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工保险和灵活就业退休待遇有什么区别

如题所述

法律分析:
1. 参加的险种不同
在职职工:参加的社会保险包含养老保险、工伤保险、失业保险、医疗保险、生育保险。
灵活就业人员:一般只参加养老保险和医疗保险,部分地区可以参加失业保险。
2. 缴纳的基数不同
在职职工:按本人上年度月平均工资为缴费基数。
灵活就业人员:按上年度全省在岗职工月平均工资的40%-100%为缴费基数。
3. 缴费比例不同
在职职工:按一定的缴费比例操作,各地的缴费比例不一样。
灵活就业人员:养老保险缴费比例为20%,医疗保险缴费以当地上年度城镇在岗职工月平均工资的80%为基数,按4.2%或8%比例缴纳基本医疗保险费。
4. 缴费主体不同
在职职工:缴纳社保所需费用由用人单位和职工共同承担,用人单位承担大部分,职工承担小部分,由单位代扣代缴社保费用。
灵活就业人员:个人需要承担全额的社保费用。
5. 户籍限制不同
在职职工:缴纳职工社保没有户籍限制。
灵活就业人员:只允许本地户籍的人员可以参保。
6. 享受待遇不同
在职职工:男60岁,女工50岁,女干部55周岁只要缴纳时间不低于15年,就可以办理退休领取养老金。另外,女职工生育还可享受生育津贴。
灵活就业人员:男60岁,女55周岁方可办理退休领取养老金,不能提前退休。
7. 其他不同
日常所说的,满足缴纳年限,可获得买房买车、积分落户、小孩上学、办理居住证等资格,都是指职工社保,灵活就业社保无效。
法律依据:
《关于2021年度各项社会保险缴费工资基数上下限的通知》
一、个人委托存档的灵活就业人员缴纳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失业保险月缴费金额
1.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失业保险
自2020年7月起,在市、区人力资源公共服务中心等社会保险代理机构以个人身份存档,且参加社会保险的个人,以及在各街道(乡镇)政务服务中心(原社保所)缴纳社会保险的个人,缴费基数可以在企业职工养老保险缴费下限和上限之间适当选择。未按期办理申报手续的,其2020年度社会保险缴费基数将依据本人上一年度的缴费基数确定,低于职工养老保险缴费下限的,以下限作为缴费基数。
2.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失业保险月缴费基数上限26541元,月缴纳职工基本养老保险费5308.2元,月缴纳失业保险费318.49元。
3.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失业保险月缴费基数下限3613元,月缴纳职工基本养老保险费722.6元,月缴纳失业保险费43.36元。
4.享受社会保险补贴人员,按照下限月缴纳职工基本养老保险费216.78元、失业保险费7.23元。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