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让历史课堂“起死回生”

如题所述

一、学生真正成为课堂的主人,是历史课堂“起死回生”的重要条件。
学生是学习的主人,教学的中心地位是“学”而不是“教”,在教学活动中给学生以自由,淡化强制与约束,给予更多的鼓励、启发与诱导。以往教学的最大缺点,在于教师基本上包办或者替代了学生的学习,没有尊重学生在学习中的主体性地位。而当今教学,教师要尊重学生,不要高高在上而应与学生平起平坐,以朋友的身份与学生交流。有一种十分重要的教育理念,叫“倾听着的教育”,强调不仅要让“学生倾听教师”,更强调首先要“教师倾听学生”。教师倾听学生的想法,洞察他们这些想法的由来,并鼓励学生之间相互交流和质疑,了解彼此的想法。通过倾听学生,通过关注学生的即时表现、学生的观点和发言,通过关注学生的兴奋与疑惑,教师对自己何时参与、如何参与做出决策,在民主、平等的课堂氛围中,让学生主动参与学习,提供给学生自由呼吸的权利,在宽松、民主的环境中得到充分的发展,这样学生学习的积极主动性才能调动起来,学生才能愿意学习,课堂才能活起来。
二、教给学生方法,使学生“会学”,是历史课堂“起死回生”的关键。
学习历史,其目的并不是在于学生知道和记住过去所发生的事情,而是要通过学习,感受历史,掌握学习和探究历史的方法,培养用历史思维去认识和了解社会的能力。教师所承担的不仅仅是传授知识,更重要的是要培养学生获取知识的能力,授之以渔。如:教给学生评价历史人物的方法。评价历史人物,可以把历史人物参与的重要活动进行分类,然后予以评价。一般可以分为政治、思想、经济、文化、民族关系等。也可以采取分期法,即把历史人物的重要活动一般分为前期、后期两个阶段分别予以述评。评价人物一定要全面,要坚持“两点论”和“重点论”的辨证观点,实事求是,史论结合,正确评价人物的是非功过。
三、培养和塑造学生情感、态度、价值观,是历史课堂“起死回生”的灵魂。
新《历史课程标准》提出使学生“树立对国家、民族的历史责任感和历史使命感”、“形成健全的人格和健康的审美情趣”、“形成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国际意识”等课程目标。学生的发展不仅需要具备知识、智力能力等方面的素质,还需要具有道德和人格的力量。教师要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道德观、人生观、价值观、培养真、善、美的良好情感和人文主义精神,形成健全的人格,以适应未来社会的需要。所以我们的历史教师要认识到,能否在学生思想上树立和形成正确的“情感、态度价值观”,关乎历史教育的成败。历史教材蕴涵着丰富的情感教育内容。如科技史的教学,要使学生基本了解中国古代重要的科学成就,产生民族自信心和自豪感,萌发对中国历史文化的认同感,感受到中华文明对世界文明发展的巨大贡献和人类社会进步的推动作用,科技史的教学最终要使学生树立奋发图强,努力学习,为复兴中华文明昔日繁荣的科技成就而自强不息的意识和精神。再如众多的历史人物身上体现了崇高的精神和伟大的人格魅力,如何使学生受到熏陶和感染,是历史教学的关键。以商鞅变法为例,商鞅个人的改革勇气和大无畏精神,教师在教学中要着力渲染,以期对学生的道德人格产生积极影响;如北魏孝文帝改革顺应了历史发展的潮流和趋势,对我国多民族国家的发展做出了重要的贡献。在教学中,北魏孝文帝为推进改革而不畏艰难险阻的改革毅力,是对学生进行坚强意志教育和挫折教育的典型材料等等……在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教育上,要特别注意其心理体验、情感震撼、内心选择、精神升华和外人无法观察与干预的特殊性,充分尊重学生亲自体验与感受的权利,正视学生这种心理与情感体验的差异性,适时、适度地发挥教师示范、熏陶、引导、提示、升华与启发的作用,尽量使学生能在教师的引导下,独立地感受人类历史文化中的精神力量,不断塑造具有个性的、崇高的、独立的精神家园。师生相互学习、交流与相互感动,是历史教育中提高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教育质量的关键性因素,特别要注意避免生硬的说教和武断的灌输,坚决贯彻“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的教育原则。
四、创设情景,激发学生兴趣,让学生“乐学”,是历史课堂“起死回生”的重要手段。
爱因斯坦曾说:“兴趣和爱好是最大的动力”,任何问题只要能引起学生学习的兴趣,学习的积极性与主动性就会被充分地调动起来,思维也会被充分地激发起来,往往可以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由于“历史是人类过去的知识”,它特有的过去性,致使历史绝对不会“重演”,再加上一些历史老师在上课的过程中“照本宣科”、“教死书”,让学生“学死书”,导致历史课上死气沉沉,学生昏昏欲睡的现象屡见不鲜。当然,我们也并不否认学生必须要掌握和背诵一定的基础知识,因为,毕竟能力的提高是建立在牢固的基础知识之上的,我们反对的仅仅是“强迫性”的“死记硬背”而已。美国著名的教育家布鲁纳在《教育学名词浅释》一书中也说道:“最好的学习动机莫过于学生对所学的材料本身具有内在的兴趣”。可见,在有效的历史课堂时间内,如何让学生对你所教的内容感兴趣,尽可能地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提高学生主动学习历史的兴趣,无疑是历史课堂教学的关键所在。历史教师在课堂上采用多种有趣的教学方法和手段,在师生轻松和谐的共同活动过程中,充分调动学生学习历史的积极性,达到传授历史知识,培养学生能力,陶冶学生情操,改变历史教学的枯燥性,让学生“在乐中学习,在学中发展”。因此,我们在教学过程中要立足课本,又要敢于超出课本的拘泥,充分发挥并带动学生进行有趣味的想象、研究和探索,寻求历史知识中魅力所在。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相似回答