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平半岛详细资料大全

如题所述

东平半岛位于中国山东省西部,是中国重要的工业区和石化工业基地。以下是东平半岛的详细:地理位置:东经118°40′-120°30′,北纬36°34′-38°08′,东部位于胶东半岛和黄海之间,西部与鲁西南地区相连,东北部与威海相邻,南部和青岛隔海相望。面积:约2.3万平方公里,其中陆地面积为1.4万平方公里,海域面积为0.9万平方公里。气候:属温带季风气候,四季分明,春季、夏季、秋季温暖湿润,冬季寒冷干燥。年平均气温12℃-14℃,年降水量500-700毫米。人口:约1400万行政区划:东平半岛包括青岛市、烟台市、威海市、潍坊市、济宁市、泰安市、淄博市、日照市、临沂市、滨州市、菏泽市11个市。经济:东平半岛是中国著名的工业区和石化工业基地,拥有丰富的煤、铁、石油、天然气等资源。主要工业包括石油、化工、钢铁、建材、机械制造等。农业以小麦、玉米、苹果、葡萄等为主。旅游业也是重要的经济支柱。文化:东平半岛的文化底蕴深厚,有鲁迅、郭沫若、徐悲鸿、梁启超等众多文化名人。传统工艺品有剪纸、漆器、剪刀、金银绣等。旅游景点:东平半岛景点众多,著名的有青岛八大关、济南泉城、威海刘公岛、烟台栈桥、蓝色海洋博物馆、山东大悟山、崂山等。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22-10-19

东平半岛,又叫桥东半岛。是广东省惠州市区惟一的都市半岛,位于归善县辅杨门(俗称东门)外,总面积约8平方公里,总人口约10万人。拥有大路口,林岗头、长岗岭、窑头村、翟屋、梁屋、刘屋等10个自然村。

基本介绍

    中文名称 :东平半岛 别名 :桥东半岛 行政区类别 :广东省惠州市惠城区 面积 :8平方公里 人口 :10万人 方言 :惠州话,客家话,潮汕话 车牌代码 :粤L
主要楼盘,历史,古地名,名胜古迹,

主要楼盘

东平半岛形成高达205万平方米的高尚生活板块,拥有东方威尼斯、东湖花园、荷兰水乡、颐景花园、新世界长湖苑。

历史

南北朝祯明二年(588年)归善县从梁化移治白鹤峰。 自隋开皇九年(公元589年)设县治至今,已有1400多年历史,历来是东江流域水陆货运集散地,历史比地处桥西的府城还要久远。 乾和三年(945年)就有东平半岛的人文记载。据《十国春秋》,是年封惠州水东庙二神曰兴祚王、泰民王。宋·唐庚在惠州所作《水东庙记》曰:“庙中神象二:其一介胄按剑而坐者曰兴祚王,其一乌巾紫袍端笏而坐者曰泰民王。观兴祚之名,疑南汉时所封,而不敢遂以为然者,盖无所考也。吾始至惠州,屏居于南山之上,北望西江之东,林木之间夜夜有灯蕴然,里人云此水东灵庙也。”水东神庙,就位于东平半岛的东新桥桥东桥头南面。该年份距今已经1063年,是整个惠州1400年的历史长河中较早的人文类记载。 苏东坡被贬惠期间,也主要居住在东平半岛。根据《苏东坡寓惠行踪考》,绍圣元年(1094)十月,苏轼贬来惠州,在桥西合江楼居十六天后,迁桥东嘉祐寺。《苏轼年表》也有记,绍圣三年(1096)七月,苏轼侍妾王朝云在白鹤峰新居落成前不久病逝。直到绍圣四年(1097)四月,东坡被责授琼州别驾、昌化军安置,才带着儿子苏过离开白鹤峰新居。期间,苏东坡曾两次居住在嘉祐寺,前后一共一年又二个多月。东坡居惠期间,主要居住在东平,西湖则成为其主要活动场所,为惠城留下了大量诗作佳篇和人文故事。后人为纪念东坡,主要在西湖边,东坡足迹走过的地方兴建了大量纪念类建筑。 东平半岛在历史上有过重大政治影响,东平翟屋村,是农民起义领袖翟火姑故乡。 1854年(清咸丰四年)在太平天国革命运动直接影响下,广东“天地会”发动一场波澜壮阔的大起义,反清烈火熊熊,燃遍粤、桂、湘、赣、黔五省。东江流域,先是何禄于6月10日,在东莞石龙率众起事;继之,归善县东平村农民翟火姑又于8月11日,在归善县三栋沙坳揭竿起义。是日,翟火姑与官桥(今三栋镇官桥村)人何亚璜聚众盟势,亮出“大元帅翟”、“平东王何”的旗号,下封飞龙、飞虎将军,分帅千余部卒,义军公开宣称“马安府、三栋县、官桥沙坳皇帝殿”,翟火姑领导农民起义,前后达12年之久,在清代惠州地区规模最大,时间最长,影响最广的农民起义,起义军以官桥沙坳一带为根据地,攻县城,杀官吏,破反动民团,向惠州府挺进,先后攻占了海丰、河源、博罗等县城,并攻克九龙司城寨,同香港英国当局隔海对峙。1855年5月,清提督昆寿率兵疯狂反扑,起义军转战粤东,1865年1月,义军和平攻入江西,先打定南厅,后围信丰城,1857年3月,翟火姑阵亡于江西信丰,所部加入太平军石达开部,东平半岛的变迁,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东平半岛陈年开发,第二个阶段,新中国成立后,东平半岛开发建设,达三阶段改革开放,推进东平半岛拓展延伸。 1950年夏,广东省交通厅,汇同惠州镇人民 *** 建设科,对东平半岛进行规划测绘。(注)一是发展公路汽车运输业,成立东江公路处,广汕公路惠州段无桥梁,分为三步方法,1951年夏,成立东江渡口所,用汽船渡江解决无桥难题,渡江口岸,设在下水北至拱北桥江边,由广州调进渡江汽船1艘(后仿造数艘),1952年春,开通了广汕公路汽车运输业,这时广汕汽车运输路程,从水北用汽船渡江,通过市区东新桥,经东平窑头出口,实现广汕公路第一步通车。这时汽车运输业刚起步,企事业单位汽车甚少,据惠州汽车统计,客运汽车49辆,货运汽车65辆,总计汽车114辆。随着工农业生产发展,工商业繁荣昌盛。营运汽车不断增加,惠州人流量与日俱增,市区交通有碍广汕汽车通往。1956年8月,进行环城改线7.1公里,广汕汽车绕道走,江北汽船渡江后,通过菱湖路经佛祖坳汽车站,往西枝江河边。1957年12月,由省交通厅投资人民币50万元,兴建西枝江木桥1座,实行一桥二地(深山、广汕)惠州段公路桥,由东平窑头出口,广汕公路第二步通车。 1978年7月,有省交通厅投资1080万元,兴建东江大桥,东街东平半岛,西联西岸江北,是广汕公路惠州段公路桥,桥长806米,宽12米,其中两边行人道各1.6米,总面积9672平方米,净跨75米,是空腹式等截面悬链箱型拱桥,1981年1月建成通车,此桥建成后,广汕车辆来往,无需经渡口所汽船渡江,减少市内绕道里程约8公里,由江北大道过东江大桥,往东平窑头出口,减轻市区交通压力,提高运输效率。

古地名

东平窑 东平半岛有"九龙、三象、二古窑"美誉。九龙是指九龙岗,人烟稀少,荒凉遍野,杂草丛生,北宋年间,东平乡窑头村是北宋瓷窑。据惠州市文物志记载:它由三处推满瓷片的废窑而成品刑的山岗,民众习称“窑头山”,山高8.4至8.8米,范围600×700米。朱屋村北宋瓷窑,位于窑头山西南面,东平乡朱屋村,距市区约3公里,窑址在村口右侧的一座小山丘,山丘高4米,地表杂草丛生,残破瓷片府拾皆是,在山丘断面露出的瓷片堆积厚达3米。从表土挖出的标本看,器形有瓷碗,瓷碟、匣钵;釉色为青釉,青黄釉;花纹装饰采用刻花,划花,并程冰裂纹,碗心及圈足刻有“十一、十二”等阳文印记,这些数字是记符号,表示工匠所完成生产额,这是东平早年工业见证。 九龙岗 东平半岛“九龙岗”的由来,约在1855年前归善县城,有一富翁领着地理先生,在东平半岛寻找先人墓地,站在窑头山,向西枝江河边望去,认为中部(今冷冻厂)有一龙穴,名曰“九龙过江”,从此九龙岗开发墓地迅猛而起,旧中国九龙岗,安葬先人墓地约有数万座,总面积6万多平方米。 三象岗 三象岗的由来,它由三座小山岗组成,靠近东江河边的叫“虎山”,靠近南津村的叫“象山”,靠近林光头的叫“狮山”,三座小山以象山为统称,旧社会这三座山,东平村民,也开发为安葬先人墓地,还有垦荒农业、手工业、小贩、店员等业谋生,这是陈年开 *** 况。第二阶段,新中国成立后,东平半岛开发建设,列入省、地、镇人民 *** 议事日程。 惠阳地区冷藏厂 20世纪50年代,东平半岛建立食品基地,将九龙岗,三象岗开发利用,动员市民迁移坟墓,经历数百年坟山,累计坟墓数万座,用了二年时间,全部坟墓迁移完毕,划给4单位开发建设;九龙岗划给惠阳地区商业局,兴建惠阳地区冷藏厂,由省商业厅投资200万元兴建,土地面积6万平方米。1958年春,惠阳地区冷藏厂筹建处成立,负责人郑绍昌,从惠州商业局抽调80人组成,分为2组进行工作,第一组技术业务组,人员由丁炳汗等九人组成,派往广西商业厅属下冷藏厂实习,时间原定1年。第二组留在惠州搞基建,动员迁移坟墓,厂房建设,设备安装,经历二年筹建,坟墓全部迁移完毕,建筑厂房11座、面积300多平方米,其中有冷库、机修车间、化验室、办公室、食堂、员工宿舍等。1959年专区调整,撤销惠阳专区,惠州划归佛山专区管辖,惠阳地区冷藏厂停办。1967年7月,恢复惠阳专区,惠阳地区冷藏厂投入生产,填补了惠州冷藏业的空白!第一届厂长褚学明,投产初期,有海产品、三鸟、鲜牛肉、水果等,日藏量300吨,基本满足了需求。 惠州市食品公司屠宰场 随后,莲花山划给惠州市食品公司,兴建机械化屠宰场,土地面积约4万平方米。 惠阳地区食品进出口公司三鸟养殖场 窑头山一带,划给惠阳地区食品进出口公司,发展三鸟养殖场,土地面积约6万平方米,这时冷藏厂、屠宰场、三鸟养殖场成了三位一体,以确保惠州市场供应,又扩大了出口。 惠阳县食品公司屠宰场 随着食品扩大出口,三象岗划给惠阳县食品公司,发展食品加工出口,土地面积约10万平方米,在"狮山",建立生猪保养场,骡马棚;在"虎山"建立三鸟周转仓;在"象山"建立牛猪屠宰场,腊味加工场,随后在"狮山"荔枝园,办起三象岗养鸡场。这场一度闻名省内外,中南三省养鸡现场会,在惠州召开!博得在广州学习的越南留学生及澳大利亚养鸡专家10多人,到惠州参观考察。

名胜古迹

桥东(东平半岛老城区),著名的历史遗迹包括江孝子故居、始建于北宋元丰年间(1078-1085)的水东街、归善学宫、嘉佑寺及东新桥古码头等。其中,水东街在清末民初曾是惠州的商业旺地,这一带的骑楼建筑有着惠州特有的文化风情,这条中西合璧风格的繁华街道也是惠州市区的发源地。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