,发布者可能面临刑事调查、指控和判刑等法律后果。
此外,一些互联网平台也会对发布虚假信息采取措施,例如删除虚假信息、封禁账号等,并可能有自己的规定和处罚措施。
需要注意的是,本回答仅提供一般性信息,具体责任承担情况可能因国家、地区和具体案例而异。在行为中遵守相关法律法规、尊重他人权益,并谨慎对待信息的真实性和准确性是非常重要的。
第4个回答  2023-07-13
在中国,发布虚假信息是法律规定的违法行为,有可能产生以下几种法律责任:

1.刑事责任: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的有关规定,如果发布的虚假信息造成严重后果,可能会构成诽谤罪、损害商业信誉罪、侮辱罪等刑事犯罪,需要承担刑事责任。

2.民事责任:若发布的虚假信息对他人造成伤害,可能需要承担赔偿责任,包括但不限于名誉损害赔偿、精神损害赔偿等。

3.行政责任:根据《互联网信息服务管理办法》等相关法规,发布虚假信息可能会被行政部门予以警告、罚款、撤销许可证、停业整顿等行政处罚。

4.信誉责任:如果被证实发布虚假信息,还可能影响个人的信誉和社会形象,甚至可能被列入失信黑名单。

以上是一些可能的情况,具体责任的判定会根据具体情况和法律法规的规定。有的虚假信息的传播,如果构成违法犯罪,严重者甚至可能面临刑事责任。所以建议大家在互联网环境中,要遵守法律,别随意发布未经证实的信息,尊重真实,尊重别人,同时也保护自己。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