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陡镇的村庄介绍

如题所述

位于博山城东南部,距博山城九公里。地处黑山脚下。设三个村民委员会。共1,994户,5,683人。耕地1,982亩。地处山区。主产小麦、玉米,兼植树造林。经济树有苹果、桃等。工副业有玻璃制品、 陶瓷、耐火材料、制修、石料等。年产值3,534,916元。
《薛氏世谱》载:“始祖讳德祥,宇云堂。陶于八陡,故于宋仁宗六年。”重修《薛氏世谱》载:“自始祖起,宋、元、明、清,世居于斯。”《丁氏宗谱》载:“吾祖四公子于洪武七年由冀州枣强迁居山东淄川县道凯庄。二世珂祖迁于八陡。”清康熙九年(1670年)《颜神镇志》、清乾隆十八年(1753年)《博山县志》
及民国二十六年(1937年)《续修博山县志》,均载村名“八陡”。据此,宋代即已建村。
据77岁退休教师任玉林讲:八陡是个古老的庄。日伪时期因地面辽阔分为南,青石关;北,北河口;东,东顶;西,二郎寨四个村。日本帝国主义投降后,又改称东头和西头, 亦即八陡、 黑山两庄。早年地图上只标八陡而无黑山,故有“先有八陡,后有黑山”之说。后因人口繁衍,房屋鳞次栉比,故与黑山分开,以便管理。因庄外有东顶、南天门、南崖头、八古台等八个斜度很大的陡坡,故得名“八陡”。 位于博山城东南部黑山脚下,距博山城九公里。设三个村民委员会。共1823户,5,281人,耕地1,312亩。地处山区。主产小麦、玉米。工副业有煤井、冰糕厂、石料、翻砂、木器、橡胶、电瓷、砖瓦厂。年总产值达1,130,694元。
《薛氏世谱》载:“始祖讳德祥,字云堂。陶于八陡,故于宋仁宗六年”。重修《薛氏世谱》载:“自始祖起,宋、元、明、清,世居于斯。”《丁氏宗谱》载:“吾祖四公子,于洪武七年由冀州枣强迁居山东淄川县道凯庄。二世珂祖迁八陡,三世汝桐祖迁居八陡北河。”
清康熙九年(1670年)《颜神镇志》、清乾隆十八年(1753年)《博山县志》及国民二十六年(1937年)《续修博山县志》,均载村名为“黑山”。据此,宋代即已建村。
据77岁退休教师任玉林讲:黑山与八陡实际是一个庄。考证多种志书及传述,历代区划迭次变动为乡、社或镇,均以地阔人繁,故分为两庄,以便管理。日本帝国主义统治时期, 曾分为八陡东头和西头,亦即黑山和八陡两地。因该村位于黑山下,山石呈黑色,所产煤炭,素以优质著称,故取名“黑山”村。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