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im技术的定义到底是什么意思

如题所述

BIM技术概述
1.什么是BIM?
BIM:指建筑信息模型(BIM,Building
Information Molding )
起源:BIM的理论基础主要源于制造行业集CAD 、CAM 于一体的计算机集成制造系统CIMS(Computer
Integrated Manufacturing System )理念和基于产品数据管理PDM 与STEP标准的产品信息模型。
2.BIM解决的问题?
BIM是对工程项目设施实体与功能特性的数字化表达。一个完善的信息
模型,能够连接建筑项目生命期不同阶段的数据、过程和资源,是对工程对象的完整描述,可被建设项目各参与方普遍使用。BIM 具有单一工程数据源,可解决分布式、异构工程数据之间的一致性和全局共享问题,支持建设项目生命期中动态的工程信息创建、管理和共享。
3.BIM的特点
1)模型信息的完备性。
除了对工程对象进行3D 几何信息和拓扑关系的描述,还包括完整的工程信息描述,如对象名称、结构类型、建筑材料、工程性能等设计信息;施工工序、进度、成本、质量以及人力、机械、材料资源等施工信息;工程安全性能、材料耐久性能等维护信息;对象之间的工程逻辑关系等
2)模型信息的关联性
信息模型中的对象是可识别且相互关联的,系统能够对模型的信息进行统计和分析,并生成相应的图形和文档。如果模型中的某个对象发生变化,与之关联的所有对象都会随之更新,以保持模型的完整性和健壮性。
3)模型信息的一致性
在建筑生命期的不同阶段模型信息是一致的,同一信息无需重复输入,而且信息模型能够自动演化,模型对象在不同阶段可以简单地进行修改和扩展而无需重新创建,避免了信息不一致的错误。
4.BIM的价值及作用
1)解决当前建筑领域信息化的瓶颈问题
建立单一工程数据源;推动现代CAD 技术的应用;促进建筑生命期管
理,实现建筑生命期各阶段的工程性能、质量、安全、进度和成本的集成化管理,对建设项目生命期总成本、能源消耗、环境影响等进行分析、预测和控制。
2)用于工程设计
实现三维设计;实现不同专业设计之间的信息共享;实现虚拟设计和智能设计,实现设计碰撞检测、能耗分析、成本预测等。
3)用于施工及管理
实现集成项目交付IPD(Integrated Project
Delivery )管理;
实现动态、集成和可视化的4D 施工管理:将建筑物及施工现场3D 模型与施工进度相链接,并与施工资源和场地布置信息集成一体,建立4D 施工信息模型。实现建设项目施工阶段工程进度、人力、材料、设备、成本和场地布置的动态集成管理及施工过程的可视化模拟。
实现项目各参与方协同工作:项目各参与方信息共享,基于网络实现文档、图档和视档的提交、审核、审批及利用。项目各参与方通过网络协同工作,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推荐于2017-11-26
bim到底是什么?bim不是美丽的空中楼阁,必须真正了解到底什么是bim,怎样去运用才能真正把理念转化为实实在在的生产力。在这里,通俗一点说,bim不是一个单纯的软件,也不是一个有形的实物,而是一种理念,是一种基于建筑生命周期,在过程各个阶段通过数据模型来描述和指导整个建筑物的建设过程。第一优教育bim培训网丰富的培训经验,着力为您打造集完备的培训管理、在线培训平台及培训评估等于一体的优秀培训机构,现在bim培训班火热招生中,欢迎您的加入。本回答被提问者采纳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