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德经》中的“治大国,如烹小鲜”,这句话现在看来是否有道理?

如题所述

《道德经》中的“治大国,如烹小鲜”,这就好包含了两层意思,体现了道家无为而治的治国方略,是道家智慧的结晶,不管是那一层意思,放到现在来看依然是极富哲学道理和参考价值。

一、治国要像做菜一样用好佐料,并控制好火候。

“治大国,如烹小鲜”,这句话体现了道家治国方略,其包含了两层意思,一层意思是说做菜既不能太咸,也不能太淡,要调好佐料;治国如同做菜,既不能操之过急,也不能松弛懈怠,只有恰到好处,才能把国家治理好。这句话指出了“度”的重要性,凡事都应该把握好分寸,做到张弛有度,避免操之过急。


二、“治大国,如烹小鲜”比喻治大国应当无为。

“治大国,如烹小鲜”这句话的另一层意思是说治理大国要像煮小鱼一样。煮小鱼,不能多加搅动,多搅则易烂,体现了道家无为而治的思想。“无为”并非“不为”,是要审时度势,把握分寸,做事要注重做有用功,避免“做多错多”、“画蛇添足”。“选择比努力更重要”,这句流行的话体现的也是同样道理,对于目标无益甚至是有害的行动还不如不做,否则定将事与愿违。

三、古人的智慧结晶在当代同样具有借鉴意义。

前面我们提到“治大国,如烹小鲜”这句话体现了“度”的哲学,做事追求“度”,其实就是追求一种完美处事状态,虽然很难达到完美有“度”,但理应成为我们处事目标。纵观当今世界局势,各国外加大都在追求一个“度”,例如近年美国对我国进行前所未有经济和政治打压,就要不少国家表面上附和着美国,暗地里却在跟我国加强合作,这样表面上既没有得罪美国,私底下去也给自己留了后路,对于这些国家我们并非报以赞扬的态度,当也不得不说他们很聪明。

《道德经》中的“治大国,如烹小鲜”,这句话极富哲学道理,对于现在来说同样具有借鉴意义。不得不佩服老祖宗的智慧,寥寥数字却是内有乾坤,不管是在古代还是现代都能常释常新。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